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会馆商街>陕商会馆

陕商会馆

陕商会馆陕西街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6.6西秦会馆戏雕三辩




西秦会馆建成后,每逢盛大庆典,陕籍盐商们便要邀请戏班在会馆的戏台上演一些地方戏和家乡的秦腔,反映家乡的历史、风土人情、歌颂家乡人物的丰功伟绩。在会馆献技楼、金镛和贲鼓二阁的楼沿栏板上,至今还保存着为数众多的戏剧雕刻画。整理这些宝贵的艺术遗产,古为今用,是一件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事。
  一辩
  发表在《盐业史研究》1989年第1期之《西秦会馆戏雕考述》是西秦会馆建馆以来第一篇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该馆戏曲雕刻画的文章,其在论及具体的作品时,把会馆献技楼上的一幅戏雕定为“杨宗保穆桂英辕门定亲的场面”。作者在分析这幅作品时指出:“厅堂上男女老幼多站立,正中案几后坐有两人,左首一老妇人模样者,右一戴王帽蓄长髯男性老者,均系尊贵身份,可能是佘太君、八贤王”。
  上述结论,笔者则不敢苟同,下面就围绕着这幅戏雕作品谈谈我的浅见。
  剧中八贤王,乃当今皇上的叔父(也称八贤君);佘太君乃功臣名将杨继业之妻。八贤王身后,一人戴中军盔,一人执尚方剑,看来是奉旨到军中执行公务,但君臣等级森严,在辕门正中案几后平起平坐,似与礼制不合。从服饰上看,戏剧中的八贤王应头戴软王帽,身穿黄披。而案几上坐着的那位蓄长髯男性长者,却身着白蟒,头戴耳不闻。说这位长者戴的是“王帽”,显然与实际不合。
  老妇人模样者的身后和右边五位女性,皆衣饰华丽,坐在老妇人右边木椅上的两位女性,冠上满缀珠翠,长裙委地。辕门之中,似无这等打扮。
  杨宗保为取降龙木以破天门阵,被穆桂英击败俘获,穆桂英知杨宗保为忠良之后,将门之子,又见其年轻英武,竟生爱慕,几经绸缪,二人遂在穆柯寨中同结百年之好。宗保背父招亲,为父帅所不容,要推出辕门斩首。这一戏剧情节,在《辕门斩子》一剧中记之甚详,是有戏可稽的。遍查杨宗保与穆桂英的婚姻纠葛,只在《穆柯寨》一剧中有,而为其他有关杨家将的剧目中所无。不知作者得出之“很可能是杨家将戏中杨宗保、穆桂英辕门定亲的场面”的结论,有何根据,事出何处?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幅戏雕既不能断定为“杨家将故事的戏曲情节场面”,更与“杨宗保、穆桂英辕门定亲的场面”一事无关。那么,这幅戏雕究竟刻的是什么戏呢?经笔者多方考证,把它定为《郭府寿》的场面较为妥当。
  平定安史之乱后,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汾阳王寿诞之日,家人聚在一堂,热闹非凡,唯六子郭暧之妻金枝(即升平公主)自恃皇权,不给公婆拜寿。郭暧只得只身回府,被兄弟姊妹讯问和讥笑。郭暧回营,怒打其妻。郭子仪闻之,恐事情闹大,立即绑子上殿请罪,代宗慰以“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公”语,并与皇后为郭暧夫妇劝和。
  头戴耳不闻,身着白蟒的郭子仪端坐在画面正中案几的右侧,他右手扶住腰间的玉带,左手捋着长长的胡须。这位年老功高,宽厚仁慈的汾阳王,身后侍立着执尚方剑的抱剑童和中军各一人。案几左边坐着二人为郭暧兄弟,郭暧头部残损了,从未残损时的照片上看,这位年轻气盛的贵公子余怒未消;坐在他右边的长兄偏过头来,似在讯问金枝为啥不同他一起回家拜寿的原因。郭子仪的妻子坐在案几右边,双手拱放案几上,她侧身向左,目光注视着郭暧兄弟,似在倾听他俩的对话。靠案几右方的木椅上,坐着两位年轻貌美的女性,当是郭子仪之女儿、媳妇,居左者右手摸着腰间的绦巾,抬起左手,以袖遮面,和坐在右边的妹妹窃窃私语,似在议论和讥笑郭暧惧怕妻子为妻子生气之事,最为有趣,生动传神。在郭子仪妻子的后面,站立着两位侍婢,居左者双手拱立,居右者以羽扇掩面,会心微笑,正关注着眼前发生的事情,画面右起第一人左手搭在木椅上,右手托着一盘,盘中装着寿礼,右脚迈出,似刚从外面来到堂前,极富动感。
  背景采用镂空雕和高浮雕相结合,人物则采用浮雕为主,高浮雕为辅的手法刻成,层次分明,空间感极强,是其特点;构图不主故常,大胆新颖,主要人物郭暧置于画面左下角。虽然人物众多,除郭子仪和手托寿礼的女性外,其余的人都从不同位置、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把眼光集中在郭暧身上,收到了以侧为正、以偏概全的艺术效果。
  二辩
  《王母寿》在西秦会馆贲鼓阁楼沿栏板上,三层木雕中居下层,面积最大,人物最多。
  由于八仙在画面中的特点较为突出,是会馆众多木雕中较早识别出的作品。有的人把这幅作品称为《八仙祝寿》,仔细想起来似乎欠准确,因为八仙是为玉祖祝寿呢,还是为王母祝寿?是有严格界定的。这幅作品究竟是《王母寿》还是《玉祖寿》的问题,也曾引起过争论。结果,还是以居中者头戴凤冠而定为《王母寿》,争论才告结束。
  王母、八仙、执羽扇的两位仙女和两位乐伎,在辨识中均无分歧意见。而把图中其余四人定为福、禄、寿、禧,这一说法影响较大,也较为典型。一一推敲,福、禄、寿、禧中,寿星的前额突出,拄着拐杖,杖上挂一葫芦,特征明显。手执朝笏的禄星易于辨识。福星是道州刺史,名阳城,手中常执如意等吉祥物。禧是个童子,或称禧童。看来,福星和禧星的特征与画面上的人物造型对不上号,确系明显错误。因此我们可以说,除了寿星和禄星外,其余二人不是福星和禧星。那么,这二人究竟是谁呢?这是辨识这幅戏雕的重点、难点。
  我们先看画面左方第五人,此人双脚扎着绑腿,右脚伸直,左脚弯曲,呈八字形叉开,袒胸露肚。右手托着一只硕大的蟾蜍,蟾蜍口中吐出金钱一枚,金光闪烁,炫人眼目。他的头向右偏着,仰望手中托着的蟾蜍,高抬弯曲的左手,作舞弄嬉戏状,此人系刘海无疑。
  画面右起第五人,左脚站立,抬起弯曲的右腿,右手附在右脚裸旁。他长髯齐胸,正抬头和侧立在左边的禄星对话。此人庄重不足,诙谐有余,显然与手持如意的正神福星有别,更不是嬉笑天真的童子禧星了,我认为此人是以偷王母娘娘仙桃而著名的东方朔。
  《王母寿》的画面正中,陈列着一张铺着锦缎的大方案,大方案上的盘碗内堆积着各种寿果和珍馐。头戴凤冠,衣饰华丽的王母拱手端坐在大方案正中。二仙女手执长柄羽扇,呈八字形高举,侍立在王母左右。弹奏琵琶和擘阮的乐妓各一人,分立在执扇仙女旁边,画面右方,从右至左,依次为八仙中执云板的曹国舅,背葫芦的铁拐李,捧花篮的蓝采和,持羽扇的汉钟离,左脚站立,弓着右腿,右手放在脚踝边,似在整履,抬头与禄星对话的老头是被汉武帝称为“滑稽之雄”的东方朔。王母寿中,东方朔是不可缺少的人物。历代画家,多以东方朔赴瑶池为王母祝寿,盗取仙桃为题材。盛大的王母寿筵中,有了此人就热闹了,凭添几分滑稽,几分幽默,几分仙趣。头戴天官帽,双手捧着朝笏的禄星正回转头来和东方朔对话,谈些什么,不得而知,只好让观者去猜。画面左方,从左至右依次为抱竹琴的张果老,肩着一枝花的何仙姑,背着青锋剑的吕洞宾,横吹玉笛的韩湘子,袒胸露肚的刘海。刘海双脚呈八字形叉开,右手托着一只蟾蜍,蟾蜍口中吐出一枚金钱,熠熠生光。刘海戏蟾的故事妇孺皆知,其右手高托的金蟾是刘海的明显标志。刘海右边一老人前额突出,左手扶住仙杖,杖头挂着一个葫芦,他右手托着一颗仙桃,这位笑容可掬的老寿星,使人感到亲切。
  寿堂正厅上,悬挂着八盏形状不一的宫灯,这八盏宫灯,左右对称,呈一字形横列在大厅中,煌煌熠熠,烘托出喜庆吉祥的气氛,为祝寿的场面增色不少。
  背景多采用镂空雕和高浮雕,人物以浮雕为主、高浮雕为辅刻成。构图对称,是其特点。以王母为中心,执长柄羽扇的二仙女左右对称,八仙分列两旁左右对称,禄星和寿星,东方朔和刘海左右对称。宫灯左右各四盏,画面左右两棵大树对称,李铁拐背着的葫芦内飞出一颗金丹和刘海手中托着的蟾蜍口中吐出一枚金钱对称。重要的是,妙就妙在在一系列的对称中,求变化,求统一,生动自然,无半点牵强呆板,足见匠心之高妙,用心之良苦。且众多人物,各具特征,充满了载歌载舞的情调,气氛热烈,喜气洋洋,节奏和韵律感强,是一件十分成功的作品。
  三辩
  西秦会馆献技楼楼沿栏板上木雕共计三层,下层左起第一幅木雕有人认为是《赵王访赵括》,文章不长,全文的摘录如下:
  春秋时,赵大将赵奢,临终时对妻子说:“我死后,如赵王重用我儿赵括应坚决拒之,括如出仕,于国于家皆不利。”因赵括平时言过其实,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后秦攻赵,赵王以廉颇为将抗拒秦国,秦不能胜,便派遣间谍到赵国造谣说:廉颇与秦国有勾结,不肯攻秦,如果赵括为将,早就战胜秦国了。赵王听信谣言,便以赵括代替廉颇,括的母亲向赵王陈述赵奢遗言,赵王也不采纳。赵括代廉颇后,被白起战败,赵军40万被俘,并被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长平之役。图是赵王访赵括的场面。
  把上述这段文字和木雕对照参看,自然会产生一系列的疑问。
  第一,在赵王访赵括的行列中,赵王右边一大臣右手托着一顶相貂。赵括是武将,赵王命其代廉颇,赵王赐赵括的怎么是一顶文官戴的相貂呢?
  第二,赵王命赵括代廉颇时,赵奢已死,家中只剩赵括和年迈的母亲。图中右起第二人为赵括,右起第一人和赵括年龄相仿,把她作为赵括之母,似觉牵强。
  第三,赵王身边文臣武将众多,把此图定为《赵王访赵括》,这些人物落实不了。
  上述三点疑问中,第一条是主要的,仅根据这一条我们就可以得出,这幅木雕根本不是《赵王访赵括》的结论。
  既然不是《赵王访赵括》,那么这幅戏雕究竟再现的是历史上的那一幕呢?根据会馆中众多木雕多采用对称和类比的手法以表现主题,再根据人物的衣饰和车马仪仗等特征加以推论,把它定为《百里奚荐蹇叔》的场面,不仅与史实相符,而且画面中的主要人物皆可一一落实。
  百里奚是春秋时期秦国的大夫。他本来是虞国人,年轻时家里很穷,成亲不久就离开了家乡,到四处去讨生活,碰运气。百里奚先到齐国,由于无人推荐,无法见到齐襄公。后又流浪到宋国,在宋国遇到蹇叔,两人纵谈天下大事,十分投机,遂结为兄弟。蹇叔随即把百里奚推荐给虞国的贤臣宫之奇,宫又把他推荐给虞君,做了虞国大夫。可是好景不长,晋献公出兵虞国,俘虏了虞君和百里奚。正好晋献公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秦穆公,便把百里奚作为陪嫁的小臣送到秦国。百里奚伺机逃了出来,跑到楚国的宛县,不料又被楚国的乡民捉住了,押送到南海去放马。秦穆公后来听谋臣公孙枝说,百里奚有经邦治国之才,便想任用他,决定不惜重金将他赎回,公孙枝急忙劝阻道:“主公要是送厚礼去南海,百里奚就回不来了。”秦穆公很奇怪,追问原因,公孙枝说:“楚国让百里奚去放马,说明他们还不知道百里奚的才干,主公要是拿这样的厚礼去换他,不就等于告诉楚王,百里奚是人才吗?您想想,楚王还能放他回来吗?”秦穆公恍然大悟,就按照当时市场上买奴隶的价格,让人带着五张羊皮将百里奚赎回。
  百里奚被赎回后,秦穆公和他谈论天下大事,请教富国强兵之道时十分激动地说:“太好了,我有了先生,就好比齐恒公有了管仲啊!”说着就任命百里奚为相,百里奚说什么也不接受。他说:“我的本事远远比不上我的朋友蹇叔,主公要富国强兵,称霸中原,就该把蹇叔请来”。秦穆公听说蹇叔比百里奚还要高明,哪肯放过,马上派公子絷到蹇叔隐居的地方——宋国鸣鹿村去请蹇叔。
  公子絷到了鸣鹿村,好说歹说才把蹇叔请出来。秦穆公非常高兴,即任命蹇叔为右相,百里奚为左相。在蹇叔和百里奚的辅佐下,秦穆公积极推行各种改革,使得秦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
  立在画面正中,左起第七人为公子絷,他乘坐一辆华贵的辇车,带着大队人马来到宋国的鸣鹿村聘请蹇叔。公子絷昂首挺胸,左手扶住腰间的玉带,右手(已残)齐肩,似在和百里奚答礼。他右腿微弯,左脚向前迈出,仅此一细节,便把公子絷求贤若渴,急于见到蹇叔的心理刻画出来了。公子絷右边第一人为公孙枝,他左手扶住腰间的玉带,右手高托一顶相貂,显然是秦穆公赐与蹇叔所戴之物。右起第三人双手拱揖胸前,躬身面向公子絷者为百里奚,他奉命先到鸣鹿村见蹇叔,听到村前车马喧闹,知是公子絷到了,便和蹇叔出来迎接,并延请公子絷至蹇叔家中。右边第一人为蹇叔的妻子,她急趋到门前,似为眼前庞大的阵容和喧闹的场面所动,作惊喜状。右起第二人为蹇叔,他立在阶前,从容镇定,摊开左手,似在向妻子示意,一起前往迎接客人。
  除上述主要人物外,公子絷左右和身后还刻有武士一人,托着聘礼——一盘黄金,肩着一匹帛的随从各一人,手持令箭的武将一人,推辇车的壮士一人,还有两位士兵手持旌旗,簇拥着车马仪仗立在公子絷乘坐之辇车和一匹高大的骏马之间。
  整幅作品是采用以高浮雕为主和镂空雕相结合刻成的。树木花草,假山房屋多带装饰意味,在有限的空间中,场面庞大,众多的人物却安排得层次分明,井然有序。即公子絷为首的大队人马为一组,他们是由画面的左方向右方行进的,因此,其面孔总的都向着右方。蹇叔夫妇为一组,他们是在家中听到村前的车马声后出来迎接公子絷一行的。百里奚躬身立在两组人物之间,向公子絷引荐蹇叔,并延请公子絷到蹇叔家中,很自然地把左右两组人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点明了百里奚荐贤的主题。值得注意的是,画面的右角还有一辆辇车只露出一半,另一半隐于假山之后,这辆辇车,理应是公子絷来鸣鹿村时,专备以迎蹇叔,供其乘坐的。辇车前一将士高抬右手,迈步作呼喊状,右边一推辇士卒回首相顾,呼应自然。假山后还有不计其数人马,正潮水般涌向鸣鹿村。刻工却将这些人马统统略去,我们把在画面中一将士和略去的,即不在画面中的部分归为第三组。第三组虽然只有半辆辇车,一个将士,但是画外有画,天外有天,留给观赏者以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这正是处理这幅作品时匠心的高妙处。
  要提及的是:献技楼楼沿栏板三层木雕,底层正中一幅戏雕刻的是秦穆公的故事——《黄金窑》。《黄金窑》右面一幅戏雕刻的是《管仲荐宁戚》。左面一幅戏雕刻的即是《百里奚荐蹇叔》。左右两幅作品均取材于春秋战国的历史故事,是和会馆木雕讲究对称的表现手法相符的。
西秦会馆/郭广岚 宋良曦等著.-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0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