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园
作者: 刘兆英
芙蓉园是曲江的皇家会馆。据宋人程大昌《雍录》引《长安志》所载:“隋营京城,宇文恺以其地在京城东南隅,地高不便,故阙此地不为居人坊巷,而凿之为池,以厌胜之。又会黄渠水自城外南来,可以穿城而入,故隋世逐以城外包之入城为芙蓉池,且为芙蓉园也。”唐代又多次扩建,尤以玄宗开元年间和文宗太和年间为最。
芙蓉园为游赏饮宴之所,此时最为轻松,“待宴应制”之作是给皇上看的,因此诗人极尽词句华美,甚至有献媚之嫌:
年光竹里遍,春色杏间遥。
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
飞花随蝶舞,艳曲伴莺娇。
今日陪欢豫,还疑陟紫霄。
——李峤《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
“紫霄”,指天上的宫殿。“艳曲”,可能指女声演唱的情爱歌曲。耳目口腹的尊享,诗人也是醉了。
另一位诗人写道:
水殿临丹籞,山楼绕翠微。
昔游人托乘,今幸帝垂衣。
涧筱缘峰合,岩花逗浦飞。
朝来江曲地,无处不光辉。
——李乂《春日侍宴芙蓉园应制》
“水殿”,四面临水之宫殿建筑,应是正式宫殿(丹籞)之延伸建筑。写山楼用了个“绕”字,可见是一个双层回廊式建筑,沿池岸而筑。从下面这首诗中,我们知道这个“山楼”是用竹子建成的。
御道红旗出,芳园翠辇游。
绕花开水殿,架竹起山楼。
荷芰轻薰幄,鱼龙出负舟。
宁知穆天子,空赋白云秋。
长于写宫诗的王建也有两首诗:
鱼藻池边射鸭,芙蓉园里看花。
日色柘袍相似,不著红鸾扇遮。
这似乎是宫中女人的活动。下面这首除了草绿花红,就是高喊“万岁”了。
池北池南草绿,殿前殿后花红。
天子千秋万岁,未央明月清风。
芙蓉园里还有一处胜迹,是汉武泉。诗人赵嘏游了南池(现称南湖)写了一首诗,经汉武泉又写了一首诗。这两首诗不是侍宴应制,因而情感真实。
照影池边多少愁,往来重见此塘秋。
芙蓉苑外新经雨,红叶相随何处流。
——《南池》
因是秋天,所以有“红叶”。
芙蓉苑里起清秋,汉武泉声落御沟。
他日江山映蓬鬓,二年杨柳别渔舟。
竹间驻马题诗去,物外何人识醉游。
尽把归心付红叶,晚来随水向东流。
这两首诗中都出现了“红叶”,而第二首诗中还出现了“御沟”,大概和宫女题诗的典故有关。
在芙蓉园的西边有杏园和慈恩寺。现在杏园景观不在,慈恩寺尚存。那座千年古塔还在,人称大雁塔。
出处:云横秦岭/刘兆英 著.--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