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秦岭文献>云横秦岭
观音山

  从沣峪口入山至玉皇坪,观音山就到了。相传观世音菩萨乘鹤路过此山,见这里峰峦奇秀,瀑泉叮咚如鸣琴,便落在这个山谷的一块平地上,此处以后便被称为鹤坪,这座山也就被称作观音山。
  观音山出现寺庙群是隋唐时候,据说极盛时从山下到山顶有建筑500余间,难怪有人说“长安三千金世界,终南百万玉楼台”。如果说终南五台山是佛国天都,是皇家贵人常去的地方,那么观音山则是平民百姓的礼佛场所,因而更具有民间宗教五光十色的多样性。现在的观音山仍然具有这个特点。
  观音山不但是宗教文化的集聚区,也是沣峪里风景绝佳处,游人很多,特别是周末。观音山上有30多座佛寺、茅棚,绝大部分是由民间居士以村镇为单位进行管理,历史久远。因此这些因山势而建的殿堂倒像是农家院子般质朴无华,这倒应了“人间佛教”的说法,反而更具有亲和力。
  20世纪90年代这里发生过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常年在观音山修行的老尼姑圆照法师以近百岁之龄圆寂,火化时她的心脏化为闪亮的舍利,令人惊异。老尼姑德行高尚,生前就受到人们敬仰,圆寂后人们为她建了纪念堂,她不愧是终南山真正的空谷幽兰。
  观音山的九龙潭为山水胜景,是分布九处的泉瀑水潭的总称。第九潭最高,名天泉潭,仰望如自天来,跌入潭中时飞花溅玉,令人陶醉。女皇武则天有《游九龙潭》诗:
  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
  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
  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
  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
  潭称“九龙”的可能不少,因为“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从诗中的“山窗”“涧户”“岩顶”来看,更符合终南山中的景致,而不像是原畔土崖旁的积水潭。特别是“潭心倒九龙”句,应是几股水从高处注入潭中激起浪花,动感很强。因此,这个“九龙潭”如果不是现在的九龙潭,极可能是翠微宫附近的一处瀑潭。
  观音山是终南山的名胜处,佛寺道观隐藏其中,山林云霞铺地,魅力十足。
  无论道家、佛家还是隐士,都看好终南山,因为终南有“地肺”的美称。肺为呼吸之器官,据传天地之灵气在这里形成最佳的气场,因此修道参禅者纷至。即便如此,山之大,似仍无限空寂。
出处:

云横秦岭/刘兆英 著.--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