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柏山
作者: 刘兆英

紫柏山是秦岭西部的一座名山,系秦岭主峰太白山支脉,位于汉中市留坝县境内。因山上古树多紫柏,故名紫柏山。紫柏山岩谷地貌奇异,自然风景秀丽,原始森林、峰、岩、洞、坦、泉、溪与峡谷融为一体,此地特有的天坑及山顶上的草坦,被誉为亚洲第一天坦群落,素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紫柏归来不看草”之说。紫柏山也因为汉代留侯张良归隐于此而声名远扬。
留坝设县较晚,原属凤县,清乾隆三十年(1765)设凤县刘坝厅,后改名留坝厅。民国二年(1913)废厅改县,称留坝县。
留坝县更名和留侯张良庙有关,而张良庙(留侯祠)则是依据《水经注·寰宇记》里“留侯张子房辟谷处”的传言建于清乾隆年间。此前山上或有宗教建筑,后改扩建为张良庙也有可能。
张良“辟谷”见于《史记》,司马迁说他:“乃学辟谷,导引轻身。”但并没有说在何处“辟谷”。张良辟谷期间又应吕后之请到商山,请出“四皓”,极有可能还住在长安,只是明哲保身而已。
立祠建庙不必有确凿的根据,或为仰慕,或为其子孙后代的迁徙、分立,都会出现多处墓葬、祠堂、庙殿。依我看如非考古大可不必去考证,更不用去争。我们如果把它看成一个文化符号,所有的人都会受益。
张良是刘邦的重要谋士。刘邦曾说:“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是大汉的功臣,因功封留侯。但张良并没有忘乎所以,而是急流勇退,玩起了“辟谷、导引、轻身”的谋略,乃以终老长安。因此张良成为“功成、名遂、身退”的典范,尤为“士”阶层所仰慕。
张良在大汉建立后对两件事的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件是定都长安,一件是太子的废立。这两件事都对汉初的政治稳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汉中曾是刘邦的根据地,东汉末年时又是张天师所创道教的发祥地,而张鲁又自称是张良后裔,因此紫柏山出现张良庙并不奇怪。更何况紫柏山的确是个山水胜地,嘉庆《汉中府志》说紫柏山“山顶及山下有留侯祠,相传子房辟谷于此。中有七十二洞,峻险人不可到,其山状如龙形,一名‘龙如山’。常产鹿寿草,服之可以延年”。
紫柏山上少不了有柏树,但看不出与其他柏树有什么不同。我想这个“紫”字和“紫气东来”有关,是道教的神气。山顶有很多松树,丰茂多姿。如果深入继续攀登,则可以看到别样的风景。
出处:云横秦岭/刘兆英 著.--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