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发宏同志撰写的《秦岭之子——汪锋革命传奇》,是继2011年出版的《汪锋传》之后,又一本比较全面介绍汪锋同志革命生涯的书籍。
汪锋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西北革命根据地和西北红军的创建人之一,我党统一战线工作和民族工作的杰出领导人。他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汪锋同志先后担任党政军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今朝策马过秦岭,明日挥戈战汉川”,“纵横千里中州地,奔走十天西豫山”,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汪锋同志曾在西北局、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担任领导工作,并先后担任宁夏、甘肃、新疆党委第一书记等主要领导职务,为西北地区的发展,为我国民族团结和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1981年10月,他受命离疆赴京,后担任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专职副组长,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事业尽心尽力。1987年4月,他增补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又对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在汪锋同志身边工作了近十年,有幸亲耳聆听他的谆谆教诲,亲身感受他的人格力量,亲眼目睹他为党和人民事业殚精竭虑、忘我工作。他对我思想上的教诲、工作上的指导、作风上的熏陶,使我终身受益。至今回想起来,我感受至深的是汪锋同志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对党无比的忠诚。他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战斗多么激烈、环境多么险恶,也不管斗争多么复杂、道路多么曲折,理想信念从未发生丝毫动摇,即使在“文革”期间深受迫害,仍然对党忠贞不渝,真正做到了奋斗一生、奉献一生。感受至深的是汪锋同志宽弘大度的胸襟和光明磊落的品格。他时时处处以大局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作风民主,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他心系群众,关心部属,深受大家的敬重和爱戴。“文革”期间他在甘肃省委第一书记任上被打倒,身边工作人员没有一个站出来向他“造反”的。感受至深的是汪锋同志求真务实的精神和真抓实干的作风。他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主持地方工作期间,他每年至少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农村、企业、学校进行调查研究。“文革”结束后,他在全国比较早的重提“三自一包”,并在新疆各地推广。在真理标准大讨论中,他又率先著文,旗帜鲜明地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感受至深的是汪锋同志艰苦朴素的品质和廉洁自律的境界。他在新疆担任第一书记时,下基层轻车简从,保持廉洁亲民的作风。他对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汪锋同志夫人陈方大姐是1937年七七事变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汪锋同志在担任地方一把手时,陈方大姐主动要求到档案、信访部门工作。
斯人已逝,风范永存。汪锋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耸立起一座魅力永存的精神丰碑。我离开他身边到新的岗位工作后,经常去看望他。每次见面,他都叮嘱我要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每当回忆起那些往事,我都不禁心潮起伏,哀思萦怀。他的音容笑貌、卓越功勋、道德风范,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激励着我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更加努力地为党和人民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仅为我们创建了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中国,也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奋斗和牺牲,他们的理想和抱负,他们的思想和言论,他们的情操和品德,是我们党和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对干部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教材。今天我们通过这部作品,重温汪锋同志的革命历程,缅怀他的光辉业绩,学习他的崇高精神,就是要从党的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在接续奋斗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秦岭之子:汪锋革命传奇/许发宏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