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切的称谓

  称呼在书面语中区别不大,但在口语中变化万千,丰富多彩。

  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

  因祖籍不同,对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称呼各有所别。一般称父母为爹妈,少数称为大大、牙牙、娘。黄州人则相反,称父为爷,称祖父为爹,称母为大。现在称爸爸妈妈的居多。

  改口,又叫“调口”,是带有迷信色彩的禁忌称呼。出生的孩子,接连几个夭折,于是之后的孩子出世,改称父为叔,改称母为婶或“奶子”,这是希望通过改变称呼使子女健康成长。还有“过房”和“过继”的说法。一是孩子“八字”不好,或命上犯忌,把孩子过房给本族的兄弟。如过房给兄长,称父为叔,称母为婶;过房给弟弟,称父为伯,称母为伯娘。还有一种是某兄弟膝前无子,将孩子过继给他,其称呼与“过房”相同。“过房”的孩子,一般仍由亲生父母抚养,“过继”的孩子,则完全交给兄弟抚养。

  祖父母,有的称公婆,有的称爷婆,有的称爹奶。外祖父母,本地人多称嘎公嘎婆,现在一般人称外公外婆。

  岳父、岳母和公婆

  女婿称岳父、岳母是跟着妻子相称的,有称外父、外母的,有称丈人、丈母的,也有称泰山、泰水的,俗称外父老子、外母娘。媳妇称公婆是跟着丈夫相称的,俗称公公老子、婆子娘。

  伯、叔、姑、舅、姨

  称父兄为伯或几伯,谓伯妻为伯娘或几伯娘、伯母;称父弟为叔或几叔,谓叔妻为婶娘或几婶。

  称父亲的姐妹为姑,按排序谓大姑、二姑、三姑……么姑;称姑的丈夫为姑爹、姑爷、姑父。

  称母亲的兄弟为舅舅,或称舅父、舅爷,按排序依次称大舅、二舅、三舅……么舅;称母亲的姐妹为姨,或称为姨娘、姨母,谓姨的丈夫为姨父。

  夫妻之称

  面称 夫妻初婚,以“嘿”相称呼,以后借孩子名字相称呼,如夫称妻为狗娃妈,妻称夫为狗娃爹。有的妻称夫为当家的、掌柜的、外头人、老头子,夫称妻为屋里的、掌柜娘子、老婆子。现在青壮年夫妇多互称其名。老年时,妻称夫为老汉、老头子,夫称妻为老婆子、老伴。

  他人称呼 较普遍的称夫妻为俩口子,有的按年龄称为小俩口子、老俩口子,尊敬别人,称为您俩老。

出处:

秦岭绿都 山水画卷:宁陕/中共宁陕县委宣传部编.-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