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景区文化底蕴深厚

  旅游是人存空间的一个临时位移,人的一生都在行旅之中,区别在于被叫作“旅游”,是因为你预定了回程时间和车票。就这个意义而言,旅游的本质是一次人文精神的自我解放和回归,旅游出行的动机是为了获得审美的情趣和精神的愉悦。

  “景以文宣,文以景传”,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如反映人类发展历史进程的文物、史迹、遗址、古建筑,给人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受,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但是,只留在原生态的展示上,如果没有更深的文化介入,旅游者就不易了解文物遗产具有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也不能进一步认识它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景点也就失去了灵魂。同样,对生态景点不了解它的特点、奇异之处和产生的原因,景点也就会失去魅力。所以说,文化资源是旅游的核心资源。一定要对旅游产品文化价值进行深入发掘,让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时刻都能触摸着文化脉搏,感知文化神韵,吸取文化营养,得到知识。

  本书涉及汉中16个旅游景区,释放出以下文化信息:

  (一)华夏民族发祥地之一

  历史研究是以文献研究为基础的,而考古学则是研究实物遗存的科学,史料和丰富的地下文物遗存的发现说明,我国是人类起源的中心地之一。在汉中考古发掘的南郑龙岗寺遗址,西乡李家村遗址、何家湾遗址,城固宝山遗址,它们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岗寺遗址出土了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文化层。龙岗寺旧石器文化层出土了数以千计的旧石器,是亚洲三大旧石器遗址之一,距今120万年,早于蓝田猿人,是陕西省年代最早的旧石器文化遗址。陕西历史博物馆“人猿揖别”陈列室陈列的第一件实物就是龙岗出土的旧石器。他们用粗糙的打制石器和木器,过着采集和狩猎生活。

  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主要是原始社会晚期氏族社会生活中所遗留下的各种物资文化遗存,大约距今一万年的时候,人们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出现了陶器。西乡发掘的李家村遗址,碳14测定距今7000年以上,较仰韶文化早,定为老官台文化类型。李家村遗址出土的陶器以外红里黑的泥质陶和夹砂灰白陶为主,磨制石器占36%,还发掘出了成人墓葬、36.81平方米的房屋遗址和稻谷遗存,说明汉中农耕文化早已出现。我国是世界上栽培稻谷最早的国家,李家村、何家湾遗址出土的稻谷遗迹年代较早,说明“汉中应是稻作农业起源的一个重要中心”。龙岗寺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豆科、粟的遗存,石磨盘、石棒及猪、牛、鸡的骨骼,证明汉中先民较早有旱作农业种植和家畜饲养。在仰韶文化中,何家湾遗址出土了一个小型骨雕人头像,高2.5厘米,雕刻比例准确,结构清楚,是世界上出土最早最小的骨雕人头像;龙岗寺遗址出土了斧、铲、锛、刀、镞5种玉器26件,在仰韶文化中也是首次发现。美国考古学教授迈尔·阿斯金考察龙岗寺遗址后评价说:“我从这里看到了中国文化的根源。”西晋皇甫谧写的《帝王世纪》中说:“神农氏,姜姓也,母日妊姒,有蟜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尚羊,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神农氏母亲妊姒“游于华阳”的华阳就在今汉中市洋县,北大中国国情研究中心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专著也有“炎帝出生洋县华阳”的论述。考古发掘和文献也都说明,汉中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二)褒国及其同期汉中的文化

  在中国,“五帝”处于文明初现时期,至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夏。“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侯氏……褒氏……”。夏在汉中分封的褒,是夏王朝在秦岭以南的第一个诸侯方国。褒国经历夏、商、周三代,延续到东周初,被庸灭,历经约1300年。西周末“骊山烽火戏诸侯”典故中的褒姒,就是褒国的美女。

  青铜器是商周文化载体。城固、洋县出土的600多件精美青铜器,多数为商代产品,打破了商文化不逾秦岭的界线。这些青铜器虽杂糅南北文化,但更多的是地方特色,就目前所知,出土的四足鬲全国仅此一件。四足鬲装饰着三组神秘谲奇的饕餮纹,线条流畅,细琢精雕,确有鬼斧神工之妙。学者李伯谦先生研究,城固铜器群的年代,上限可早至商代早期偏晚,而早期蜀文化中,以水观音晚期墓葬为代表的有出土铜器的遗存,大体与商晚期相当。因此,以城固铜器群为代表的文化,可能是更早的蜀文化,蜀族最早的活动中心可能是在汉水上游的汉中盆地,只是至西周早期,才转移到成都平原。

  商最后一个国王纣,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残暴君主,周武王伐纣,联合归附他的8个方国,蜀(包括褒)、羌、庸都参加了。牧野大战,商灭亡。

  西周末,周幽王无道,耽于酒色。赵国君姬带提醒纣,被贬回封地。褒国国王褒珦对此不满意,进谏说:“大王既不畏惧上天的警告,又舍弃忠良,国家如何治好?”褒珦的直言,惹幽王大怒,被囚入监狱。

  《诗经》收集了从西周早期到春秋战国中期诗歌305篇,可算得是中国最古的史料。有学者研究,其中收录有汉中、南郑的诗歌20多首。有学者认为汉中在周代属“周南”,孔子对《诗经·国风·周南·关雎》篇评价很高,他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他删定《诗经》时将其放在了《诗经》首篇。《诗经·大雅·旱麓》是一首叙述褒国君对周文王礼贤下士,任用贤才,以致四海归附,并对神灵赐福表示感激的诗作,该诗被周王室收录,作为诸侯朝会时的音乐。古人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是一种礼仪,表达对祖宗前辈恭敬之心,进行人伦教化并表示传承致天下之和。《诗经·小雅·南有嘉鱼》是一首宴饮诗,王公贵族把嘉鱼作为一道名菜款待好友。嘉鱼就产在汉中。郦道元《水经注》中说:“褒水又东南得丙水口,水上承丙穴,穴出嘉鱼,……”西晋文学家左思在《蜀都赋》中说:“嘉鱼出于丙穴,良木攒于褒谷。”

  以上出土文物和史籍说明褒国时期,汉中传承着炎黄文化,敬仰周文王功德,风物兴盛,民风淳朴,有一种高尚的文化。

  (三)兴起了汉朝

  汉中是汉朝的发祥地。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来到汉中,起用人才,收用巴蜀,发展生产,积蓄力量,厉兵秣马以图东山再起。汉王刘邦得天下,以其发迹地汉中来命名新建的王朝——“汉朝”。汉朝的强盛为文化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兴起了汉族、汉文化、汉语、汉字等。

  民族认同的核心是文化的认同,按照一般规律,民族的实体形成在先,得名在后,民族的名称又是“他称”在先,“自称”在后。汉族前身是华夏族,在华夏族形成发展的基础上经过春秋战国时期漫长的斗争、兼并与融合,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从制度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车同轨”“书同文”“废封建,立郡县”,为汉族的形成和中国各族从多元走向一体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汉承秦制,统一的中央集权得到巩固,汉朝与匈奴有战有和,有昭君出塞,胡汉和亲。城固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东汉分封为定远(今汉中镇巴)侯的班超出使西域31年,结交了西域50余国,扬大汉声威于异域,聚民族友谊于一尊。被分封为汉中洋县龙亭侯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文字载体成本大幅度降低,对文化的普及交流和促进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两汉420余年,在与外界交往中,外界发现中原地区居民具有共同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先是周边各族称他们汉族,然后中原原居民也开始以汉族自称。所以,汉族族称当产生在汉代。可以说,汉民族的族称,源自发祥于汉中的汉朝的“汉”。

  华夏民族逐渐发展为汉民族,是多元一体格局中心,具有更加强大的凝聚力。汉民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生活于中华全境的中心地带,文化始终走在前面,成为中华民族主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汉族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包括56个民族组成的共同体,是以汉族为核心的多元一体结构。

  西汉时期,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汉中市城内的“古汉台”有“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之称。张良建议刘邦烧栈道,“萧何月下追韩信”,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历史典故都发生在汉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成功军事实践,至今还被世界军史奉为避实就虚、声东击西的经典战例。兵法上讲:“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虚虚实实,共争相生。”刘邦对此运用得很好。烧栈道,修栈道,就是不同阶段、不同战略中心任务转移时候提出来的一种非常契合当时实际需要的对策。汉中城里的拜将坛,是韩信巧渡,萧何识才、荐才,刘邦用才的见证。张良功成后隐居在留坝,被称为“英雄神仙”。历史人神共敬的丞相有姜太公、张良、诸葛亮等,张良早年刺杀过秦始皇,入世后成为汉相,封为留侯,尽显英雄本色,功成后辟谷修仙,超逸之风,非神仙而何。张良是先英雄后神仙,而姜太公是先神仙后英雄,老子云:“功名成遂身退”,这样来看的话,只有张良更合乎“道”啊!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与张良就没有可比性了。欲知更多汉文化、汉中文化、汉中之美,到了汉中,事理明白。

  (四)催生了三国鼎立的实际形成

  三国时期,汉中曾是曹操进攻刘备、魏灭蜀汉的军事目标,也是刘备北伐曹魏的军事基地。在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分立的局面,汉中定军山之战催生了三国的实际形成,起码是曹魏由“公”国到王国的转变,和刘备立国的形成。双方在汉中争战二三十年,仅重大战事就有曹操征张鲁夺汉中之战、刘备夺汉中之战、诸葛亮北伐之战、曹爽进攻汉中之战、蜀汉姜维伐魏之战、魏钟会灭蜀取汉中之战等。三国时的汉中,战马仰天啸,烽火照天烧,无数英雄如张鲁、张修、曹操、刘备、诸葛亮、赵云、马超、黄忠、夏侯渊、徐晃、张欱、郭淮、魏延、杨修等都在这里操戈用武,发生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故事,战场的较量和治国的实绩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传说、遗迹、遗物。仅勉县就有古阳平关、定军山、天荡山、武侯墓、武侯祠、马超墓、刘备自立汉王设坛处、诸葛亮行辕相府、诸葛亮读书台、张鲁城、张鲁女墓,以及空城计、木牛流马、武侯坪、仰天洼等文物遗迹。

  三国文化魅力无穷、经久不衰的根源是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最集中、最突出地反映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些基本理念、基本内涵,体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精神。如在社会政治理念方面,体现了期望结束战乱、追求天下大统一的国家观,治国理政既重德教又重法治的治国观等;思想道德观念方面,治国平天下“以民为本”,争相求贤纳才,注重选贤任能,注意“修身”“躬行”,克己正身,张扬忠义,君臣坦诚,荣辱与共;在价值观方面,体现了为国家兴亡而视死如归的英雄观,为实现政治理想而奋斗不息、矢志不移的人生观,恪守信义、不为利禄所动、一身正气的义利观。所有的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生动写照,最能撞击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共鸣,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永恒的价值。

  在三国争雄中闪现的智慧韬略和智慧文化同样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最能给人启迪的是诸葛亮超人的政治智慧,他在《隆中对》中,对汉末三国天下形势绝妙的分析与预见,后来在他主持实施的联吴抗曹、平定南中、治蜀理政、严明吏治的外交内政中屡见功效,使蜀汉境内一度“吏不容奸,人怀自励,道不遗拾,弱不强侵,风化肃然”。诸葛亮驻汉中屯粮执政,八年厉兵秣马,两撰《出师表》,五伐曹魏,当时,三国的形势是蜀弱、吴孤、魏强,诸葛亮六出祁山,虽未取胜,但确保了蜀汉政权的稳定,死于沙场,鞠躬尽瘁,更令人敬佩。诸葛亮一生高瞻远瞩,励精图治,清正廉明,克己奉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中华民族忠贞品格和智慧的化身。

  (五)保护了唐朝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综合实力最强盛的封建王朝,重视对秦蜀古道的修建,对褒斜道工程的投资时间,几乎贯穿全唐近300年。傥骆道240公里,唐朝以国力集中开辟,成了唐王朝的御道﹑复兴大道。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唐明皇幸蜀,经陈仓道去成都,宰相们取傥骆道经汉中到成都,后来傥骆道为军需辎重输送专线,为唐室中兴做出贡献。建中四年(783)手握兵权的太尉朱泚发动叛乱,很快占据长安,唐德宗李适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避难,叛军追逼不舍,德宗在奉天难以立足,山南西道(今汉中)节度使严震拒绝了叛军诱惑,迎接德宗来梁(当时汉中称梁,治南郑)。德宗率嫔妃群臣从傥骆道幸梁。傥骆道虽然便捷但极为艰险,德宗一行颇为艰辛。大诗人元稹《望云骓马歌》诗云:“忆昔先皇幸蜀时,八马入谷七马疲。肉绽筋挛四蹄脱,七马死尽无马骑。天子蒙尘天雨泣,巉岩道路淋漓湿。峥嵘白草眇难期,謥洞黄泉安可入?朱泚围兵抽未尽,怀光寇骑追行及。嫔娥相顾倚树啼,鹓鹭无声仰天立。……”行走25天,德宗爱女唐安公主病死在古道上。在严震鼎力支持下,德宗于兴元年(784)三月到梁州治所(今汉台区),汉中春暖花开,又有老百姓夹道欢迎,衣食壶浆,使德宗很受感动。

  汉中与长安一山之隔,唐德宗指挥关中大军平息叛军,汉中人民保证了唐德宗安全,并给予物资保障,五月底李晟等将领联合将叛军赶出长安、咸阳。唐德宗回銮时激动不已,面对汉中民众对唐朝恢复大业的贡献,下诏“改梁州为兴元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皇帝年号命名地名。后又下诏“兴元府与京兆同级”,南郑升为“赤县”,诸县升为畿县,减去百姓税赋徭役一年,于六月十九日“车驾汉中”回长安。可以说当时誉汉中为临时首都也不为过,因为有皇帝兴元府的命名,汉中又一次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使大唐王朝第二次度过政治动乱,政权延续到近300年。汉中兴起了汉朝,保卫了唐朝。

  (六)宋金长期对峙

  北宋灭亡后,金兵挥师南下,占领淮河以北大片中原地区,汉中北部秦岭则成为金国与南宋对峙的西线前沿阵地,其得失直接关系着汉中及四川的安危,涉及南宋王朝存亡。南宋朝廷相继派遣张浚、王炎、安丙等宣抚川陕,重任吴氏三代(吴玠 、吴磷及吴挺、吴曦)和王彦、郭浩、郭政等驻守兴州、南郑、洋州等地。

  抗金名将吴玠,自幼从军,屡建战功。绍兴元年(1131)镇守和尚原竭力抗金,大败金兵兀术部,破川陕路金兵进攻,保兴元府(汉中)、洋州等地无虞;绍兴三年(1133)金将军撤离喝率主力,从长安出发,破商州,取金州(今安康),宋军王彦退至饶风关(今石泉县)向吴玠告急。吴玠率精骑由仙人关“日夜驰三百,以黄柑遣敌”,撤离喝惊叹:“何来之速也!”宋军与金军激战七昼夜,双方损失严重,吴玠因部下背叛降金军猝不及防,被迫弃关,退守西县(今勉县),金军乘胜攻入兴元府(今汉中)。吴玠料定金军远程奔袭,粮运艰难,难以久住,断然回师武休关,扼其归路,金兵死亡数千。仙人关位于略阳与甘肃徽县的交界,为关中、天水入汉中要地,也是陕川咽喉。绍兴四年(1134)三月,金兀术和撤离喝率精骑10万,向仙人关进攻,企图破关入川。吴玠率3万人据险守关。金兵分两路夹攻,箭如飞蝗,宋军伤亡很大,吴玠拔刀划地以示死战到底,与金军激战数日,使金兵受到重创,兀术退至凤翔一带屯田据守。吴玠率部在仙人关一直坚持到绍兴九年(1139)六月病死,朝廷为吴玠“作庙于仙人关,号忠烈,淳熙中追封涪王”。

  吴玠死后,其弟吴璘和儿子吴拱、侄子吴挺都曾领导抗金战争,吴璘及部将田晟、杨从仪等相继据守仙人关,金人多次来攻,屡攻不下,前后达30多年。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自江淮西连秦陇,大举入侵,吴璘病甚,乘肩舆(滑竿)上杀金坪,授以方略,分道前进,击退了各路金军,威名极震。乾道三年(1167)璘卒,年66岁,朝廷赠太师,追封信王。吴氏两代驻守汉中北部秦岭六七十年,成为南宋防止金兵叩关入蜀进而长驱南下的屏障。

  吴曦叛宋41天就被安丙杀,到了嘉定十二年(1219),金兵最终突破了秦岭防线,随后蚕食四川,加之蒙元军队壮大,时隔不久,四川盆地就被占领。蒙军进而向东消灭南宋。

  南宋乾道八年(1172)三月,陆游抵南郑,为四川宣抚使(治今汉中)王炎幕府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力主抗金。“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英姿飒爽,豪情万丈,至老还常忆“匹马戎梁州”之抗金生涯,以及“铁马秋风大散关”之战斗豪情。陆游这一时期的诗作也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爱国诗人的地位,他写在南郑抗金生活的诗篇共400多首。

  (七)秦岭古道是华夏立国之道,乃古代中国的根本磐石

  在秦岭,“人猿相揖别”,即猿人从高山向平川迁徙的路线,就是秦岭古道。随着生产工具的发展,人们对共同走的路进行修凿。交通为空间发展之重要条件,为一切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交通建设亦居诸建设之首。因此,研究秦岭古道即研究人类文化。

  周秦汉唐长安是古都,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的需要,在通往巴蜀的秦巴山区修凿了国家驿道。汉中是穿越秦岭和巴山七条古道的联结点,向北穿越秦岭的古道主要有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又叫故道)四条;向南穿越巴山的古道主要有荔枝道、米仓道、金牛道三条,这七条道路是先祖渴求生存和发展,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杰作。为争取货运畅通、经济惠济、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每条道路都上演过不少金戈铁马、威武雄壮的历史壮剧;每条道路都留下古人不少遗物遗迹,或名人轶事、嘉言懿行,或栈道工程的宏大巨制,或自然风光的壮美,既有碑石、桥路、庙宇,又有诗歌、文献,千年一脉,从而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栈道文化。栈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夏中国奠定于西周。商、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当时商有70万人;周在关中,地域仅为商的三分之一,周联合了归附他的8个方国共10万人对商作战,力量对比的悬殊显而易见,周最终取得了胜利。周人赢在战略上。古人战略论“天时、地利、人和”,周人胜在地利,周以秦岭为中心,向南发展,联合作战的8个部族中,7个在秦岭以南,必须经过秦岭古道,秦岭古道是周人立国之道。周朝的建立和奠基的这一华夏国家与领土格局是中国的基本形象,秦岭古道也就成了华夏国家之道。

  周人以秦岭南北建国的成功经验,秦人、汉朝克隆成功,大唐克隆同样获得成功。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前266)用范雎为相,耗时十年,不遗余力修凿,“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从子午道来汉中烧了栈道,后又“明修(褒斜)栈道,暗度陈仓(道)”,出定三秦,四年统一中国,建立汉朝。唐朝安史之乱,唐玄宗逃难走故道(陈仓道)、金牛道去成都;唐德宗避朱泚兵变,走傥骆道逃难到汉中,回銮时下诏将梁州改“兴元府”,其“制与京兆同”,秦岭栈道助唐朝延续了近300年江山。在周秦汉唐两千年历史中,由于秦岭古道(栈道)的开辟和通行,华夏中国才有可能是完整的社稷河山形象。因此秦岭古道是华夏立国之道,乃古代中国的根本磐石。关键是栈道工程的规模宏伟,难度大,技术复杂,是一个综合性的国运大工程,相当于今天的“嫦娥奔月”,必须倾全国之力。有学者把褒斜道同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并列为中国古代三绝。

  在这七条栈道中,故道历史记载得早,那里是古代人文发源的中心地带,战争频多,也是茶马之道,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褒斜道是最负盛名的一条主干道,“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以所多易所鲜。”其规模之大、工程之艰巨和通行车马的壮举是罕有其匹的,表现了古代科学技术和改造自然的水平。褒斜道南口的石门,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车隧道,是中国人民的骄傲。石门内外104块摩崖石刻,特别是“石门十三品”,是“国之瑰宝”,是最富史料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的典型臻品,它代表了我国古代书法演变由篆到隶的转化阶段,从中可窥见篆体之遗风,汉隶之神韵,楷书之先河,可称为书体演变的天然教科书。其中每一品,均有独特的优异之处,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

  (八)水乳交融的汉中文化与汉水文化

  汉水,古称天汉,干流长1577公里,流经陕西、湖北两省,于武汉汇入长江。汉江流域面积17.43万平方公里,流量与黄河近似。最能显示汉水古老的是最早记载汉水的文字,即产生在三千年前的《诗经·旱麓》,这里的“旱”是山名,古代“旱”与“汉”通用,“旱山”即南郑县汉山,取流来大水解除干旱之山的意思。“汉”的出处由此而来。

  汉水从汉中中部自西向东流出,世界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汉水上游是古老盛地,因为汉水发源于秦岭南麓,从这里有道路通往渭河流域、北面的关中地区和西南的四川地区。因此在中国的历史上,汉水流域是长江流域和上述几个地区之间著名的通道。”汉中自古以来便拥有高度发达的商旅文明。《战国策·燕策》中说:“汉中之甲,乘舟出于巴,乘夏水而下汉,四五日至渚……”直到1957年,汉中还是重要的水运码头,这充分说明是汉水把汉中与长江中下游地域连接。

  汉水是中华民族发祥源头地之一。考古发掘证实,汉水连贯着人类起源早期发展的足迹,发掘旧石器遗址200多处,南郑县的龙岗寺遗址出土了数以千计的旧石器时代文物,十堰市发现了郧县猿人旧石器遗迹。出土新石器遗址约2000处,史书载,抟土造人的女娲生在安康平利,十堰竹山留下有关抟土、炼石补天的传说、山洞名及祠堂。炎帝母“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尚羊,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炎帝兴起于陕西宝鸡,炎帝二世子柱南越秦岭,徒步湖北随州,并与南蛮一部分先民融合,向南迁移,那里有神龙洞、神龙泉、神龙祠等遗迹,汉水流域是炎帝最早开发、建功立业、推动历史、发明创造、走向辉煌的地方。经过尧、舜,到了夏代,逐渐形成了有共同语言、文化、情感和习俗的华夏族。汉水古称“夏水”,“华夏民族是定居在华山之周,夏水之一旁,因而得名”。

  汉水是我国西部高原走向中部盆地和东部平原的重要通道之一,在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之间,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枢纽,形成了内陆性的文化走廊和黄金文化带。汉水在自身的历史进程中,接受秦陇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即处在南北文化激荡交锋的锋面,融合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优长,具有兼容汇通的特色,独树一帜,是不可代替的流域文化范型。古有“江淮河汉”之称,就充分肯定了汉水文化的地位。夏在汉中分封的褒国,是夏在秦岭南分封的最早的方国。氐羌祖先三苗原居湖南衡山,在尧时代,因抗拒南下炎帝后裔而被迁移到陕、甘、川交界。分布在十堰与安康交界的麋,很可能就是在此生存的三苗部落。鄂西北,豫、陕、渝边境有庸、蜀、羌、髳、巴、卢、彭、濮等。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汉水流域方国林立,有的说18国,也有说20多国、30多国的,史料记载多的方国有褒、南郑、巴、蜀、庸、麋、随、申等。楚在春秋初期就向外扩张,鼎盛时期势力范围西部达到汉中,战国时期的楚、秦、蜀都曾在汉水流域角逐。经过漫长战争,以及兼并与融合,到了秦始皇时代终于统一中国。从古方国构成与变化情况来看,汉水文化构成的核心内容包括了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以及汉水以南原生部落方国文化因素,是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果。

  公元前206年,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建立汉朝;公元25年,刘秀兄弟以南阳为基地,建立了东汉王朝,汉水流动的是汉文化的血液和精魂。

  汉水是浇灌哺育三国的乳汁和沃野。荆州、汉中、襄樊、南阳都是三国争夺的焦点。汉水哺育三国无数英雄豪杰,如诸葛亮龙腾于襄阳,鞠躬尽瘁于汉中。

  道教的重要源头是道家,道家与楚文化密切相关,而汉中是道教产生的源头地之一,在汉水流域道教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武当山、张良庙都是我国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端公舞是楚文化的化石,端公戏产生于陕南,它们都源于巫文化。

  在汉水流域还流行着大戏汉剧等,汉中文化与汉水文化水乳交融,其兼容性、开放性、固执性和创新性都非常典型。

  (九)道教走向全国的重要源地,佛教也兴盛

  道教始创于东汉末,起源于张角、张道陵分别创立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太平道因发动黄巾起义遭到镇压,五斗米道却传承不绝。道教尊五斗米道张道陵为创始人。张道陵又名张陵,学道于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北),故作道书20余篇,因入道者出五斗米,被称为“五斗米道”,以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奉老子为教主,尊称“太上老君”。《三国志·张鲁传》裴松之注引《典略》载:“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可见张修已为汉中五斗米道首领。

  老子,姓李名耳,又名老聃,春秋时期重要思想家之一。他著的《道德经》分《道经》《德经》两篇,八十一章,5000字左右。老子的核心思想为“无为”,其本义,是顺其自然。他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天地之本、万物之源。老子还提倡“不争”,并以水作与世无争的典范,提出“上善若水”的著名格言。

  张道陵去世后,将教主传给其子张衡,张衡去世后,其子张鲁继承祖业。《三国志·张鲁传》中说:“益州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将兵击汉中太守苏固,鲁遂袭修,杀之,夺其众”,据汉中建立了“政道合一”的政权,发展五斗米道,自号“师君”。道教在汉中的声势大盛,汉中勉县的阳平治(又称浕口治)为道教祖庭,即中央教区。东汉末年社会混乱,但汉中近30年的政教合一政权却偏安一隅,民生安康,关陇民众迁来数万家。后因张鲁降于曹操,被曹拜为镇南将军,居邺城(今河北临漳),大批五斗米道众随张鲁迁移,流于全国。晋代张道陵第四代孙张盛自汉中移居江西龙虎山,使之成为我国道教祖庭,素有“神仙洞庭”之美称,现为我国著名道教四大名山。至今,汉中的道教活动场所仍有张良庙、午子山、天台山、文公祠、洞阳宫、山河观,天公地母庙、太极山、城皇庙、玉皇庙等20多处道观。其中张良庙、天台山、西乡午子山道观时间久远,规模较大,保存了丰厚的文物,流传着许多神话和传说。紫柏山被列入陕西三大名山,山下的张良庙为陕南第一大古建筑群。

  汉中的佛教属于净土宗及禅宗的临济支宗。佛教何时传来汉中无考,但龙岗寺遗址中有南北朝时期佛僧的用物。唐高僧法照禅师(747-821),姓张,洋县人,佛学精深,首创念佛法门,为净土宗第四代祖师,唐德宗时被拜为国师,宋编《高僧传》有其传。南郑梁山乾明寺曾有房舍千余间,地产百顷,每年内外斋僧不下十万人,后蜀广政年间(935-965)有新罗(今朝鲜半岛)僧曾住此修行。洋县智果寺建于唐仪凤年间(672-676),明万历十四年(1586),万历皇帝之母李太后捐金重修智果寺,增建藏经楼,内存有李太后御赐经卷678函,6780卷,为佛经珍品;经卷封面各色织锦硬壳和500余种图案也是明代丝织品重要遗物,智果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汉中的佛教寺庙有万寿寺、小南海、灵崖寺、天灯寺、药王洞、宝峰寺、回龙寺、弥勒寺等30多处。略阳灵崖寺建在两个天然崖洞,毗卢佛高6.8米,重2.5吨,是陕南最大铜佛。

  (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简称红军。1932年12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4000千名将士,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来到川陕交界的大巴山,和川陕边地党和人民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难,与国民党四川军阀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建了以通江、巴中、南江为中心,包括陕南在内一共23个县1个市,人口600万、面积4.2万平方公里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毛泽东主席说:“川陕苏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川陕苏区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汉中是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四、红二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红十九军,在此有过长达数年的活动,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汉中生活和战斗过。汉中通往川北的著名“红色交通线”,在革命战争年代,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汉中市境内留存有革命遗址、遗迹1800处,珍贵历史文物2万件。在南郑县红寺湖景区建立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是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之一,也是陕西省三大红色旅游景区之一。

  镇巴县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地之一,境内建立的陕南县、赤北县两个苏区,是川陕革命根据地北部重要屏障,曾在传递革命情报、输送紧缺物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年红军墨书、布告遍及巴山,而今都成为珍贵文物。镇巴县建立有川陕革命根据地镇巴苏区革命陈列馆和镇巴县革命烈士纪念塔。

  1935年3月,程子华、徐海东率领红二十五军,北上抗日途经洋县华阳,在石塔河伏击国民党警备二旅,召开了华阳会议,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组建了华阳游击队,燃起了武装斗争的烽火。设在华阳景区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的纪念馆,展出了红二十五军途经华阳期间遗留的枪支、大刀、望远镜、衣物、行军锅等遗物,再现了红二十五军当年战斗、生活情景。华阳烟家岭建有华阳革命烈士纪念碑。

  (十一)抗日后方战略重镇,陪都重庆的前方屏障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日寇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抗战期间,汉中先后有8万人参加国共两军奔赴前线,直接参与了平型关战役、奇袭阳堡、神头岭战役、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战役、百团大战和保定、娘子关等著名战役,重创日寇,战功卓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中有的后来成为了共和国的将军。作为连接西北、西南大后方的咽喉要地,汉中不仅接纳了沦陷区涌入数以万计的大批难民,还接纳了与抗日战争有关的军事机构和设施,以及学校、工商企业、文化团体和文化人士等,成为中国人民抗击日寇的后方重镇。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其前身是黄埔军校)第一分校1937年11月迁来汉中,至1944年12月,7年毕业学员4期8210人,加上短期毕业学员近2万人,成为抗战前线指挥员。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空军,第一、第五、第十战区司令部,陈纳德率美国志愿者支援航空队(又称“飞虎队”)等先后进入汉中。1943年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在汉中城内设立了委员长行营。当时的汉中建设了5个飞机场,设有国际电台与国内外保持联系。还迁入近百个近现代工厂,如迁入城固的西北军工厂有职工1500多人,主要生产枪支;开办的南郑颜料厂生产供给军服用的染料等。为支援前线,汉中人民兴修了褒惠渠、汉惠渠、湑惠渠。不畏艰难,牺牲众多民工修筑公路,1935年底西汉公路通车,1936年川陕公路通车,使西南、西北大后方与抗战前线连通,大批兵员、军粮、军火及其物质源源不断运往抗战前线。汉中是支撑抗日战争的后方重镇,又是陪都重庆前方的屏障。至1944年,日本战机21次,出动575架次,轰炸汉中44次,投弹2056枚,炸死637人,炸伤612人,炸毁房屋2689间,给汉中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抗战时期汉中是全国三大文化教育中心之一。城固的西北联合大学,是一所与西南联合大学齐名的综合性大学。其前身为1937年9月成立的西安临时大学,主要由当时躲避战乱而撤出平津地区的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研究院以及此前己撤离西安的河北省立女子师范、焦作工学院等合并而成。1938年3月,日寇逼近潼关,西安临时大学奉命迁往汉中,并于当年4月正式改组成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设6大学院、24个系,有106名教授,1489名教员的师资队伍。1939年西北联大又改组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诞生,曾在中华民族危难时期支撑和延续了中国高等教育,为国家输送栋梁之材9257人。抗战胜利后,西北联大除一部分迁回平津复校,分出的院校皆留在西北,为西北构建文、理、工、农、医、师范等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奠定了牢固基础。今天在西北的不少高等院校均与西北联大有直接源流和传承关系。

  抗日战争时期,为解决沦陷区难民、难童、孤儿的避难,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在汉中设立西北儿童教养院和黎坪垦区。教养院设在城西凹口寺,由智澄院长筹设,收养3~14岁男女孤苦无依儿童3000多人,以院训“公、诚、爱”施以教养;在汉中设立黎坪垦区,由黎坪垦区管理局长安汉调查、筹办,先后收容难民3万多人,垦荒6万多亩,修房屋700多处,“计口授田,各安其所”,“使黎坪这个荒芜之区商肆栉比”。黎坪垦区现在为黎坪国家森林公园。

  (十二)古建筑

  中国的古建筑,是灿烂的中华文化艺术中最具独特魅力的部分,是中国古文化、古文明的标志和象征。它凝聚着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是一个民族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诸多条件下的综合产物,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完美结合。因此,古建筑的存在,己远远超过了其建筑本身的价值意义,它将历史学、文学、宗教学、哲学、美学、考古学、民族学,乃至旅游学等不同科学的价值集于一身,是民族文化的综合体。古栈道就是古建筑文化之一。

  游览古建筑,几乎所有的人都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对于有些地方、有些建筑、有些人而言,时钟仿佛永远定在了历史的某一刻。如古汉台的高台基,是我国流行于战国时期到西汉的宫殿建筑模式。汉阙是汉代的一种纪念性建筑,是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具有表征意义的楼观,张骞墓和拜将坛的阙门及其建筑物,开阔而奔放,自然而拙朴,圆润而气势恢宏,这些汉代建筑物与主题的协调,突出了主题的时代。汉台望江楼金碧辉煌,屋面造型融攒尖、庑殿、歇山、披檐等多种类型于一体,可以说是集古建筑屋面造型之大成,其上脊为四角攒尖顶,中檐为庑殿顶,下檐为歇山顶,介于中下檐之间,又有小披檐夹在其中,更丰富了多种空间层次。古汉台,是一处物化了的历史遗迹,亭台楼榭和园林,蔚然大观。

  陵墓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基于“人死而灵魂不死”的观念,对陵墓地下、地上部分皆精心构筑,并与建筑、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融为一体,成为反映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在等级社会里,陵墓的规模也是有等级的,张骞墓、蔡伦墓、诸葛亮墓、马超墓属于王侯墓,利用地形靠山而建,地上部分大都四面筑围墙,陵墓覆斗状,陵前建有甬道、门阙,并有石人、石兽的雕像。由于拜谒的需要,陵墓前边有殿堂。建筑物具有宗教特色、孝道内涵、风水观念、祭祀特征。陵园内松柏苍翠,树木森森,给人肃穆宁静之感,成为今天寻古探幽的游览胜地。

  宗教建筑是一种以信仰为核心的建筑,经过数千年发展和演变,与中国建筑结合形成了固定建制,加上浩如烟海的宗教典籍、绘画、雕塑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良庙、山河观、午子山等道教建筑物称道观,由神殿、膳堂、宿舍、园林四部分组成,神殿建在主轴线上,一串纵向布置,随地势逐步升高。佛教建筑多称寺,寺庙、佛塔、石窟被称为佛教三大建筑,佛教寺庙建筑物的顺序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略阳灵崖寺就建在石窟里。受“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道观和寺庙一般都建在优美的环境或一些高深莫测隐蔽的地方,风景宜人。

  略阳江神庙,带有古氐羌族建筑遗韵,是中国长江流域保留最完整的古羌风格的戏楼。羌人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建筑整体体现了“由外看,见墙不见房,由内看,见房不见墙”的特色。镇巴县城柳林河上的苗寨风雨桥,横空出世,是汉、苗建筑风韵融合的艺术奇葩,宏伟、美丽、壮观。

  (十三)古镇文化

  古镇和古镇民居,作为特定地域历史文化载体,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强县青木川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枕陇襟蜀,是三省咽喉,边贸重镇,因传奇人物魏辅唐和古镇建筑而名声大震。魏辅唐宅院和古镇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悍匪魏辅唐,有刀尖上舔血的江湖生涯,又有统治一方的欲望,也在当地做了些实事好事,他所成就的青木川传奇历史,足以让每个到访者愕然。魏氏宅院由毗邻的老院子和新院子两进天井院组成。老院子为土木结构的明清建筑,大门前一对左雄右雌的高大石狮,已显出当年这座大院主人的身份。新宅院建筑明显有着西洋建筑风格印迹,并设有严密的防卫设施。新老宅院珠联璧合,前有小桥流水、鱼池、亭台,后有山林,宏伟壮观,是青木川标志性建筑物。古镇回龙场是一条青石板古街,依山傍水蜿蜒长800米,因形似一条巨龙而得名。这里是当年魏辅唐精心经营和管理的市场,烟馆、茶楼、青楼、酒店、饭店……应有尽有,商贾云集,商铺林立。老街建筑多是两进或三进四合院,隔一段设有一壁防火墙。整个建筑平台揣橙、油漆、画栋、窗棂花格门,古香古味浓厚。

  洋县华阳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建于秦汉,兴于唐宋,是傥骆道上有名的古驿站、军事要冲和经济政治重镇,明清建筑保存较好,古迹较多。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载:“神农氏……游华阳……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氏焉……”华阳镇至今有神农阁,茅坪有炎帝诞生地黄龙洞,街上有傥骆道牌坊。唐代的华阳县治和真符县治的城墙残垣轮廓依稀可见。唐德宗、唐僖宗避兵乱南逃汉中,在华阳住;在唐遗址上恢复修建的“得意阁”,见证了唐王朝华阳古镇的辉煌。

  华阳古镇坐落在东河、西河二水汇合所夹的台地上,古有“船城”之名。老街是600米长的石板铺道,家家傍河临水,前面商铺,后面临河取水浣衣,一派水乡风韵。宅院深深,穿堂多进。街面房以二层为主,有商店、客栈、当铺、酒楼、茶楼。屋檐下的门簪、穿柱头的雕刻、窗雕、砖雕以及装饰画板,工艺细腻,人物栩栩如生,祥禽瑞兽活灵活现,花木藤草婀娜多姿。门楣题刻儒雅,蕴含哲理。现在古镇最辉煌精致的建筑物是清代的戏楼、镇水塔和修复的得意阁、神农阁以及仿古建筑华阳景区大门、华阳镇门。东河上的平梁廊桥和西河上的拱形廊桥。它们座座金碧辉煌,造型别致,古朴典雅。观景台有白玉栏柱护围的“之”字踏步阶道,150多米高,气势宏伟。走进华阳,总会临风怀想,凭古思今,感受的是历史的沧桑变迁,流转的是青山、林海、碧水和现代气息的宾馆。

  (十四)独特的山水文化

  在中国文化中,将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观概括为“山水”,是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山水文化基本精神是“厚德载物”,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汉中山水风光清秀妩媚,名胜古迹多。北宋郭熙言:“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在观山赏水中开阔胸襟,陶冶情操,润物细无声。书中写的留坝的紫柏山,西乡的午子山,佛坪的大平峪,华阳的龙吟峡,黎坪的剑峡、龙山、石马山,略阳灵崖寺以及汉水、南湖、红寺湖等,它们或是雄奇险峻,秀美阴柔;或有奇峰异洞,天坦石林;或是谷狭幽深,飞瀑流泉;或是波光潋滟,明净清澈,各领风骚。它们是在自然环境、地球的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直接受岩层、地质构造、地质动力等因素影响和控制,蕴含着科学知识。人们在观赏这些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塑的景观时,既能得到美的感受,又能认识一些新鲜事物,学到一些科学知识。

  黎坪森林公园的龙山,地质工作者在红色龙鳞岩地层中发现的古生物化石——中华震旦角石和海百合化石,距今4.4亿年至4.7亿年。与它们一起生成的宝塔组灰岩即龙鳞岩,地质学形象称它为网状泥灰岩。该岩石上的网纹是浅海相海洋生物在沉积呈凝胶状态时,受到上面沉积物的压力脱水而形成的收缩缝,同时,收缩缝又得到了新的泥质物的充填。此后,地壳上升,海水退出,龙鳞岩受到风化,特别是新生代喜马拉雅山的构造运动,使地壳褶皱隆起,更加剧了流水的侵蚀和生物的风化作用,在千万年地球内外力作用下,龙鳞岩受风化,网纹中的泥质填充物质较软,被风化侵蚀成凹槽,于是,雕塑出了今天龙山奇妙的龙鳞岩和崎岖多变、栩栩如生的卧龙神态。令人赏心悦目,引人入胜。

  紫柏山七十二洞藏幽深,八十二坦显奇景,九十二峰耸绝壁;黎坪石马山的石林,灵崖寺的洞天,它们都与石灰岩有关;华阳景区、南湖景区、红寺湖景区都具有花岗岩地貌景观特点。各种风景地貌都有自己的成因和特点,令人叹为观止,心旷神怡。

  自然景观也不仅仅是单纯自然景观,它会引来历代风流雅士、文人才子。所以,自然景观中也就有了人文胜景。本书所写的景区多数景点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

  (十五)森林生态

  绿色的森林是地球上生产和储存氧气的“工厂”和“仓库”,维持空气中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平衡,将有害有毒气体从空气中清除出去,被人们称为“地球的肺”。汉中森林覆盖率58.3%,山区一般在85%以上,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林木古树、草甸兴起的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养生旅游正在迅速发展,如佛坪和长青自然保护区,黎坪和紫柏山森林公园,以及南湖、红寺湖、午子山、定军山等。其原因:一是森林的自然美。以森林植物颜色为基调的五颜六色,春花、夏叶、秋果、冬枝,加上不同物种和层次的天然搭配,树冠的轮廓、树干和枝条的曲线,无不展示出自然美。二是休闲游憩。在森林环境里,人们能进行攀爬、徒步、观光、探秘等多项活动,是度假、旅游、娱乐、休闲的好场所,同时也是绘画、摄影、考古等活动选择的重要对象。满目苍翠的森林,使人能够亲近自然,消除疲劳,振奋精神,陶冶情操,享受人生,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三是保健疗养。科学测定表明:1公顷森林每生产10吨干物质,平均可吸收16吨二氧化碳,释放12吨氧气;1公顷针叶林每年能过滤30—35吨灰尘;1公顷柳杉每年可吸收720公斤二氧化硫等。森林空气中植物杀菌素和负离子含量高、氧浓度高,细菌类含量低,污染物含量低,噪音低等,人们沐浴森林对调解情绪、消除疲劳、疗养保健、增强免疫机能等有诸多妙效,能使人身心愉快和健康长寿。如空气中负氧离子是“空气维生素”,它主要通过人的神经系统及血液循环,使人的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加强,调整大脑皮层功能,起到镇静、催眠及降血压的作用;负氧离子进入人体呼吸道后,能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解除其痉挛;负氧离子进入人体血液,可使红细胞沉降率变慢,凝血时间延长,还能使红细胞和血钙含量增加,白细胞和血糖下降,疲劳肌肉乳酸的含量也随之减少;负氧离子能使人的肾、肝、脑等的氧化过程加强。由于脑组织对负氧离子最为敏感,所以人们进入森林中,就会感觉头脑清醒,呼吸舒畅、爽快。四是庞大基因库。森林为大量植物、动物及其他微生物创造了生存条件和生活的物质基础。陆地植物90%存在于森林,动物绝大多数栖息在森林中,土壤中生存的动物和微生物不计其数,森林是一个庞大的基因库。在汉中的森林里,生长着银杏、红豆杉、水杉、水青树、独叶草等名贵珍稀植物,这里有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等世界珍稀濒危动物,是人类探索、研究、发掘生物资源及自然遗产的重要基地,对发展科学、改善人民生活、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

  国宝大熊猫几十万年前是食肉动物,在生存竞争中,环境变了,改吃竹子,它的伙伴剑齿虎、剑齿象等灭绝了,它却生存了下来。又由于人类生活圈的扩大,大熊猫栖息地也逐渐缩小,现在存在不到1600只,是人类的自然历史遗产,被誉为“活化石”,世界自然基金会以大熊猫为标志,成为物种保育的象征。

  人类最初的足迹是留在森林里的,人类要繁衍下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始终离不开森林的呵护。

  (十六)生态旅游

  人类生存、发展与瑰丽多彩的生物圈的关系密不可分,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与平衡是人类为着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所应尽的职责。生态旅游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拉斯·拉斯哈瑞于1983年提出。当时提出生态旅游给了两个要点,其一,生态旅游物件是自然物件;其二,生态旅游物件不应该受到损害,这是针对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情况下提出的。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针对旅游存在种种环境问题,旅游业从生态要点之二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这就是说,生态旅游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条件情况下进行。

  生态旅游景区具有以下特征:一、具有生态美的自然及文化客体;二、具有资源和环境保护措施;三、具有区位的郊野性;四、具有设施的简易性。

  汉中市的生态旅游是在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和一些自然风景区建立的以森林景观为主体,包括地文景观、水体景观、天象景观等多元的风景资源保护管理和建设开发体系,不但有众多绮丽的自然生态,更有丰富独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做到了在旅游开发中避免大兴土木等有损景观的做法,旅游景区交通以步行为主,旅游接待小巧,尽一切可能降低对旅游景物影响。在生态管理中提出“留下的只是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等口号,并在生态区设置一些讲解大自然奥秘和保护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环境标牌及喜闻乐见的旅游活动。让游客在愉悦中增加环保知识,使生态旅游成为提高人们环境意识的天然课堂。如汉中市洋县朱鹮国家自然保护区对濒危物种7只朱鹮鸟的拯救和保护,使其发展到种群2000多只,其中野生种群突破了900只,得到了国际组织高度赞誉。

  汉中有8个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功能,一是给子孙后代保留一些完整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安全;二是保存物种基因库,保护国家战略资源;三是排除与保护相抵触的开采方式和占有行动;四是提供科学的、教育的、娱乐的游览机会,满足公众休闲需求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在漫长岁月中,人与自然共同进化,在进化中生物相互支持,互惠共生,与环境融为一体发展,才成就了我们今天如此美好的家园。真正的生态旅游应把生态保护作为既定的前提,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把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作为核心内容。生态旅游,是一种求知的高层次旅游。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生态旅游呼唤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生态旅游的灵魂。

  人类社会的现在和将来,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这是一项道德原则。

出处:

汉中文化之旅/来文基,魏素娟编著.-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