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叶家槽故事
责任者: 张世新主编
汉阴秦时为西城县地,汉始置安阳县,晋改安康县,唐制德2年(公元757年)改称汉阴。因当时县城在汉水南岸的社溪而得名。
汉阴县永宁乡瑶岭堡西条沟,清初叫老虎槽,现在叫叶家槽,为啥改名呢?原为一桩忌讳。
清初,陕南月河川道古木参天,人烟稀少。康熙年间,湖南、湖北的百姓乘船从汉水,陆续西迁到陕南,到汉阴川道定居。据汉邑瑶岭宗谱序,邑东瑶岭张氏外家,其先祖楚蒲圻人张大运迁秦至。始为汉阴人。
张大运于康熙年间,由湖北蒲圻台山庄携家眷及农用水牛一头迁来汉阴瑶岭,合家住草棚,食野果,以牛耕地,种植五谷,庄基南侧有一深凹大槽,树木密茂,浓荫覆盖,沟里隐藏着一只猛虎,人称“老虎槽”。这,猛虎常常出没伤人,张大运率领家人围猎,亲自身入虎穴,打死猛虎,他将虎皮晾晒在门外大石头上,没想到水牛以为是只真虎,拼力一头撞去,结果触石而死。全家人十分痛惜,因失去水牛无法再继续耕种,秋后只得返回湖北蒲圻。第二年春,张大运携全家及两头大水牛再次来到瑶岭,觉得老虎槽这个名字不吉利,便改名为“叶家槽。
出处:三秦采风: 陕西景观风俗方言小吃故事集 / 张世新主编.-西安: 陕西省人民政府鲁迅图书馆,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