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天明寺的来历
责任者: 张世新主编
天明寺是城固县的一个重要山镇,物产丰富,经济繁荣。为何叫天明寺,这里有个小小的传说。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大巴山住着一位勤劳善良的老太婆,人们称他娃娃婆。她白天辛勤劳动,夜晚还纺十二两棉花,做七双布鞋和八双袜子、手艺精巧、针线过格、闻名大巴山。
这一天,从外地来了一伙木瓦匠,传说是来修筑寺庙的。为头的是一个须眉皆白的老人,人们称他鲁班师傅。一日,他的徒弟赵巧给他从山场上买来一双鞋,鲁班一看,做的过格极了,立即穿在脚上,刚好。走起路来,耳边有风声,如腾云驾雾一般。鲁班惊讶极了,就要寻访这位做鞋人。最后,在一个山沟的茅草房里见到了这位娃娃婆。天下着雨,鲁班站在门口,看着正在精心织布的老太婆,更为惊疑——难道,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婆一夜间竞能做这么多的活?他正在这么想,那位老太婆已经停住手中的布梭,回过头来问:“鲁班师傅,你不是也能在一夜之间修好几座庙吗?”
鲁班被问楞了:“你怎么知道?”
娃娃婆笑起来了:“人们都这么说哩。”
鲁班说:“你如果真的能在一夜间纺十二两棉花,做七双鞋八双袜,我一夜准能修三座寺庙!”娃娃婆高兴地站了起来:“好,一言为定,今晚就开始吧!”于是鲁班被让进家门,受到了款待。
这一夜,鲁班师傅果真和娃娃婆展开了竞赛。当明月刚刚升起,鲁班和徒弟们已经修起了一座寺庙,取名:“月起寺”。当鸡叫的时侯,第二座庙也修好了,取名“鸡鸣寺”。天快亮的时候,第三座庙也赶修好了,只是庙门没有木料了,怎么办?鲁班看看天色,想想自已的诺言,就急忙让徒弟们用木渣粘刨花粘了两扇大门,刚刚上好,天就亮了。鲁班终于在娃娃婆的精神鼓舞下,一夜修了三座寺庙。最后修起的就取名“天明寺”。
娃娃婆一样,不但实现了诺言,还特意多做了一双鞋。这双鞋她送给了鲁班师傅。 (县政办整理)
出处:三秦采风: 陕西景观风俗方言小吃故事集 / 张世新主编.-西安: 陕西省人民政府鲁迅图书馆,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