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琳琅太子墓
责任者: 张世民主编
这里所说的太子墓,是指乾陵陪葬墓中的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墓。上世纪60年代,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发掘并整理开放了这些墓室,其中唐代壁画多达200余幅,宛如一座地下艺术长廊,反映出恢恢大唐的盛世风貌。
章怀太子李贤是武则天的次子,31岁时因抨击时政赐死。永泰公主李仙蕙是武则天之子中宗李显第六女,17岁时死于难产。懿德太子李重润是永泰公主之兄,19岁时因非难武则天私生活而被处决。中宗复位后,将三人迁葬乾陵,号墓为陵,在墓室中描绘了大量宫廷生活壁画,表现出中宗对其兄及儿女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
当我们步入永泰公主墓道,其东壁就是为公主绘制的由武士组成的盛大仪仗队的场面。而人物丰满,设色明净的“仕女图”则分布墓道两侧。画中公主当年的侍女们面颊丰腴,发髻高耸,肩披彩帛,身着裸臂襦衫彩裙。她们有的手执食盘,有的持烛台,或捧杯,或持壶、扇、如意、拂尘等物,缓步徐行,似为准备晚间小宴。
章怀太子墓的壁画内容更为丰富多彩,共50多组,大都保存完好。其中最有名的是《出行图》、《马球图》、《观鸟扑蝉图》及《迎宾图》等。墓道东为出行图,由40多人马及两只骆驼组成。主人公被10多匹骏马及佩箭的英武骑士护卫,后旁有抱犬肩鹰的侍人簇拥而策马前行。对面西壁为长达12米的《马球图》:20多名手挥球棒的健儿,正纵马争逐一个小球,场面十分生动激烈。《观鸟捕蝉图》描绘了3个妙龄宫女在花园嬉戏时的闲情逸景:一个抬头观望飞鸟,一个全神贯注欲捕一蝉,一个则悠闲地立于树下,动静结合,意境传神。两幅对称的《迎宾图》,各由3名唐朝文臣及3位外使或蕃臣组成。其中使臣所戴帽子、服饰及容貌,与《旧唐书》所载东罗马、日本及东北少数民族服饰相同,真实反映出唐代中外友好交往的历史场景。
最后,让我们再看看懿德太子墓壁画。由于李重润是中宗追封的太子,故壁画主要表现墓主显赫的政治地位和奢华生活。墓道两侧为巨幅的阙楼仪仗图。图中以山峦为背景,雕梁画栋的高大阙楼耸立于城墙内,楼下为排列整齐的盛大仪仗队、车辇及列戟队,人员多达197人,分步、骑、车三支部队。画面上旌旗猎猎,伞扇高举,队伍浩浩荡荡,场面宏伟庄严,系太子准备大朝时的实景。其中列戟数目引起史学家们的高度注意,因为列戟多少是唐时表示爵位及门第高低的标志。永泰公主及章怀太子墓壁画的列戟数为24个,而此墓独增至48个,与帝王相近。所以三墓壁画不但是艺术珍品,也是研究唐史的宝贵资料。
出处:三秦史话-咸阳史略/张世民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