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资料>历代诗词咏陕西>铜川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重九后六日刺史陈公宴尊经阁赠二首①

作者: 张树德

  其一

  环城紫气临高阁②,刺史重开九日觞

  花种锦阳棠荫远④,琴鸣步寿鹤声长⑤。

  青藜自曜石渠色⑥,丹篆犹分宝鉴光⑦。

  际此霜威寻需景⑧,相看樽俎措时康⑨。

  其二

  碧落深秋菊正香⑩,临登拨冗兴殊长

  文翁广励衣冠盛,范老芳规俎豆香⒀。

  人近紫微书五色, 字窥丹简玉千行

  龙门北斗原相望,《湛露》深情未敢忘

  【注释】

  ①重九后六日:即重阳节(九月初九)后的第六天。诗中指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九月十五日。这一天,耀州知州陈仕林在尊经阁宴请下属,并写了《尊经阁赋》。刺史:指知州。陈公:即陈仕林,他是顺天大兴县(今属北京市人)人,在职期间,曾重修文庙及名宦祠、乡贤祠、明伦堂。尊经阁:在县城北部的学署内,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建,久毁。

  ②紫气:祥瑞的光气。

  ③觞(shāng商):酒杯,借指酒宴。

  ④锦阳:锦阳川,在州城西北沮水河畔,是当地著名风景区。从诗中看,陈仕林曾在此种植花木。棠荫:传说周时,召伯到南方巡行,在一棵甘棠树下听讼断案,办了不少好事。后人思念他,不忍砍伐这棵树(见《诗经·召南·甘棠》)。后世以“棠荫”比喻惠民的德政。

  ⑤此句是说,陈仕林到任后十分廉洁。“琴、鹤:北宋赵抃赴成都任转运使时,随身只带一张琴一只鹤(见《宋史·赵传》)。后世以“琴鹤”比喻为政清廉。北宋苏轼《题李时伯书赵景仁琴鹤图》:“清献先生无一钱,故应琴鹤是家传。”步寿:塬名,在城北,诗中借指耀州。

  ⑥青藜:拐杖。藜,一年生草本植物,也叫 灰条菜,灰天苋。它的茎老大后,可以制为杖。人们因而称拐杖为“青藜”。诗中指陈仕林的拐杖。石渠:原指石渠阁,是汉朝皇官中藏书的地方,在未央官北面。诗中借指尊经阁。

  ⑦丹篆:印。古代的印都刻篆文,用红色印泥,故 称“丹篆”。诗中指陈仕林的官印。 宝鉴:山名,在城东。相传年逢丰年,山石就会闪光。

  ⑧际:适逢。 霜威:寒霜肃杀之威。南齐谢眺《高松赋》:“岂凋贞于岁暮,不受令于霜威。”

  ⑨樽(zūn尊)俎(zǔ祖):泛指食器。樽:盛酒的器具。俎:切肉或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措:措置,安排。

  ⑩碧落:天空。

  拨冗(rǒng荣上声):从繁忙的事中抽出时间来。冗:繁忙的事。

  文翁:西汉蜀郡太守。曾在成都设官学,招属县子弟入学。陈仕林到任后,曾重修文庙、学署,诗中因而将他比作文翁。 衣冠:士大夫的穿戴,借指文明礼教。

  范老: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曾任耀州知州。芳规:美好的法度、准则。 俎豆:两种盛祭品的器具。诗中借指祭品。

  紫微:星座名,也是星名,借指高空。

  简:古代用以书写的狭长木条。

  龙门北斗:龙门,山名,有多处,其一在陕西省韩城市与山西省河津县之间。北斗,北斗七星。比喻声望高,众所崇仰的人。诗中比喻陈仕林。

  《湛露》:《诗经·小雅》篇名。是天子宴请诸侯,诸侯为歌颂天子,并表示感恩之意而写的。深情:《湛露》中诸侯对天子的深情,借指自己对陈仕林的深情。

出处:古人咏铜川/张史杰 编著.—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