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资料>历代诗词咏陕西>铜川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李使君招游锦阳川二首①

作者: 康乃心

  一

  十里平川信马行,烟村回首似江城。

  连天柳色浸衣绿,一路桐花照眼明。

  耕野采桑怜往事,登山临水总关情。

  须知太守招寻久③,选胜沧洲听鴂鸣④。

  二

  苍茫入壑望中开⑤,断桥层峪曲径回。

  山邑何年留太古⑥,溪声无日不奔雷。

  桃源远近疑秦世⑦,石壁清晖忆谢才⑧。

  有鸟高歌愁浩酬,夕阳影里下荒台。

  【注释】

  ①李使君:名铨,属汉军正黄旗,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任耀州知州。他常于公余时间在锦阳川游览,在路旁一块巨石上刻了“丈石”两个字。汉时称刺史为使君,汉以后成为对州郡长官的尊称。锦阳川:耀县塔坡西面的沮水川,风景佳丽,称“锦阳川”。药王山藏有《锦阳川图》石刻。

  ②康乃心:字谋,号太乙,又号耻斋,陕西省郃阳(今合阳)县人。乾隆时关中学者,善文工诗,著有《莘野诗集》《毛诗笺》《太乙子》《韩城县志》等。

  ③太守:官名。秦设那守,管理一那政事。西汉改名为太守。宋以后改郡为府或州,那守已非正式官名,但习惯称知州、知府为太守。

  ④沧州:滨水的地方。鴂:指鹈鴂,鸟名,即杜鹃,鸣声凄厉。战国屈原诗《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⑤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⑥太古:远古。

  ⑦桃源:即桃花源,是东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一个理想境界。文中说,武陵有个渔夫逆流寻找水源时,在桃花最茂密处,遇到一孔山洞。进人洞内,发现一个与世隔绝的社会。其中的居民,都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他们的祖先,是秦末避乱来到此中的。 秦世:据《桃花源记》,桃花源里的居民穿戴着秦代的衣冠,维持着秦代的风俗习惯。

  ⑧石壁清晖:指谢灵运的诗《石壁精舍还湖中》。其中写道:“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谢:指南朝宋时著名诗人谢灵运。他对山水景物观察细致,扑捉人微,加之有琢句锤炼之功,能在精美、富丽之中,艺术地再现自然之美。是我国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出处:古人咏铜川/张史杰 编著.—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