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地方人物>院士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周惠久

院士类别: 科学院院士


          矢志不渝 报效祖国
        一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惠久
                                    ●文 华
    在美丽的西安交通大学校园中,矗立着一座2米多高的铜像,铜像上的老人用他那充满 智慧的眼睛默默注视着后来的莘莘学子,透过老人的眼睛,仿佛又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10余 年前———
    1988年9月,第六届国际热处理大会在美国芝加哥召开。开幕式上,一位来自大洋彼岸 的中国人以流畅的英语,向世界各国的同行专家宣读大会特邀的两篇主旨专题报告之——— 《低碳马氏体及其工业应用》。这篇论文被誉为具有“长远的文献价值”,在经久不衰的掌 声中,又一个中国人的名字载人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史册,一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 安交通大学一级教授、著名的材料科学家周惠久。
    周惠久祖籍浙江绍兴,l909年3月1日出生在沈阳一个贫民家庭。两岁便失去了父亲,靠 母亲给人家做针线活含辛茹苦地抚养子女。从小就体验着生活艰辛的周惠久刻苦学习,自强 不息。1927年高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唐山交通大学。
    曾在外祖父的铁匠铺旁有过做工程师梦想的他,终于在这所大学里发现了通往理想之路 。在唐山交通大学的4年。他如鱼得水,博览群书,接受了严格的科学和工程技术训练。为 了减轻家庭负担,他勤工俭学,在图书馆值班,到建筑工地帮助监工,这段经历锤炼了周惠 久的意志,同时也扩大了他的视野。
    1931年,周惠久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回到了沈阳东北大学任教。他万万没想到,任 教10多天后,九一八事变使东北三省沦陷于日本侵略者之手,满怀爱国热情与抱负的周惠久 悲愤之余更有切肤之感:工业落后、科学落后便要挨打受辱。不愿做亡国奴的他毅然南下, 应聘到清华大学任助教。
    在清华,周惠久认真辅导讲课,潜心科学研究,通过讲授材料试验、辅导结构力学,并 在蔡方阴教授的启发下,萌生了以力学为基础从事材料研究的设想。为了吸取国外在材料科 学领域的最新成果,1935年8月,他考取了留美公费生,进人伊利诺大学力学系攻读学位。
    由于国家落后,中国人在海外备受歧视。这深深刺痛了周惠久的心,他要为中国人争气 。在伊利诺大学,由于他刻苦学习,功课优秀,勤于动手,锐意进取,很快就获得了导师摩 尔的赏识。他仅用了9个半月时间,便以全A的成绩和优秀的毕业论文——《钢轨的疲劳》, 获得了伊利诺大学工程力学硕士学位,并被吸收为著名的“荣誉协会”会员。
    看到周惠久的发展潜力,摩尔教授希望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可为了再拓宽自己的知识 面,他婉言谢绝了摩尔教授的好意,离开伊利诺大学转到了密歇根大学。在用两年时间补修 完化学、化工及冶金等课程,在完成“晶界的X线观察”研究后,他获得了密歇根大学的冶 金工程硕士学位。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周惠久每天都和同学们围在收音机旁,关注着大洋彼 岸的消息。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他毅然放弃了还有一年的公费留学,放弃了专业对口 的工作,于1938年回到祖国,到陆军机械化工程学院战车工程研究所工作。周惠久决心利用 在异邦所学。为抗战出一份力。
    简陋的设备。被日军切断的交通都没能阻挡一心救国的周惠久。来所第二年他便当了所 长,除了研究工作,他还指导大学毕业生搞科研,他说:“我不是军人,不能在战场上面对 面杀日本鬼子。但我可以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来支援抗战。”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他的一 片爱国热忱。
    抗战胜利内战又起,中国人民依然水深火热,已是四个孩子父亲的周惠久肩负着沉重的 家庭负担。但当一位朋友邀他创建无锡开源机器厂,振兴民族工业时,他一口应允,全身心 投人。尽管在厂任总工程师期间他提高了技术水平,看到了我国机械行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但在战火连天、饿浮遍地的旧中国,他的“科学救国”愿望,依然没有实现的条件。
    新中国的诞生给周惠久带来了希望。1952年,他回到交通大学继续执教,重新活跃于大 学讲坛,全身心投人为新中国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事业。短短几年,他便先后主持筹建了 我国第一个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和第一个铸造专业,并相应开出了一系列新课程。
    50年代我国仿苏机械制品粗大笨重、寿命不长的现象引起了周惠久的重视。他以敏锐的 洞察力和细致的研究推翻了前人片面强调材料冲击韧度而忽视强度潜力的选材理论规范。这 一研究无论在原苏联还是在英美,都是史无前例的;当他在无设备无资金的简陋研究条件下 ,证实了他的“不同强韧配合材料多次冲击抗A-N曲线必然存在的交点,交点上下标志着多 冲抗力的转移”的重大发现后,全世界都为之震动!1965年,高教部举办高校科研成果展览 会,“多冲抗力理论”被誉为全
  国重大科研成果的“五朵金花”之一。
    最让世人瞩目并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深远影响的,还是周惠久对低碳马氏体 的研究。虽然早在30年代低碳马氏体就被国外学者发现,但周惠久并不因循守旧。他带领课 题组成员,经过20多个春秋寒暑,契而不舍,不断进取,终于在1983年攻克了“低碳马氏体 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这一难题,并获得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从此,低马钢同周惠 久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为了检验和推广“低碳马氏体”应用技术,周惠久与课题组人员踏遍了我国各大油田、 煤矿和汽车制造厂。在与宝鸡石油机械厂共同研制低碳马氏体钢的轻型吊环协作中,他精心 指导,最后使吊环重量比过去减轻了2/3。这种被命名为“宝花牌”’的轻型吊环,以优异 的质量得到了AP(美国石油学刽的承认,并获1984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七十余载致力科教事业,耄耄之年再奏人生乐章。’”这是周老在90寿辰时他的弟子 送给他的一副对联。厚积薄发地积累,坚韧不拔地耕耘,锐意拓新地进取,一片丹心地报国 ,依然“老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周老,值得我们青年人学习借鉴的东西真是太多了。
    注:就在本书进人编校阶段,即将出版时,传来了周惠久院士逝世的噩耗。周院士矢志 不渝报效祖国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千万学子勇攀科学高峰,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