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地方人物>院士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山仑

院士类别: 工程院院士


            为有甘露酒高原
          ——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仑
                                  ●梁 峻
    中国古代传说把引起旱灾的怪物叫“旱魃”,山仑就是一位持科学武器挑战“旱魃”的 勇士。他的成功被镌刻在各种各样的成果奖项和荣誉证书中,显示出科学的威力和人类智慧 的骄傲。而在这所有的荣誉中,山仑最为珍重的却是宁夏某县县委、县政府赠送给他的一块 写有“殚精竭智,造福人民”的普通牌匾。他说,这是黄土高原人民对他的奖励。作为把整 个青春都奉献给黄土高原并与之结下一世情缘的农业科学家,山仑把高原人民的奖励看得比 其他各种荣誉都要重要。
    从美丽富饶的胶东半岛来到陕西是1954年,那时,他带着中国第一代大学生的骄傲和青 年学子的一腔热血。在后来一场看似偶然的“劳动锻炼”中,这一腔热血又凝聚成一种深沉 的责任感,系住了他对黄土高原的深深情愫。
    那是1965年,留学回国两年的他正苦于不能很快地找到自己所学专业与报效祖国的结合 点,却又逢研究所调整专业方向,强调“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这位在苏联科学院攻读了三 年植物生理学并获副博士学位的有志青年被动员改行。一种强烈的失落感使山仑对自己的科 研前途深感迷们与担忧。那年春天,就是带着这种被动情绪,他和另外几位同事被派往山西 省孟门公社五里后大队蹲点。五里后位于黄河峡谷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偏僻小山村,交通极 为不便,因此,除了开会等必须外出以外,山仑他们几乎是全身心地投人到所在村子的工作 中。除劳动锻炼外,他们还抓生产,搞科研,生活虽苦,但也充实。仿佛是老天爷的有意考 验,那年竟逢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大旱之年的田间景象出乎意料地使山仑大开了眼界—— 他目睹了作物正常生长到枯萎的整个发展过程,看到了各种各类作物在干旱下所展示出的千 姿百态,尤其是七八月间旱象加剧,各种作物植株中午发生姜蔫,傍晚表现各异,清晨不同 程度恢复正常的情景引起他极大兴趣。那时,他每天废寝忘食地奔波于田间地头,如饥似渴 地吸吮着大自然赐予的丰富知识,这一切,比书本上描绘得更细致、更神奇、更美妙。山仑 甚至发出了相见恨晚的感叹:“这是一个多么理想的天然实验室啊!”就这样,通过对实际 旱象的观察、记录和思考,山仑在这个天然实验室里利用有限的试验手段展开了一系列试验 研究,得出了“与其他秋作物相比,高粱叶片具有在低水分含量下维持较高膨压能力”等科 学结论,初步阐明了高粱、玉米等作物的耐旱机理和抗旱性能,为以后系统进行不同作物抗 旱生理生态的比较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细致的他还观察到生长正常的玉米地土壤水分含量 反比萎蔫严重玉米地低得多的现象,为日后提出的“干旱低产条件下提高粮食产量关键在水 。出路在肥”等著名论点及有限水高效利用等基础研究提供了原始的思想来源和可靠的实践 依据。
    他在得到科学启发的同时,还利用植物水分和抗旱生理的专业特长和同事一起带领村民 与“旱魃”进行了顽强搏斗。那年,五里后的粮食总产只略低于正常年份,达到了大旱之年 粮食自给。同时,他们还建成一批高质量的基本农田,并通过少量补水方法使全村冬小麦得 以按时播种。这一切在当地引起了不小震动,受到山西省各级领导的重视与好评。对山仑来 说,这场“劳动锻炼”成了他科学生涯中不容忽视的一个“关键期”和“转折点”,他不仅 憧憬到了植物生理学科的光明前景并为学科创新奠定了研究基础,而且明白了生产实践对于 科学认识和科学发展的重要性。这可贵的双重收获,一坚定了他扎根黄土高原的信念,从此 ,在大自然这一天然试验室中,他将植物生理的基础学科与旱地农业的应用学科结合起来, 走出了一条既有实际意义又有学术价值的农业科研之路。
    作为最早倡导加快我国早地农业科技的专家之一,40余年来,山仑从未停止过黄土地上 探索的步伐。而其中有叨多个年头他都是在穷山僻壤的农村和广大农民甘苦与共。黄土高原 的穷没有吓退过山仑,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黄土子孙面对上苍的无奈却深深地刺痛了他 的心。不少地方的农民甚至年年聚集在寺庙前举行隆重的求雨仪式,用供品、用跪拜、用眼 泪企求天赐一点点甘露,而上天回报给他们的依然是干涸大地上的贫穷与辛酸。尤其是被列 人联合国扶贫计划的宁夏西(吉)、海(原)、固(原)地区,甚至有过一家几口只有一床 被子、一条裤子的辛酸历史。誓用科学武器征服肆虐“旱魃”的山仑偏偏选择了最难打的一 仗,他说:“一辈子哪怕只干好这一件事,也不辜负党和人民对自己的长期培养和期望。” 就这样,80年代初,作为基地负责人,他便带着一支具有综合技术素质的科研队伍,踏上了 西海固那崎岖的山路,一干就是十几个春秋。
    这时的山仑已是学术造诣颇深的旱地农业生理生态学专家,可依然保持着年轻时那股爱 观察、勤思考、勇探索的劲儿。当他发现西海固地区严重的干旱几乎每年都给春播保苗造成 困难的现实时,又产生出一条创新思路——我们主宰不了老天爷,传统的耕作栽培方法也难 以改变,但我们应该有办法研制出一种抗旱剂,通过它把顽强的生命力赋予种子。于是,作 物逆境成苗研究与抗旱剂的研制工作在实验室与田间地头展开了。
    从1982年开始,他用14种化学药剂分别对禾类作物种子进行了处理试验,先是筛选出6 种在干旱条件下能促进种子萌发、幼苗迅速出土的有效药剂,再经过多种配方,反复在田间 验证,最终确定了用氯化钙与赤霉素混合拌种效果最优。就这样,一种种子抗旱剂——钙赤 合剂一一一诞生了。后又经过几年不同气候环境的考验,完全证实了其抗逆及增产的稳定性 后,山仑才于1991年将其正式作为一种抗旱节水技术推出。如今,这种成本低、操作简便的 抗旱剂已在宁南等地区示范推广20余万亩,增产率达8%-15%,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研究中的一项创新成果。
    一项科研成果要想获得社会的认可并转化成生产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农业科 研虽更多体现的是人的能动性,但不可改变的作物生长规律决定了农业研究周期长、见效慢 的特点。与土地和作物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山仑更深地懂得这一点,他说:“我既然选择了这 个专业,就已做好了甘于寂寞和乐于奉献的心理准备。”为保证科研试验的连续与科研数据 的准确,每年的3月至*月间,山仑都要坚持去试验站蹲点。长期的劳累和不规律的生活, 使山仑身患多种疾病。1987年春,刚做了胆囊切除手术尚未完全恢复的他依然如故地登上了 奔赴固原基地的越野车,投人到日复一日的试验与研究中。同志们都劝道:“你恢复得不理 想,要多注意休息。”可他却置个人身体于不顾,坚持工作了好几个月,在亲自试验和调查 中掌握旱情与作物生长关系的第一手资料。直到后来几次差点晕倒在试验田,被诊断为“美 尼而氏”综合症他才不得已躺在了病床上。这期间,他仍惦记着干旱剂推广试验,惦记着有 限水高效利用研究,惦记着旱年农民的作物长势,于是,症状稍轻,他再次带病奔赴固原, 用10余天的时间集中完成了几个试验总结,写出了《旱年的启示》调查报告,提供给领导机 关参考决策。他对劝他回去养病的人说:“今年是少有的大旱年,就防旱抗旱问题提出建议 是我的工作职责,也是生产需要。如让我躺在家中休息,思想上也是不安稳的。”就这样, 他在挑战“旱魃”的同时,也顽强地战胜着自己身体上的疾病。他用青春和生命做赌注,换 得了一项项旱地农业科研的成就,把脱贫致富的甘露洒向了高原人民。
    对山仑开拓的植物抗旱生理研究与早地农业增产结合之路,有人评价是“独树一帜”, 也有人认为是“四不像”。而山仑认为,他找到了一个真正适合于自己的“位置”。他看重 的永远是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由此,他得到了地方领导和群众的赞扬和拥戴,被宁夏回族自 治区任命为固原县委副书记,被陕西省政府评为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也把科学殿堂里最摧 璨的“院士”桂冠戴在了他的头上。
    如今,年逾花甲的山院士仍主持着国家攀登、攻关等多项课题,继续开辟着旱地农业的 新领域。他依然以挺拔的身姿,快捷的步伐,不息地跋涉在黄土高原的广袤大地上,如他那 巍峨的姓和雄壮的名,抒写着一个特殊高原人的特殊情怀。 

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