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地方人物>院士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李济生

院士类别: 科学院院士


            此心日夜系苍穹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济生
                            ●苟元虎 李琼燕
    从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开始,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技术部总工程 师李济生就参加了我国历次卫星发射测控任务,为我国的卫星飞向太空、返回地面、同步定 点、一网多星和走向世界的辉煌历程,倾注了全部心血。
    1999年新春,笔者慕名走进了这位肩佩少将军衔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办公室,一个上午 的攀谈,便被李济生绘声绘色的叙述带人了测控卫星环行天宇的心脏——总体控制软件系统 ——设计和完善的神秘境地……
                  勇挑重担 创造一流
    1969年7月,从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的李济生,经过基层锻炼后被挑选到刚刚成立的卫 星测控部,成为我国卫星测控事业的一名新兵。而此时,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在即。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次发射,所有工作都是崭新和陌生的。卫星轨道计算是确定 轨道运行轨迹的重要手段,是卫星测控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任务。经过组织再三考核 ,反复挑选,年仅24岁的李济生和他的战友们担当起了卫星轨道计算的重任。
    没有实践经验,他们从原始公式的推导着手,边学习、边工作、边积累、边总结。清晨 ,睁开眼的第一件事是演算;深夜,躺在床上之前的最后一件事仍然是计算。几个月里,他 们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终于较好地掌握了轨道计算方案和软件。imp年4月24日,当第一颗 人造卫星在太空中奏响嘹亮的“东方红”乐曲时,已瘦了十多斤的李济生,脸上也绽开了久 违的笑容。
    第一次从事卫星轨道计算的成功,使李济生深切感受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从 事轨道计算工作的更大热情。他根据卫星进站点的预报数据同此刻的实测数据差别的推算方 法,首次推算出了一个轨道精度误差为1000米的结果。从此,我国近地卫星轨道精度误差有 了初步的数量概念。
    总联是卫星总体控制软件系统,以前每发射一颗卫星,都要编制一套总联程序,既费人 力又耽误时间,很不适应航天测控事业的需要和发展。李济生在深人总结我国卫星测控任务 的经验后,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崭新的通用化、标准化、模块化的总联程序设计思想,并开 发了相应的软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1975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三颗近地卫星。正当大家 为“三星高照”欢庆时,却发现环行天宇的卫星的近地点高度在逐日升高。面对这个无法解 释的反常现象,李济生又担当起了这一研究课题。经过许多次的假设一实践一证实,再假设 一再实践一再证实,李济生终于找到了卫星轨道出现这一反常现象的原因,并建立了三轴稳 定卫星姿控动力对其轨道的摄动力模型。卫星近地点升高的难题解开了,轨道计算误差也从 原来的1000~2000米缩小到 500米以内。这不仅填补了我国该项动力模型的空白,也为我国 返回式卫星准确回收成功提供了可靠保证。
    干,就要干出成果;干,就要干出一流水平。这是李济生的工作信条。搞科研,李济生 并无异于常人的天资,对他来说,一分时间,一分成果,几乎所有的节假日都用来工作。从 1987年开始,整整5年时间,李济生和他的同事们埋头于纷繁的程序与公式里,计算着抽象 的数据,不知熬了多少夜晚,不知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1993年,他们首次应用研究成果对 通信卫星的实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平均误差又比原来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使不同类型的卫 星轨道定轨精度分别提高到了2-10倍。这一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这一领域的空白。
                  报效祖国 终生不悔
    李济生4岁丧母,12岁失去父亲,靠党和政府的助学金完成了学业。在他内心深处,党 和国家利益始终高于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他常说:“是党养育了我,给了我一切,任何 时候,任何情况下,我都要报效祖国,终生不悔。”
    1982年,正当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处于紧张的任务准备时,李济生收到 了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邀请信,邀请他作为访问学者去得克萨斯大学空间研究中心进修。当 时,李济生正负责“东方红二号”卫星总联和测控计划两部分软件的设计开发工作,他毅然 放弃出国进修机会、全心投人“东方红二号”卫星任务的准备中。1984年5月,李济生再次 接到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邀请。在美国两年期间,李济生是寸阴必珍,寸阴必争,没有星期 天,没有节假日,整天泡在资料室里,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计算着,很快赢得了身为美国空 间研究室主任的导师泰卜勒教授的喜爱,在李济生即将结束学习前夕,泰卜勒教授多次诚恳 地挽留他,而他却毅然放弃导师给予的优厚待遇,于1986年学习期满按时回国。
    回国后,李济生把在美国学到的先进知识应用到了测控实际中。经过几年的努力,完成 了“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精密轨道确定在卫星测控任务中的应用”课题研究,使我国卫星定轨 精度提高了5-10倍,我国精密定轨技术从此跻身国际先进水平行列。
                  淡泊名利 甘当人梯
    作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中国航天基金奖”获得者,李济生对国家的贡献 是众口皆碑的。可是对名利、对待遇,他却从不苛求。技术部党委根据有关文件规定,想给 他配备秘书,好在频繁的外出中有人照顾,他却说:“我年纪不大,路能走,包能提,要秘 书干啥。”想给他调换一间大一点的办公室,他硬是不同意,至今仍在那间几平方米的小房 间办公。他有专车,上下班却和大家一样坐班车。他说这是接触实际,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难 得时机。出差开会,他总是能省一点就省一点,有时给他安排单人房间,他却坚持住双人间 。熟悉李济生的人都说,他不仅在科学研究上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做人上也堪称楷模。
    1997年发射一颗气象卫星时,李济生兼任飞控组组长。1999年,这颗卫星的测控实施方 案获部委级科学进步成果一等奖,该项成果从方案设计、实施及最后的审批,李济生都付出 了大量的心血,然而在申报成果时,他却把自己的名字画掉了。
    胸襟坦荡的李济生明白,我国航天测控事业要发展,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是几个人 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需要一大批掌握一流尖端技术的科技人才。为此 ,他在干好自己科研工作的同时,始终注重对年轻科技人员的传帮带。
    从南京大学毕业分配到测控中心的王家松,事业心强、肯吃苦、钻劲大。在一次闲聊中 ,李济生发现小王对老一辈编制的程序只是“学”,不敢“超”,便立即指出,任何一个程 序都有不足之处,既要发现它的长处,也要找出它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程序才 能更科学。李济生的点拨,使王家松茅塞顿开,他大胆地向经过任务考验的有关程序挑战, 把视角伸向前所未及的细节和环节。站在老一辈测控人的肩膀上研究问题,现在王家松已成 为测控中心的年轻技术骨干。毕业于计算机专业的张屯社,对轨道理论学得不多,工作起来 很吃力。李济生主动与南京大学联系,送他去进修,并亲自为他选定学习科目,使他不仅能 够胜任软件室的工作,而且在轨道计算方面也是行家里手。
    事业重如山,名利淡如水。在李济生无私奉献精神的感召下,一大批热爱航天事业、埋 头苦钻事业的年轻科技人员正在迅速成长起来,相继成为我国测控队伍中能够担当重任的栋 梁之才。

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