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陕西非遗保护动态

“非遗”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陕西已先行一步

华商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2007年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而2008年,“非遗”保护又会有什么新举措呢?根据文化部公布的2008年“非遗”保护工作重点,今年计划里包括了建立“非遗”文化生态保护区、对代表性传承人给予补助、将“非遗”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及申办“文化遗产之都”等内容。而这其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举措,其实在陕西早已开始实施。

  根据文化部“非遗”保护工作计划,今年的“非遗”工作除了编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省分布地图集》,建立传承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并完善保管制度,加快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争取在2010年前建立10个文化生态保护区外,还有一项举措为文化部将与教育部等部门协商,计划将非遗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非遗纳入中小学课程,组织非遗进大学等,使青少年近距离感受和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记者获悉,其实“非遗”进校园的举措在陕西早有实践。在陕西的安塞县,“农民画进美术课堂”、“剪纸进手工课堂”、“腰鼓进体育课堂”的活动早已红红火火的开展,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囊括在内。

  “非遗”进大学的活动,主要是指大学开设非遗产项目的专业,而陕西也已有行动。陕西一些高等学府甚至已经有了非遗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课程。陕西省文化厅负责非遗保护工作的撒小虎告诉记者,其实在西安一些大学,比如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北大学都有相关课程。他还表示:“在大学里开设选修课、做讲座、设置相关专业、培养非遗保护人才、增强研究实力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以后按照需要会建立专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博物馆等单位,非常需要这样的人才。”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