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民俗 > 蒋村正月民俗活动

蒋村正月民俗活动的历史渊源

户县蒋村镇蒋村村民委员会

    蒋村正月民俗活动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春节欢庆活动,它和远古时的岁末傩祭,夏商周时的岁首卜丰歉、祝“改岁”、祈丰年等古老活动都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就这一民俗活动的各种形式来看,其不同形式带有不同的时代印记。蛮鼓是明显的古代战鼓形式(产生时期待考),春官有始自周代的迎春习俗的形式烙印;歪官就其戏剧特点来看有唐代参军戏的结构和表现特点;社火是始于先秦盛于唐宋的古老形式;而板对则明显是明代以来的形式。可以说蒋村的蛮鼓、板对、歪官、民俗活动,是在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蕴育下,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形成的。

    根据有关文献对张起凤的记载和村民的传说,可以确定蒋村蛮鼓是清代康熙初年由当时的清军征南名将蒋村人张起凤带回家乡的。而蛮鼓和歪官表演的军事文化特征,也印证了张起凤对这种表演形式的产生起了决定性作用。而春官祭祀活动和社火表演是关中地区流传的非常古老的民间活动,蒋村的这一活动主要在村东永宁寺正月二十二、三庙会期间举行;据村民传说,永宁寺建于唐代,虽未考证,永宁寺无疑在张启凤之前已存在了。所以说,蒋村的春官、社火、什样景锣鼓表演活动在张启凤前就已长期流传了。张启凤带回的蛮鼓更加丰富了这一活动的形式,同时也给它带来了显明的军事文化特征。由此可以证明,蒋村正月民俗活动,其完整稳定的程序和形式是在清朝康熙初年形成的。自此以后经历了康熙初年至清中叶的频繁活动期,清中叶至民国初年的完善稳定期,民国至抗战胜利的暂停期,抗战胜利至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停滞期、1985年至1993年的复苏活跃期和1993年后的再次停滞期和2005年的抢救期。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