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民俗 > 长武道场音乐

长武道场音乐的保护计划

长武县文体事业局

    一、主要保护内容
    1、有效开展“长武道场”文化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完成资料集成、人员培训等具体任务。
    2、以“长武道场”文化保护工作为起点和示范,建立长武优秀民间文化保护名录和分级分批保护制度。
    3、以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推动县域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推动县域各种民间文艺的保护与发展。

    二、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2004年6月,曾作为“陕西省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向省市提出申请报告,并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1、成立了“长武县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2、完善文东来、王子玺等个别艺人的档案。
    3、征集了部分唱词曲谱脚本。
    4、对文字、音像资料进行了简单的整理保存。
    由于人力、财力、技术等的制约,效果不甚明显。

    三、十年保护目标 
    通过实施“长武道场”文化保护工作,到2016年,使其得到有效保护,拥有一支传承人队伍,掌握全部道场音乐的表演技能,并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长武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在全县形成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自觉意识,实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网络化。

    四、五年保护工作计划 
    2006年10月——2007年3月制定计划,建章立制;搞好总体规划。
    2007年4月——2009年3月遍访艺人,落实研究人员和保护管理人员,征集散落在民间的词曲、器物等原始资料,甄别真伪制定标准规范。充实资料,制作范本。
    2009年4月——2011年3月确定人选,培训艺人,组建班社参与民间道场活动,在实践检验中不断修定完善创新训两个班社人员。
    2011年4月——2011年9月搞好总结,请专家评审定型,作好图文音像综合性的建档备份工作,制定新一轮保护计划。

    五、五年主要保障措施 
    1、严格遵守“保护工程”原则方针,坚持搞好四个“结合” ,确保“长武道场”文化获得保护。
    2、成立由主管文化的副县长为组长的“长武道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
    3、请求地方性政策和法规的援助,制定《长武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办法》,设立“长武道场”文化保护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严格管理。
    4、重视保护工作的骨干队伍建设,给予适当荣誉和物质的倾斜补偿。
    5、拟报批长武方庄村为省级民间艺术之乡。
    理论依据:
    1)“三个代表”思想对先进文化的论述,十六大报告“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精神。
    2)陕西省文化厅《关于申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通知》
    3)《陕西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4)《陕西省民间艺术之乡命名管理办法》
    5)《陕西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6)《陕西省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

    六、建立机制 
    1、领导机构:已成立长武县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革新   (县长助理)、副组长解仁强(文体事业局局长),成员尚玉芳(文体事业局副局长)、师东信(文化馆馆长)、马小纯(文化馆副馆长)。
    2、谘询机构:拟成立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做专业咨询、理论指导和科学论证。
    3、计划实施者:长武县文化馆。

    七、经费预算及依据说明
    培训费7万元
    资料费4万元
    实物征集费6万元
    调研差旅费2万元
    专家咨询费5万元
    设备购置及使用费8万元
    印刷出版补助费8万元
    管理费2万元
    其他8万元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