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民间音乐 > 佳县白云山道教音乐

白云山道教音乐的传承谱系

佳县人民政府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北京白云观道士王真寿等持陕西布政使司贴来白云山作住持,将道教音乐带到了白云山。自此,白云山道教音乐靠师徒关系,口传心授,代代传承,迄今已一十八代,凡三百九十八年。历代道士不一定都会吹奏笙管乐曲,可但凡道士必会念经、唱经韵曲调。据此,历代道士都是道教音乐的传承者,故按辈系均列                                                                                     入传承谱系。传承有功的道士及著名笙管吹奏家另作文字介绍。现今道教音乐演唱、演奏者则立表登记于后。

    白云山道教属全真道龙门派,该派规定一百个字为本教派辈系用字:
    道德通玄静  真常守太清
    一阳来復本  合教永圆明
    至理宗诚信  崇高嗣法兴
    世景荣惟懋  希微衍自宁
    未修正仁义  超升云会登
    大妙中黄贵  圣体全用功
    虚空乾坤秀  金木性相逢
    山海龙虎交  莲开现宝新
    行满丹书诏  月盈祥光生
    万古续仙号  三界都是亲
    (白云山道教音乐第一代真字辈传承者即龙门派第六代)。

    白云山道教音乐历代传承道士名录
    第六代传人:王真寿、张真义、景真云、刘真玄、马真供、景真柱、李真合。
    第七代传人:赵常清、高常霈、刘常霑、马常隆、牛常威、闫常震。
    第八代传人:、李守凤,贺守鸣、李守鹄、高守鸥。
    第九代传人:苗太稔、马太白、姚太醇 、苗太穗、刘太兴、李太崧、李太文、李太顺、张太成、韩太锦、刘太生、曹太印、李太峻、曹太舜、张太康、雷太武。
    第十代传人:李清玉、李清簇、李清睿(ruì)、张清颖、苗清旺、牛清福、赵清保、张清吉、刘清秀、王清利、刘清印、秦清润、王清有、孙清和、雷清喜、卞清元、马清徹 、刘清平、陈清风、马清佑、薛清元、张清亨、武清祥。
    第十一代传人:李一宁、乔一玺、贺一农、王一清、刘一伸、王一奎、刘一统、暴一贵、张一信、杜一光、陈一贤、曹一童、杜一冠、屈一功、刘一阁、郭一恒、马一浪、高一玉、乔一堂、姚一綵、刘一悦、申一琎(jìn)、高一亮、魏一节、魏一令、曹一荣、刘一仁、王一琴、冯一庆、马一譲、薛一閤(hé)。
    第十二代传人:潘阳枢、孙阳正、王阳明、赵阳忠、苗阳春、刘阳靖、牛阳浦、屈阳琳、马阳智、李阳宪、吕阳永、崔阳相、梁阳植、陈阳运、刘阳   (jing)。
    第十三代传人:贺来锦、苗来馦(lián)、李来佺(quán),梁来馪(pín),刘来馥、张来   、高来聪、高来照、张来鹤、董来建、刘来祥、张来存、牛来鉴  、魏来灏(hào)、刘来宗。
    第十四代传人:张復禄、张復礼、韩復林、郝復修、闫復成、蒋復海、王復柱、王復显、高復仲、高復继、马復如、马復玉。
    第十五代传人:王本光、高本珏(jué)、李本旺、乔本沐、曹本科、高本国、王本岗、乔本善、高本长、高本乐、高本安、乔本法、乔本济。
    第十六代传人:韩合时、曹合阜、牛合有、张合凝、秦合官、刘合存。
    第十七代传人:李教成、崔教林、马教詅(líng)、赵教盛、任教芝、高教贞、师教奎、马教让、马教兴、崔教寿、高教能、李教德。
    第十八代传人:李永协、马永智、刘永顺、高永安、白永厚、刘永喜、张永达、乔永通、崔永吉、雷永丰、张永祯、张永远、苗永遵、曹永遇。
    第十九代传人:申圆亨、屈圆恩、张圆珩(héng)、冯圆广、张圆桐、马圆圻(qí)、任圆康、李圆兴、魏圆森、张圆静、刘圆亮、郭圆申、陈圆英、王圆品、高圆成、郭园同、屈园林、李园初、刘圆清、李圆鸿、张圆见、崔圆泉。
    第二十代传人:康明德、曹明珠、曹明理、曹明星、曹明瑞、曹明堂、曹明前、马明玉、张明魁、张明成、张明池、张明孝、曹明节、张明贵、张明喜、屈明忠、潘明先、李明月、吕明金、李明善、曹明诚、吕明义、韩明法、刘明飞、车明星。
    第二十一代传人:郭至高、郭至善、高至田、乔至博、康至恭、李至立、高至祥、魏至江、马至发、李至成、曹至让、张至祺、孟至谦、雷至如、马至清、马至超、马至启、王至崇、王至祥、张至生、曹至忠、任至霄、康至玉、马至前、高至峰、曹至富、张至鹏。
    第二十二代传人:高理亮、高理贵、张理孝、郭理孔、康理军。
    第二十三代:高宗如。

    历代著名传承道士简介
    张真义:全真道龙门派第六代北京白云观道士,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与王真寿等人持陕西布政使司贴,来白云山主持道教事务,将道教音乐始传至白云山,是白云山道教音乐的第一代传人之一。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神宗朱翊钧给白云山白云观住持及道众颁发圣旨一道,赐《道藏》4726卷(七部御制《道藏》中之一部),张真义代表白云山白云观去北京领回经书,并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参与建成藏经阁予以珍藏。
    李守鹄:明清著名道士,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赴山西石楼募化得松苗三百余株,植于白云山。清顺治六年(1649年)兵变中,御赐《道藏》遗落数十册,康熙丙午年(1666年),李守鹄偕同几名县学生员赴山西汾西顶石盘山抄经月余,补齐所缺,为保存经韵曲调演唱的经卷文本做出了贡献,后请奉直大夫、内翰林秘书院侍读、纂修明史副总载汾阳朱之俊撰写碑文,勒石以记。
    苗太稔:清康熙年间(17——18世纪)道士,精道术、好云游,在云游大江南北名山道观期间,学习正一道《三阳施食》等经韵曲调、充实丰富了白云山道教音乐。
    张復礼:清代道光年间(19世纪)道士,勤奋好学,擅长书法,曾抄录《迎銮接驾科书》、《三阳施食》、《诸品赞》等经忏三十多套,为白云山道教音乐文字资料的保存做出了贡献。
    高永安:清咸丰、光绪年间(19—20世纪)道士,酷爱道教音乐,擅长吹管子。他吹管子发音高亢嘹亮,浑厚有力,群众送了个绰号叫“黑豆茬”(意为功夫硬)。他把一些佛教笙管曲牌吸收到道教中,丰富了道教笙管音乐。他特别重视培养人才,后来的笙管演奏家乔至博、申圆亨、李明月皆为其高徒。
    乔至博:清代光绪年间(19—20世纪)道士,著名管子吹奏家。当时老一辈道士习惯用本、贝调吹奏曲牌,旋律低沉,压抑,缺乏活力,他就改用甲调吹奏,并大量使用装饰音,加花演奏,把白云山笙管演奏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后因陕北灾荒,道观冷落,谋生艰难,遂于魁星阁路口旁拜别真武祖师,向西而去,不知所终。
    申圆亨:民国年间(20世纪)道士,他初学管子时接受能力较差,就下大力气勤学苦练,终因功夫见长而成为著名的管子吹奏家,为晚辈树立了榜样。
    张圆桐(1918—1948)乳名学恩,白云山著名笙管演奏家。他根据自身条件,独辟蹊径,自成一家。曾参加剧团,把戏剧曲牌移植到道教音乐中,是道教音乐与民族民间音乐、戏剧音乐交流、融合的积极倡导者。正当他进入吹奏黄金期时,病魔过早地夺去了他的生命,去世时,年仅二十九岁。
    马至法(1915—1917),乳名童通,白云山著名管子吹奏家,他耳音好,口音好,手指灵活,音乐天赋高,吹管子节奏明快,发音高昂,行腔华丽,音色优美,十几岁就在当地小有名气。他将一些民间吹打乐曲牌、戏曲曲牌,改造为道教音乐曲牌,丰富了道教音乐演奏曲目。白云山道教音乐原本不用海笛演奏,三十年代,他仿照陕北民间吹打乐和晋剧吹打乐,将海笛引入道教笙管音乐,加强了笙管乐的表现力。1955年,他带领白云山笙管乐队参加陕西省第二届民间艺术会演,获集体演奏一等奖,他本人也荣获个人演奏一等奖
    康至恭(1918—1995),1927年在白云山白云观入道,生前任陕西省道协理事、榆林地区道协副会长、佳县白云山道教管理小组副组长。他精通道教音乐、舞蹈、焰火、剪纸,尤善吹笙。1955年他作为白云山笙管乐队的吹笙者,参加了陕西省第二届民间艺术会演。他积极主动帮助整理白云山道教音乐,仅他一人就吟唱了60余首经韵曲调,为挖掘、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
    崔圆泉(1921—1995)白云山笙管演奏家。自马至发、郭至高去世后,他独挑白云山吹管大梁。1955年,他参加了陕西省第二届民间艺术会演。1979年参加了榆林地区民间艺术调演。系列影片《万里长城》介绍白云山宗教活动的第二十三节中,吹管子的道士就是他。他积极配合道教音乐整理工作,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
    张明贵:(1931生),道号希仙子。现任中国道协理事,陕西省道协副会长,榆林市政协委员,榆林市道协会长,白云山道教民主管理委员会主任。他自幼入道,勤学好记,天资聪慧,知识渊博。道教活动中的吹、打、写、念、做他样样精通。他记忆力极强,现在仍能用工尺谱吟唱儿时学过的笙管曲牌。他曾演唱几十首经韵曲调,供记录整理,为抢救白云山道教音乐做出了贡献。1955年参加了陕西省第二届民间艺术会演。1996年,应英国道教协会邀请,赴英国伦敦、苏格兰、爱丁堡、伯明翰等地讲学余月,开展道教文化国际交流活动。此期间分别受到伦敦市市长、爱丁堡市市长的友好接见,当时英国《独立人报》称他为“东方神仙”。现在他76岁高龄,仍在举办学习班,不知疲倦地传授道教音乐,为道教音乐的传承做着不懈的努力。

 

现今主要演唱演奏者传承谱系:

 

代别

姓名

姓别

出生年月

文化程度

传承方式

学艺时间

擅长

居住地

第二十代

刘明飞

1995.11

初中

师传

1998

打击乐

白云山

第二十代

车明星

1997.1

初中

师传

1998

打击乐

白云山

第二十一代

康至玉

1946.11

大专

师传

1998

白云山

第二十一代

曹至忠

1970.9

高中

师传

1995

打击乐

白云山

第二十一代

任至霄

1965.10

高中

师传

1995

打击乐

白云山

第二十一代

张至鹏

1959.1

高中

师传

2000

白云山

第二十一代

曹至富

1949.1

初中

师传

2000

打击乐

白云山

第二十一代

马至前

1947.3

初中

师传

1999

打击乐

白云山

第二十一代

高至峰

1964.10

初中

师传

1999

打击乐

白云山

第二十二代

郭理孔

1968.10

初中

师传

2000

笙、管子

白云山

第二十二代

康理军

19658

初中

师传

2006

白云山

第二十三代

高宗如

19619

初中

师传

2000

管、笙

白云山

马桂生

19624

高中

师传

1987

海笛、管子、笙

任家畔

韩建平

19687

初中

师传

1983

海笛、管子、笙

韩宏道

张建永

19721

高中

家传

1987

笙、海笛

任家畔

张建东

19764

高中

家传

1991

海笛、管子、笙

任家畔

郭小强

198311

高中

师传

1998

管子、笙

任家畔

备注:马桂生、韩建平、张建永、张建东、郭小强五人是民间道教音乐爱好者。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