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民间音乐 > 商洛民歌

商洛民歌的项目简介(图)

柞水县剧团

 

 

 

 

    商洛民歌是商洛人民千百年繁衍,生存过程中的亲密伴侣。她品种齐全:民歌,小调(一般小调,经弦小调、渔鼓小调  花鼓小调)、劳作歌曲,风俗歌曲和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革令时期的新民歌等一应俱全。内容广泛:涉及到各阶级和各阶层的各个生活层面:爱情的、劳作的、祭祀的、诉苦的、劝善的、喜庆的等。特别是乾隆三十七八年后,湖南、湖北、河南、四川及两广移民相继流入商洛,并将他们的民间歌曲与商洛本土的民歌融合。因此,商洛民歌音乐风格千姿百态且量大面广。

    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从全国的研究表明,中国民间歌曲的产生和传唱从何年代开始,均无定论。商洛民歌也很难考查出其准确的产生年代。但据一九七七年文物部门在商县(现商洛市商州区)紫荆出土的“泥质红陶哨”(仰韶文化遗物)表明,早在新石器时期,商洛的劳动人民就创造了能发单音的简单乐器。史学家结论:人声抒发情感应早于乐器制造。

    商洛民歌,藏量极为丰富,所发现曲目多达三千多首,已编印成册的有一千二百首。体裁包括山歌、小调、号子和孝歌四大门类。

    商洛,以境内的商山洛水而得名。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与河南、湖北两省交界。辖1区6县,240万人。历史传承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群众文化活动频繁。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是商洛民歌。

    一、山歌
    山歌基调,高亢嘹亮,粗犷有力,行腔缓慢,节奏自由,不用乐器伴奏,可以边劳动边唱。其独特之处是,一首山歌,由5句歌词组成,一二四五句必须押韵;这种结构方式,在其他地方的山歌中很少见。
    商洛山歌,野声野调,语言纯真自然,朴实无华,且比兴新颖,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分布广泛,全市各地普遍会唱。1980年收集整理,入收歌词300首。

    二、小调
    小调亦称小曲。句子长短不一,曲调轻快活泼,滑音拖腔较多,情感细腻缠绵;有的则类似元曲宋词。如《四小景》、《鱼卧浪》、《虞美人》等,很像是古代的曲牌和词牌。
    商洛地域,山连秦巴,水派长黄,地接秦楚,人杂南北。历史上,山西移民“大槐树人”带来的“黄河文化”和江淮移民“下湖人”带来的“长江文化”在这里交汇,形成南北交融的地方文化艺术。这种“秦风楚韵”,在小曲中有明显表现。如《小开门?摘黄瓜》,同样的歌词,在丹江南北,唱法迥然不同;江北的简洁明快,江南的缠绵悠长。
    在民歌小调中,有一种歌只在女性相好姐妹中传唱,故称《姐儿歌》。其内容多与求偶、做爱、结婚、生子有关。如《十二恋》、《害相思》、《十月怀胎》等。换个角度看,这种姐儿歌,似为古代性教育的延续。
    小调既可清唱,也可加乐器伴奏。商洛境内,流行普遍,几乎人人都会唱上几首。商洛群艺馆整理的《商洛民间歌曲选》,收录小调歌曲200多首。

    三、号子
    号子是群体劳动中所喊唱的一种特殊山歌。有领唱、合唱,还有多声合唱。它可以振奋精神,减轻疲劳,统一节奏,集中合力。如打夯、撬石、立木上梁等群体劳作,则都有各自的号子。在陇海铁路通车之前,商洛的丹江、金钱河水运繁忙,江河两岸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拉船号子声响,著名的篇目有《走寨河》、《拉纤谣》和《十八扯》。新中国初,农业生产实行互助合作,集体劳动,塘匠号子盛行一时。这种号子由四种声部合成,非常悦耳动听。

    四、孝歌
    孝歌,是“绕着死人唱,唱给活人听”的挽歌,主要分布于丹江以南。当地习俗,人死入殓,停棺堂中,歌手三五人,分操锣鼓乐器,踏着节拍,绕棺而歌。自天黑开始,彻夜不息,唱至天明休止。其套数有三部分:开头叫“开歌路”,从院门外起唱,走走停停,唱至棺前中止。曲调《长流水》,行腔缓慢,两句一顿,类似信天游。中间为正歌,行腔悠扬哀婉,歌词结构为“三起头四落尾”,起头必须是三句,而且都要押韵;歌尾长短不一,最少必须有四句,也都要押韵。孝歌内容十分丰富,包容儒、道、佛三家人生说教和历史故事。有许多成套唱本,如《南柯梦》、《游十殿》、《琵琶记》等。结尾部分叫“还阳”,曲调《两头忙》,行腔高亢短促,一句一顿,迨唱至门外,则掷乐器于地,宣告终场。
    商洛民歌,构词风趣幽默,旋律婉转优美,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对于丰富民族音乐宝库,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1、商洛民歌世代相承,源远流长。是历史的活化石。有的民歌,其源可以追溯到《诗经》。秦始皇时,四位博士官居隐居商山,史称“商山四皓”,他们的《采芝歌》“莫莫高山,深谷逶迤,烨烨紫芝,可以疗饥”已经传唱了两千多年。北宋文学家王禹偁贬官商州,作山歌《畲田词》,有5首选入《宋诗全集》,“畲田”习俗今天仍有流行,其名改作“做神福”,实为民歌赛台。清代乡土诗人王时叙,著有《商州山歌》专集,全面记述了商洛的山水风光和民俗风情。明末清初,广东移民迁商洛,称为“客家人”,他们传唱的《绣汗巾》,字里行间记载着客家人北迁时的景况。
    2、商洛民歌形式灵活,传唱广泛,具有较强的文化空间。每年春节期间,各县城乡都组织花灯、社火、旱船、舞狮“闹元宵”,演唱民歌助兴,时间长达十天半月。家喻户晓的孝歌,不仅成为风俗歌曲,也是宗教和仪式歌曲。除洛南县外,其他6县区的广大农村,但凡老人去世,都要举行唱孝歌,少则一夜,多达三五夜,聚集亲友,“以歌唱哀亡者”。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民歌已成为各旅游景点不可或缺的文化项目。商南县金丝峡,将民歌与流行歌曲同时向游客演唱,游客多欣赏当地民歌。
    3、商洛民歌内涵丰富,生活气息浓郁,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泉。以贾平凹为骨干的“商洛作家群”,其很多作品,都以民歌民俗中汲取营养。已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商洛花鼓戏,更是吸收商洛民歌中的小调、孝歌而成长壮大的。其最初在中南海怀仁堂向国家领袖汇报演出的《夫妻观灯》,则是由民歌剧改编的。商南县剧团编演的民歌剧《桃花运》、《爷也赶驴》先后在省地会演中获奖。业余作者吴全喜,根据贾平凹小说《鸡窝洼人家》改编的山歌剧,在全国首届农村戏剧调演中获奖。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