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民间文学 > 斗门石婆庙会和七夕传说

斗门石婆庙会和七夕传说的基本内容(图)

长安区文化体育广播教育局

 

 

 

    1、庙会

    农历正月十七牛郎织女结婚日、七月七牛郎织女相会日,当地群众举行大型祭祀石爷石婆活动,西安八区四县及咸阳、宝鸡、渭南等周边地区群众纷纷参加,形成了规模盛大的庙会。从此形成的牛郎织女“七夕”传说及祭祀活动、“乞巧”活动经两千多年的民间传播,已流传至海内外,这一活动一直传承至今。

    庙会的主要祭祀活动有:正月十七庙会,其中正月十六送灯,十七日送香,晚上念经。

    “七夕”庙会,其中,七月初六晚上茶、上贡品、念经,颂祭文;七月七日晚耍花灯,渡鹊桥,白天逛巧市,看大戏,烧香膜拜。

 

 

    2、七夕民间传说

    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要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相传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3、乞巧节的形成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出现了向牛郎、织女二神祈求赐福的活动。南朝,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转引周处《风土记》“七月七日,某夜洒扫庭除,露施儿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祈请河鼓(牵牛)、织女”,如见天空有奕奕白气或光光五色,即为二星相会之征候,人们可乞富、乞寿、乞子……,但不得兼求,三年可得。这种活动成为后果“气巧节”的萌芽。

    关于乞巧之俗,南北朝已较为普遍,梁宋懔《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綵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珠铸石为针。陈瓜果于筵中以乞巧。有喜子(蜘蛛)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其针如蔑子,为七孔(或两空、五孔),专为“乞巧”之用,不作为针线活用。齐武帝有“穿针楼”之设。

    唐时称为“乞巧楼”,五代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乞巧楼》记:“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盛数十人,陈瓜果酒炙,设坐具,以乞牛、女二星”。《新唐书?百官志》载:“织染署于七月七日,祭杼”。

    宋以后,乞巧活动愈来愈多,且增设了男孩乞牛郎神之俗。“七夕”有乞巧市,专卖乞巧物。自七月初一始,车马喧阗,民间用竹和麻等编成“乞巧棚”,内设五色綵剪成的仙楼,刻牛郎织女像及仙人以乞巧。《岁时广记》载,小男孩置笔砚纸墨于牵牛位前,“某乞聪明”;女孩以针线箱筒置于织女位前,书曰:“某乞巧”。苏轼《七夕词》“人生何处不儿嬉,其余牛楼彩舫。”明沈榜《宛墨杂记》记载:“七月七日,民间有女家各以碗水曝日下,令女自投小针泛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槌,因以卜女之巧。”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七夕前数日,种麦于小瓦器,为牵牛星之神,谓之‘王生盆’……,街市卖巧果,人家设宴,儿女对银河拜,咸为乞巧。”在陕西,七夕夜女孩子们则要用稻草扎成个一米多高的“巧姑”之形(又叫巧娘娘,即织女),并让她穿上女孩子的绿袄红裙,坐在庭院里:女孩子们供上瓜果,并端出事先种好的豆芽、葱芽(即“种生”,妇女们称巧芽芽),剪下一载,放入一碗清水中,浮在水面上,看月下的芽影,以占卜巧拙;并穿针引线,竞争快慢;举行剪窗花比赛,以争智巧。至今长安斗门及关中各地均保留着七月七日乞巧的习俗,并在日本、南韩、朝鲜等东南亚地区广为流传。在我国南方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又演变成“七娘会”,“水上浮”、“种谷板”、“乞双七水”、“听私语”、“接牛女泪”等习俗。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