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民间舞蹈 > 宝鸡千阳八打棍

千阳八打棍的项目简介

千阳县文教局

    “八打棍”流传于千阳县寇家河乡龙槐塬村,属社火中的一个民间舞蹈节目,探寻这宗古老而传神的民间艺术,源于何时,起于谁手已说法不一。据史料和考证得知,寇家河乡龙槐塬村的秋志贤老人尚属“八打棍”的第三代传人,秋志贤老人生于1921年,1986年去世,他从小随祖父学习“八打棍”,属家族传承,这足以见得“八打棍”少说也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了。 “八打棍”最初由两人对打,称作“双头棍”,后来为了强化表演的整体气势,增加至八人表演,故称“八打棍”。多年来,它作为节目庆典和镇宅驱邪的民间舞蹈节目,在历年的春节社火表演中经久不衰,并于一九五七年参加了全省民间舞蹈展演活动;80年代在宝鸡金台观、宝鸡市政府礼堂进行了观摩演出;1991年参加了第一届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助兴演出;还参加了宝鸡市农民运动会开幕式等,受到省、市专家的好评和肯定。80年代,在民间艺术“十大集成”工作中,被列入《宝鸡民间舞蹈》一书。

 


    “八打棍”表演时,舞者肩扛五尺棍,分为两组,在铿锵、激烈的锣鼓声中从两侧上场,站成面相对的里外两层圆圈。里圈人按顺时针方向对打,外圈人按逆时针方向对打,在相互移动位置的过程中,里圈四人和外圈四人都要彼此见面(相互对打一遍),打完后分两队下场。

    1.绕棍:准备,站“大八字步”,扛棍。此动作可连续绕转“∞”字,绕转时,双手将棍头经左前方绕至左后方,使棍在身周围绕划“∞”字。

    2.转身绕棍:右脚前伸,左脚跟提起,随之向右转半圈,双手顺势做“绕棍”。

    3.弓步点棍:右脚向后撤一步成左弓箭步,同时双手向右后方斜举棍,上身随之右拧,头随棍转向右后,再急速向前摆头,眼看前方。

    4.交叉打棍:转身绕棍,左脚上步成右“踏步”,同时双手斜握棍顺势使棍尾从右后下方地面划至左前方,右臂屈肘于胸前,身稍左倾。

    5.对打棍:两人站成“八字步”,执棍面向对。两人同做“转身绕棍”动作,两人左脚同向前一步,同时均将棍头从右后下方向前轮起,两棍头在两人头前上方自右向左交叉相击。

    6.挡顶棍:同“对打棍”的准备动作一样,两人同做“转身绕棍”动作,一人脚向前成右“弓箭步”,同时将棍举至头前上方,做护顶姿态;另一人脚向前成左“弓箭步”,同时棍头从右下侧绕上向前,用棍上段击打另一棍中段。

    7.挡膀棍:两人同做“转身绕棍”动作,一人起左脚向前上两步,另一人左脚向左前上一大步,右脚顺势收至左脚后,两人成背对背。一人双手将棍收于腹前,棍头顺势划下弧线至右后下侧,左臂屈肘抬至额前做“挡棍”姿势;另一人棍经胸前将棍头平甩向后侧时,上身随之左拧顺势用棍横击对方棍中段。

    8.挡腿棍:两人同做“转身绕棍”动作,同撤右脚一步,顺势各原地向右转半圈,两人成背对背。一人右脚向右移一步同时,将棍头从左前下方划至右后侧用棍护腿;同时另一人向左成“大八字步”,顺势将棍头从右侧甩向左后下方,击对方棍中段。

    9.扫堂棍:两人同做“转身绕棍”动作,一人左脚向前一步,双腿屈膝,棍先横于右侧,身向前俯,棍头向左横扫另一人的双腿;被扫者顺势双腿屈膝原地挑起,快速躲闪,同时将棍向右上方斜举起。

    10.磕棍:两人同做“转身绕棍”动作,脚步在向前跨步的同时,两棍头着地相击。

    “八打棍”动作粗犷奔放,对打节奏激烈有力,不论是挡顶、挡胯、挡腿、扫堂、磕棍等都要求真棍实打表演生动,每个动作称“一环”(即打一圈),打时动作洒脱,步履稳健,时而两棍相击,时而挥棍扫堂,对打激烈,情绪昂扬,两棍相击对打发出的抨击声为锣鼓伴奏增加了音韵变化,舞者刚健的气质、威武的形象犹如古代士卒操练,又似民间拳师在强身练武一般。八打棍的表演讲究集体性和真实感,要求动作协调,变化统一,步履稳健,配合默契,表演者要精神抖擞,情绪饱满,动作有力,对打准确,显示出中华民族崇文尚武的勇敢精神和民族气节。

    八打棍的表演服饰:穿黑色中式对襟服,头戴武士帽(戏剧称英雄帽),下穿灯笼裤,扮着传统戏剧中的武生形象。

    道具:五尺长棍八根,棍为红、黄两色组成,舞时富于色彩变换,神秘莫测。

    伴奏乐器为鼓、铙、锣等传统打击乐器。

    八打棍在民间舞蹈表演形式中,以民间拳术器械对打的表演形式较为罕见,它对于研究舞蹈与民间拳术的关系、相关的民俗风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研究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程式及历史渊源提供了珍贵的史料。这种以民间拳术与民间舞蹈的相结合,集节庆娱乐和镇宅驱邪于一体,是一种有丰富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民间非物质文化代表项目。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