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民间舞蹈 > 延安壶口斗鼓

壶口斗鼓的民俗背景

宜川县文体事业局

    陕北是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由于气候干旱、物产贫瘠,同时也是闭塞落后的地方。因此对于神的崇拜,较之于其他地方更为过之,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而几乎每一个节日都与神灵有关。一年中最重要的是春节。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把欢乐、希望全都寄附于过年。而赛锣鼓就成了生活中最狂欢的活动。

    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忙起来了。腊月初八是“腊八节”,人们要吃腊八饭,腊八粥是用红小豆、小麦煮成稀饭再下进面条,做上一大盆,要吃上一周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 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传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要“扫窑”,翻出家中的一切家什在太阳晒,打扫出窑上、炕角、地上的灰尘。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净净。晚上要烙出白面饼子,用顶按出圆圈图案,恭恭敬敬的敬献在灶头,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保佑来年衣食不愁。锅里放些吃食,这叫“照锅”,意思是一年不缺吃。从这一天开始,妇女们就开始忙敢。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样样活儿都要婆姨们亲手操作。推上碾子压糕面,赶上毛驴磨豆腐,蒸黄馍馍,做黄酒,擀杂面,炸油糕,过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备好。过年了,全家老老少少、里里外外,都要换新衣服。再穷的人家,也要人人做一件新外衣。

    除夕到了,万事俱备,贴对联,挂红灯,净院落。还有一个风俗是一定要去祖先的陵墓前放一堆篝火,意思是让先人也过一个暖和年吧。晚上是守岁,在这里叫“熬年”。彻夜不熄灯,串门拉话、打牌喝酒。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家家户户在大门上挂上红灯笼,在灶头点上香烛,献上年糕,恭候他老人家下地降吉祥。在大门上、每一个窑门口甚至牲蓄圈门上也插上香。老年人总是虔诚地敬神点香烧纸,叩头敬神。孩子忙着放炮。婆姨们在门边放上冰块,据说,这是镇邪的,除夕之夜人们总是睡得很晚。有些老人这夜睡不着觉,一个人静静地踏黑爬上山顶,面向东方了望,这叫"品天"。据老人说,从晓天的色道上能看出今年庄稼的丰歉、村寨的吉凶。

    正月初一,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接着,老人们便忙着迎财神、接灶君。早饭全家团聚一炕,孩子们跪头拜年,老人们发压岁钱。正月初二,早饭后人们提上香烛黄表,到祖先陵墓去拜年。回来后,就要做好饭请长辈、村里德高望重者吃饭。正月初五,是“赶穷媳妇”日,中午包饺子“填穷窟窿”。正月初六、初七过小年,正月十一是老鼠嫁女子,不能做农活,婆姨女子不能纳不能绞,否则要生老鼠疮。正月十五元宵节,俗称“挂灯节”,大门上点起红灯笼,小孩早早去搂柴火,晚上家家要生篝火。正月十六“送蚰蜒”,天麻麻亮时,寻个破碟破碗或瓦片,浇上麻油点上火,嘴里念着“毛蚰蜒,光蚰蜒,圪里圪旯都转遍,跟上老爷跳门槛”把家里的毒虫都送到野外,放个炮,于是家里一年都不受害了。正月二十是“天聋地哑日”,意思是神鬼休息,不管人间事。这一天人们给女孩扎耳朵眼、给牛扎钻子。过了二十,就能动土,能做农活了。正月二十三晚上在院声里给“老君爷”放篝火,炒下玉米花撒到火堆中,嘴里念着“千十石糜子万十石谷,黄皮子羊羔踩豇豆,洋芋蛋蛋子刨了几老篓”。求太上老君保佑粮食丰收。正月月尽,晚上要在场院里给人生一堆篝火,抱出被子、褥子从火堆上扔过去,大人小孩从火堆上跳过去,去掉所有的晦气。

    正月完了,就又要开始一年的农忙了。“清明一过,抱上包袱跳黄河”,家里准备的好吃食都完了,又是一年艰辛的日子。

    象陕北其他地方一样,正月里秧歌拜年是壶口一带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闹红火”、“送锣鼓”。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如“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秧歌队必须在打完彩事,谒完庙后方可进行,一般是按居住顺序。先由本村会长或主事向伞头简要介绍这户人家的情况。伞头根据介绍即兴编唱秧歌。如主家有喜则表示祝贺,盖新窑则表示新窑好,有灾难则表示同情和鼓励,有丧事则表示致哀,使喜亦乐,怒也乐,哀也由哀变乐,吉庆秧歌把主人唱得乐哈哈。每家接秧歌都事先挂起大红灯笼,安礼桌,摆上烟酒茶点。秧歌队进院,放鞭炮迎接,分头敬烟递茶,送醉枣儿装花生。秧歌队长演一番,伞头唱几段,主人有会唱者,接过伞头答谢几段,不善唱者说“好了”“好了”放炮送别,秧歌队扭进下一家院子。沿门子从初二要到初十才能基本沿完。一天一村,一圈下来少则几百里,多则上千里路。正月十五是本村闹红火。后生们不顾沿途劳累,使出全身解数来为本村父老表演,这时的表演更趋自然成熟。正月十五元宵节要算春节期间最热闹的日子了。这天,各乡镇的秧歌队都要进城闹社火。

    在各村几乎都有娘娘庙,在宜川蟒头山上有陕北地区最大的圣母祠,每年三月十八庙会时,香客不绝,就连北边延安、延长,东面山面、南面韩城的人都纷纷前来上香,从庙里取一双婴儿小鞋,祈求圣母赐子,等生了小孩后,又做好新的婴儿小鞋前去还愿,保佑赤子平安,千百年来相传,据说非常灵验。在壶口乡的桃曲村,至今保留着的的几座庙中,就有娘娘庙。据当地的老人讲,过去经济落后,卫生条件差,生下的孩子难成人,老人们都去庙里烧香拜佛,每年三月十八晚上去庙里给娘娘送灯。从娘娘神像上取一束红线,回家做成红锁,让小孩戴上,每年在锁缦一层红布,保佑孩子长到12岁。开锁以后许了愿就得还愿,油灯一送就是12年。开锁那天,算是还了愿。

    他们对神的想法很多,如:老人长寿,全家平安、夫妻和睦,婚姻美满,早得贵子,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发财致富,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如果应验,他们表达感激之情的主要方式,便是“给神灵打上XX年的锣鼓”。他们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了神灵,他们没钱给佛爷菩萨重塑金身,穷苦人所能做的回报,只能是闹秧歌,打腰鼓。如此说来,斗鼓原先是实战的,是驱魔的,后来主要成了祭祀还愿的民俗活动。古时的陕北,山高水远,交通不便,人们的生活是“点灯用(麻)油,揭地用黄牛,娱乐用××”,至于用来调剂“终岁无乐”的生活,成为娱乐成为艺术,那已是后来的事了。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