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民间舞蹈 > 陕南端公戏

陕南端公戏的主要价值

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陕南端公戏是由上古人类跳傩衍进为巫师(现称端公)在“庆坛”中唱歌跳舞娱神娱人的一个地方剧种,据专家考证,该剧种也是陕西唯一的“傩及祭祀戏剧”。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较为突出。

    1、陕南端公戏历史悠久。
    汉中跳端公(傩祭)是古傩遗风。汉中是巴人繁衍生息之地,端公戏中保存着大量的古巴人信息。
    1976年城固县出土的青铜人兽面具,又名铺首、铜脑壳,商代巴人祭祀歌舞面具。这也说明汉中地区的傩祭祀活动已有近4000年的历史。而陕南端公戏正是在这种土壤中生存发展的。

    2、陕南端公戏形成较早。
    据史料记载,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韩亿知详州,记西乡、城固、洋县戏剧活动的诗句有“夜月人家奏管弦”、“喧阗鼓吹迎神社”。
    陆游在他“四十从戎驻南郑“《九月一日夜读诗篇有感,走笔作歌》中记有”羯鼓手匀风雨疾“的诗句(据专家考证当时的汉中羌人常常跳傩,演唱者手执羯鼓)。
    明嘉靖九年(1530),城固县旬月举行盛大祭祀活动,并伴有歌舞戏剧(祭祀戏剧——端公戏)。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城固县正月,市民戴纸面狮象,各扮戏剧人物以效傩戏。
    清康熙六十年(1721),西乡正月23日火神庙会演戏。4月28日城隍庙演天明戏,6月6日大王庙演戏赛神(祭祀——端公戏)。
    道光二十年(1840)汉中城区端公艺人熊某成立戏班,先后演唱四十多年。
    据以上资料证明,端公戏在明清时已有戏班演出,最早可在元朝。

    3、陕南端公戏群众基础雄厚,在汉中及周边地区影响较大。
    据《陕西省戏剧志?汉中地区卷》(陕西戏剧)编辑委员会编,三秦出版社1997年出版)记载:
    端公戏、汉中曲子戏、洋县碗碗腔和八岔等剧种,由于艺人多为业余和半业余性质,有农业生产作为基本生活依托,且演出规模小、人员小,易于生存,易于流动,常常活跃于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受战乱、经济调敝的影响较小,大致仍以原有的状态在民间流传并缓慢地有所发展。
    解放后,汉中地区文化主管部门曾多次组织人力挖掘端公戏剧目,邀请端公艺人座谈演出。汉中地区歌舞剧团和有关县市的新文艺工作者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改进和创新,使之曲调不断丰富,乐器也增加了板胡、二胡、三弦、京铰子、京锣等。1956年到1966年期间,汉中地区出现了一大批新创作、改编、移植、整理的端公小戏。如《打麦场》、《吹鼓手招亲》、《双献料》、《赶工》、《讨债》、《好媳妇》、《一分工》。其中,《一分工》还为中央和陕西省电台录音、灌唱片,使之流行全国。

    4、陕南端公戏学术价值突出。据汉中戏剧志(同上)载:1956年6月15日至7月26日,在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西安)上,由当时的汉中地区红星歌剧团参演的端公戏《打麦场》,获《整理改编一等奖》,改编者张世杰,同时获《演出二等奖》、《导演三等奖》、《演员一、二、三等奖》多名。
    1958年10月,由当时的西乡县文工团改编创作的端公戏《鲤鱼招亲》、《赶工》,参加西北五省第一届戏剧汇演,1960年创作的端公戏《双献料》、《让课》、《盘花》参加陕西省小剧种会演,1964年4月以创的端公戏《一分工》、《闲不惯》、《双献料》等小戏参加陕西省现代戏汇演均受到专家好评,《一分工》、《鲤鱼招亲》均被灌唱片,使之流行全国。
    汉中地区歌剧团,改编演出新端公的事迹(包括其他剧种),以《上山下乡,让新歌剧为农民服务》为题登载于1965年9月27日的《人民日报》,并有多家报刊转载。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