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传统戏剧 > 华州秧歌

华州秧歌的保护计划(图)

华县民间艺术研究会

    2004年,县政府拨款3万元,向社会集资和文化厅申请20万元,用于普查、调研、挖掘、整理华州秧歌资料,编写剧本,对老艺人进行录音录像,建立资料档案。将华州秧歌申请列为省级民间优秀传统文化重点保护项目。2005年,当地政府投资10余万元,进一步开展调研工作。2006年,当地政府准备先拿出两万元,再向华县厂矿事企业单位募捐15000元,投入华州秧歌的抢救排练工作。聘请专家论证,指导对华州秧歌进行重点推广,并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华县文体事业局领导走访慰问秧歌老艺人

(从右至左:文体事业局副局长侯安洲、李碧珍、秧歌传人殷秀兰)

 

华县文体事业局领导走访慰问秧歌老艺人

(从右至左:秧歌传人梁化龙、文体事业局副局长侯安洲、记者、李碧珍)

 

    一、主要保护内容
    全面系统,准确地对“华州秧歌”的内容,艺术形式和文化表现形式给予有效的保护。
    把对有重大影响的代表性老艺人的保护作为重点之一,同时注重加强对传承人及青少年“传习”培养。
    再次对“华州秧歌”进行详实的普查,建立完善的档案。用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手段等,对“华州秧歌”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妥善保存。
    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对“华州秧歌”进行广泛的宣传。

    二、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陕西省民间文学艺术家、剧作家,原华县文化馆退休干部史玉中搜集、挖掘、整理了华州秧歌小戏,并于2000年9月出版了《渭华秧歌》一书。
    2、组织专人对华州秧歌进行普查、搜集、整理,形成了文字资料,对艺人进行录音、录像,建立了华州秧歌戏艺术档案。
    3、组织华县剧团专业演员抢救性地排演了华州秧歌戏中的80个经典小戏。

    三、十年保护目标 
    在剧目内容与演出表现形式上有所创新,在当地农村推广普及,组织专业演出团体,重点包装,使“华州秧歌”由小戏变大戏,由关中农村走入大中城市,以独特艺术风格创出新路。
    印刷出版华州秧歌传统剧本,改编,新编一批华州秧歌剧目。

    四、五年保护工作计划 
    2007年  1、召开“华州秧歌”保护工作暨学术理论研讨会。2、对“华州秧歌”作专题调查。 成立保护机构和工作人员队伍,并实质性的开展工作。
    2008年  开办“华州秧歌”艺术培训班,培养出一批艺术骨干。艺术骨干基本上能担当起传承任务。
    2009年  指导各乡镇艺术骨干为有基础的、条件较好的村庄培养一批传承人。传承人能熟练演出“华州秧歌”剧目。
    2010年  1、举办“华州秧歌”艺术研讨会。2、编印“华州秧歌”剧目集。3、建立“华州秧歌”班社及传承人数据库。出版“华州秧歌”论文集。建立完善数据库。
    2011年  1、举办“华州秧歌演出周”。2、组织精干班社和剧目,在省内有关地区巡回演出。 将“华州秧歌”推向市场,逐步形成产业化。

    五、五年主要保障措施 
    1、县、乡两级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订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实施的保护与发展计划和各项具体措施。
    2、组织专业人员和机构,按照“抢救第一”的方针,进一步搜集、挖掘、整理华州秧歌的历史渊源,表现形式和艺术特征,搭建各种平台,宣传和推广华州秧歌的普及和发展。
    3、制立政策和建立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参与保护、利用和发展优秀民间传统艺术作用,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学校和各种赛事活动,鼓励老艺人采取以师带徒的办法培养传承人,壮大传承人队伍。
    4、在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这一文化资源,发展产业,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使保护、利用和发展各方面互动共同促进,相得益彰。

    六、建立机制 
    在对华州秧歌实施保护中,要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提高干部、群众的保护意识,逐步健全可持续发展的保护体系:
    1、建立以干部职责上“定制”,工作决策是“定项”,资金投入上“定额”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制度建设机制。
    2、建立新老艺人专家学者步调一致、互动互补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
    3、建立原生态保护与创新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机制。
    4、建立发展秧歌艺术与开发文化产业相结合的市场运营机制。

    七、经费预算及依据说明
    1、调查、搜集、征集费10万元;
    2、音像资料费6万元;
    3、老艺人保护、传承人培训费30万元;
    4、会议及工作费20万元;
    5、曲目论文编辑出版费30万元;
    6、成立华州秧歌艺术团50万元;
    7、专场演出补助费30万元(6万元/年);
    8、调研论证费15万元;
    9、建立数据库20万元;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