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曲艺 > 横山说书

横山说书的传承谱系

横山县人民政府文体事业局

    横山说书之所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是因为说书形式简单,活动方便,一人一把三弦即可演出,不受时间地点和听众人数的限制,冬天冷了放在炕上,夏天热了放在院里,穷乡僻壤可以到,家庭院落甚至田间地头也可说,所以在80年代之前,说书是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娱乐形式,学艺的盲人也很多。

    横山说书的创始人及起源年代都无从考证。现在最早可以追朔到曾任陕西曲艺家协会主席的韩起祥。他的师傅据说是米脂人杜维新,由韩起祥开始使横山说书得以发扬广大。他第一次将说书投入到革命斗争中,并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他的徒弟孙旺生、王学诗又带出了许多徒弟。

    1963年成立的横山曲艺队在保护横山说书的基础上发展了很多,起先由10人组成,后来发展成21人,全部为王学师和孙旺生的徒弟。他们是最初入队的;王学诗、王如岗、李福德、李生俊、陈高俊、李树成、韩秀文、白风君、李宏爱,当时队长为万山友。

    1974年又有11名队员加入曲艺队,由孙旺生担任队长,新增队员有孙旺生、鲁甫曾、李培贵、白玉岗、刘世恩、贺子君、董树植、刘子信、刘高信、雷宝则、李俊旺。

    以后相继有石崇磊、梁双怀、马海鱼、张仲平、胡增勇等进入曲艺队学说书。

    韩起祥,原籍横山县党岔乡韩家园子村,生于1915年4月16日,父亲韩尚青在起祥四岁时因伤寒病去世,由母亲扶养长大,三岁时因出天花无钱医治而双目失明,跟着母亲讨饭度日。9岁自制三弦弹唱,感动了艺人曹瞎子,赠予他三弦乐器一把。13岁拜米脂杜维新为师学艺说书,由于他聪明好学,半个月便学会《五星三环记》等书10本和相术300条,14岁师满开始了说书卖唱的生涯。民国二十七年(1935),他到达毛主席驻地延安,走上了以说书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他能编善唱,会说百余本传统书,会弹五十多种民歌小调,满肚子装着民间故事、风土人情传说,是一个知多能广的民间艺人。

    韩起祥从事曲艺工作近60年,除对一些旧书作了改编以外,还创作了长篇、短篇书词572部,代表作有《刘巧团圆》、《张玉兰参加选举会》、《宜川大胜利》、《翻身记》等。其中《翻身记》属自传式书词本,反映的是他本人从小到大的苦难历程。此外,他还对说书艺术作了重大改革,使旧有的形式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把旧说书的韵白,改为散白,完全用人民的口头语言抒情道白,改进三弦用法与弹法,增加麻喳喳发挥伴奏技巧;研究曲调、板眼,把陕北民歌、道情、信天游及秦腔、碗碗腔、眉户等曲调,融合到说书唱腔中去,从而创造出说书曲调的新特色。

  1944年8月,他参加陕北说书讨论会,编《反巫神》、《二流子转变》、《抽洋烟》、《血泪仇》等,1945年后,应边区文协的邀请,编成《张家庄求雨》在《解放日报》上连载,《张玉兰参加选举会》获边区文协特等奖。同年在绥德等地举办6期培训班,改造盲艺人273人。

    1946年8月,应毛泽东特邀到杨家岭说书,弹唱《重庆谈判》、《张玉兰参加选举会》等,毛主席在听书中多次发笑。毛主席说:“书,你说得好,今后你要为工农兵多说新书,要多带徒弟,把陕北说书这古老形式加以改造革新,传至后世。”相隔10天,他又应邀到枣园为朱总司令说书。听罢《时事传》、《反巫神》朱总说:“你说得很好啊!全国解放后,你可以到各地推广说书。”

    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调陕西省作协工作,翌年调延安文化馆,加入全国曲艺改进会。1958年当选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曲协陕西分会主席,曲协延安地区名誉主席等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任延安市第二、三届政协委员,延安市聋哑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三联顾问、中国曲艺协会副主席、顾问等。

    1985年陕西省曲艺整理办公室、陕西省群众艺术馆编写了《韩起祥与陕北说书》。次年华山文艺出版社编的《文艺知识大全》中评“韩起祥在许多不同流派和演唱风格的说书艺术中占有突出的地位”。1989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编写出版了《韩起祥评传》称他“传奇性的一生,是毛主席文艺路线的一曲颂歌”。

    正是有了韩起祥的创新与改造,才使陕北说书这古老的说唱艺术得以发扬广大,经久不衰。

    王学师,韩起祥的徒弟、省曲艺协会会员,1935年生于高镇旗峰村,11岁学艺,12岁出手,93年因病停艺。从艺几十年间,走乡窜户为横山人民送去近千场演出。他是继韩起祥之后最有代表性也是最受群众欢迎的一位盲艺人,他的说书风格自成一体,声音厚重,吐字清晰,语音生动活泼,对装饰音尤其是顿音、滑音的运用非常自如,不管男女老少听他的书,都是一种听觉上的享受。1963年横山县成立曲艺队后,由于他认识盲文进入曲艺队担任老师,期间带出徒弟30多人,代表作有《天津战役》、《苦水新歌》、《母女会》等,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是横山说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张俊功,横山说书艺人的后起之秀,陕北说书的改革者,陕北说书里程碑式的人物。他1932年出生于横山县柴兴梁村,一个月大小的时候得了眼病,左眼失明。1940年,爷爷带着全家逃荒讨饭来到延安地区甘泉县,在桥镇乡安家坪村落户。25岁从师于韩起祥,1964年艺成出手,他曾给电影们《北斗》配过音,参加了全国曲艺大赛调演,获得了国家奖。他继承了传统说书中的多人说书形式,乐器上增加了四片瓦、笛子、二胡等。从形式和内容上对传统的陕北说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将“一人坐唱”改为“一人站唱,多人伴唱”,同时又打破了传统的盲人说书的偏见,大量招收明眼弟子,内容方面抛开了单纯为某一时期的政治宣传服务的路子,增加了具有现代意义适合时代发展的新内容;在音乐方面,他打造的“眉花调”,委婉动听,幽默滑稽,更加适合现代人的耳朵了,整体上提高了陕北说书艺人的文化层次和表演能力,形成了独具风格的陕北说书甘泉派。由于他的说书队伍有男有女,有站有座,形式活泼、语言生动、乐器丰富,所以他的说书曾一度风糜陕北各县颇受群众欢迎。他说的《刘老汉让贤》、《王贵与李香香》、《爱国卫生》、《老俩口看延安》等书。曾在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及米脂、横山、靖边、定边、甘泉等县广播站多次播放,获得听众好评,1987年后,他的说书录音带遍及横山城乡及全国各地。2008年1月29日因病去世,享年75岁。生前曾任陕才匕曲艺家协会理事,延安市曲艺协会副主席。多年来,他一直游走在陕北各地,将说书艺术传遍了陕北的各个角落。他的去世使陕北大地失去了一位歌者,中国曲艺界失去了一位大师,陕北说书失去了一位大师级的传承人。

    孙旺生,横山县党岔孙家焉人,1937年生,1956年跟随韩起祥到延安,充当秘书兼徒弟的角色,曾多次跟随韩起祥进京接见中央领导,并为他们说书。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军,参加了青海平息战乱,1962年转业后继续跟着韩起祥在延安搞曲艺宣传,后由时任横山县县长李志彦介绍到横山县曲艺队任队长兼会计。他的说书唱腔在韩起祥的基础上加进了现代的因素,善于扮女声,声音尖细甜美,代表作有《快嘴女》、《梁山伯与祝英台队》《刘巧团圆》等,现年72岁的他,积极参与了横山说书的研究与抢救工作。

    孙锦福,武镇王台人,1960年生,他属韩起祥的第三代弟子,孙旺生的嫡传弟子,20岁高中毕业后,凭着对说书这一曲艺形式的热爱,跟随孙旺生学了两年,出师后为横山的计划生育宣传说了近百场书,善长于说古书和即兴编词。

    贺治财,1957年出生于横山县武镇乡的高桥村,20岁开始追随张俊功学说书,给师傅弹三弦,拉二胡,吹笛子,敲铜锣,击碰铃,打梆子,一个人会使唤五六种乐器。出师后的他不仅学会了张派的说腔,在创新意识上也秉承了他师父的传统。他把民歌加入说书中间,常常说着说着就唱了起来,有时也把戏剧表演的动作加入说书中来,扮演不同人物的音容态度,无不惟妙惟肖。现在的他,每年的正月十五都会应邀在榆林的古街上说上几天的书,很受榆林人民的欢迎,是活跃在陕北说书界的一颗新星。

 

陕北说书横山籍著名艺人

代别

姓名

生卒

技艺

第一代

韩启祥

1915-1989

说弹

万山友

1930-1985

说弹

第二代

王学师

1935—2008

说弹

孙旺生

1937——

说弹

张俊功

1932--2008

说弹

第三代

孙锦福

1960——

说弹

贺治财

1958——

说弹

 

主要说唱世人谱系

 

代别

姓名

性别

文化程度

传承方式

学艺时间

居住地

第一代

韩启祥

 

师传

1924

延安

万山有

 

师传

1924

子洲

第二代

王学诗

小学

师传

1946

高镇

孙旺生

小学

师传

1957

武镇

张俊功

 

师传

1957

延安

第三代

王如刚

 

师传

1962

高镇

韩秀文

 

师传

1958

石窑沟

鲁莆增

 

师传

不详

高镇

李培贵

 

师传

1954

韩岔

白玉岗

 

师传

1948

白界

陈高俊

 

师传

1943

南塔

李生俊

 

师传

1958

南塔

第四代

梁双怀

 

师传

1974

魏家楼

孙锦福

高中

师传

1980

党岔

贺治财

初中

师传

1986

武镇

 

现今主要说唱艺人谱系

代别

姓名

性别

文化程度

传承方式

学艺时间

居住地

第一代

孙旺生

小学

师传

1957

武镇

第二代

马海鱼

 

师传

1969

党岔

石崇雷

 

师传

1959

赵石畔

第三代

石守瑞

小学

师传

1975

赵石畔

第四代

张仲平

小学

师传

198l

殿市

贺治财

初中

师传

1986

武镇

第五代

白云飞

初中

师传

1995

韩岔

鲁锋

初中

师传

1997

高镇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