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曲艺 > 蒲城石羊道情

蒲城石羊道情的基本内容(图)

陕西省蒲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蒲城石羊道情,在漫长的社会演进中,一直是当地主要的曲艺品种,既保存了唐教坊法曲的特点,又不断吸收民歌和眉户等地方戏的特长,至今仍是当地人民群众喜闻乐听的传统曲艺剧种。

    道情剧在清代及以前,其观众基础不亚于秦腔戏,道情艺人们有这样四句话:哗啦啦三才板热闹喧天,口品着一根笛胡琴四融,道情戏有音乐有唱有念,提起来哪一本不如“乱弹”。

    石羊道情的唱腔曲调归为“九腔十八调”。保存下来的有八腔  (一腔失传)为:清江引(称戏引)、金钱吊葫芦、藕断丝不断、节节高、大连相、高腔、推句子、皂罗袍(每曲戏以此曲来结束演唱)。十八调中有七调已失传,保存下来酌只有十一调为:大红袍(每出戏的骨干调)、苦相思、哭板、剪花、拖音、笑板、蛤蚂跳门坎、落句子(等于尾声)、气头子、塌句子、恕板等。

    “帮腔”,道情艺人称为“拉坡”。它是区别于秦胜、眉户等地方剧种的显著特点。帮腔对演出起着加强情感,烘托气氛的效果,并有给演唱者缓息的作用,因所表达情绪不同,还有阳波欢音和阴坡哭音之分。

    石羊道情里的道白,甚至应声,其音乐旋律、节奏都有严格讲究,语言极富旋律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在大段的道白里,若有几层意思表述,在分段的中间还须加一句弦乐过门来间隔、停顿。而其他剧种都是用“手锣”来间隔的。

    石羊道情所演唱的剧目分两类。道教内容的称为戏;反映民间生活的称为曲。

    戏类:凡属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从道家的观点出发,认为有歌颂价值的都编为戏。戏一类的剧目又分为三种:(1)凡修道成了仙的内容,如“韩湘子成仙”等叫做“神戏”或“正传戏”。(2)凡天子、大臣、名将、孝子贤孙为内容的如“古城会”、“五丈原”、“郭巨埋儿”等戏,称次正传戏。(3)凡属社会一般下层人物为内容的,是真人真事。如“燕青打擂”、“杨八姐闹倌”等口叫做非正传戏。

    从戏一类唱本的内容来看,它是道家文人借以达到“宣讲宗教道德、法规、因果报应等”为目的。

    曲类:凡属社会上一般事件或普通现象为内容并经过艺术塑造的如《响棒槌分家》、《隔门贤》、《砸姻灯》这一类一般是主题明确,内容通俗,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听。曲类的唱词、节奏也较戏类口语化和自由,情节也相对简单。

    石羊道情每场演出,开场都是演“神戏”一折,后便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曲类了。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