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民俗 > 南郑县协税社火高跷

南郑县协税高跷社火的历史渊源

南郑县文化馆

    南郑协税高跷社火是陕西社火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种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历史悠久,经历了大唐时代的产生期、宋代的成熟期、明清时代的鼎盛期,民国至新中国成立直至现在的曲折发展期。 

    唐朝时,协税已形成一个集市贸易相当繁荣的经济重镇,由原先的一条“湖广街”发展为前街与后街,两条街内集市众多,设有米粮集、柴炭集、棉花集、竹木集、线集、布集等交易场所,还有当铺、铁匠铺、马庄、茶馆等,附近还有染房、酒房等。每逢集日,协税古镇商贾云集,方圆数十里的农民赶集买卖,使得集市市场十分兴盛红火。较为富裕的经济条件和协税古镇逐渐密集的人口数量,为协税高跷社火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当时道教和佛教盛行,协税古镇四邻有大小庙宇13座,各种热闹的庙会,为协税高跷社火提供了表演的机会。而当地人民群众由于宗教信仰和祭祀习俗的需要,使协税高跷社火的表演形成与表演内容受之影响,初具雏形。

    在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协税高跷社火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即逐渐更新、升华、完美的过程。从当初单一的以“祭神、送神、祭天眼” 为主的宗教祭祀活动,逐渐发展成扮演各种历史剧目中的人物,弘扬传统道德思想,教化民众的大型民间文化艺术活动。他们在每年春节期间举行的社火表演活动中,既恪守传统的祭祀礼仪,又大胆创新,不断加入新的文化元素,使这一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日臻完美,绽放出绚丽夺目的艺术光彩。

    目前,协税高跷社火尚存上街、下街两个社火会,以他们传统的组织形式在节日期间为南郑城乡、汉中市区及周边地区的广大群众进行文化服务。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