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民俗 > 楼观台祭祀老子礼仪
楼观台祭祀老子礼仪的保护计划
周至县文化馆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1999年,香港人士叶华木先生集资80万元建立老子汉白玉尊像。周至县政府组织揭像典礼。其中,研讨并应用了传统的楼观台祭老礼仪。
2、2001年,周至县政府同西安市政府举办首届老子文化周活动。其中把祭老礼仪作为重要活动内容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从2001年至今,每年都要举办老子文化周活动。
3、2000年周至县政府会同陕西省文史馆在西楼观举办了公祭老子活动。
4、周至县文化馆把楼观台祭老礼仪作为重点项目进行挖掘、保护。
5、周至县文化馆组织,成立了周至县民俗礼仪研究会,对祭老礼仪的保护问题开展理论研究。
资金投入情况:
2001年周至县政府连同西安市政府投资100万元举办“西安市首届老子文化周”活动,其中包括对祭老礼仪的挖掘、研究和实践。
2000年周至县政府连同陕西省文史馆投资100多万,在西楼观举行了公祭老子活动和老子文化研究。
楼观镇政府,所在区域村组,群众对祭老礼仪活动的投资已逾十几万以上,楼观台道观对此项目投入资金5万余元。
保护内容:
为保护祭老礼仪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此计划由县文体局负责管理,周至县民俗礼仪研究会做实际工作,周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监查督促。保护计划如下:
1、开展深入全面的普查、调研,掌握楼观台祭祀老子礼仪的历史起源、沿革、价值以及现状。对获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分类、汇总、建档。为研究工作提供资料。
2、开展多级别,各种档次的理论研究工作。召开专家学者,业务人员,道教人员理论研讨会。对楼观台祭祀老子礼仪进行总体和分类研究。
3、组织楼观台祭老礼仪民间祭祀活动学习班。培养礼仪人员,学习传授祭品制作工艺中,演练其中的演艺节目。
4、同楼观台道观协调为挖掘保护宗教祭祀礼仪制订计划。
五年计划:
时 间:2006年
保护措施:普查调研,彻底摸清楼观台祭老礼仪历史、现状价值等情况。
预期目标:形成完善的档案
时 间:2007年
保护措施:普查调研,彻底摸清楼观台祭老礼仪历史、现状价值等情况。
预期目标:形成完善的档案
时 间:2008年
保护措施:成立各种级别的研究机构,组织学者和业务人员研讨会,对楼观台祭老礼仪进行多级别及档次的总体和分类研究。
预期目标:拿出较为成熟的理论成果。
时 间:2009年
保护措施:成立各种级别的研究机构,组织学者和业务人员研讨会,对楼观台祭老礼仪进行多级别及档次的总体和分类研究。
预期目标:拿出较为成熟的理论成果
时 间:2010年
保护措施: 2010年培训楼观台祭老礼仪的各个程序的活动。使各类别内容,融合协调为一体。
预期目标:使楼观台祭老礼仪在2010年能够完美展示于世人。
保障措施:
1、建立由专家学者为顾问的,文体局领导为组长,民俗礼仪研究会领导,村上领导为副组长的“楼观台祭祀老子礼仪挖掘保护领导小组”。
2、成立以民俗礼仪研究会楼观台分会为基础构架的“楼观台祭老礼仪”理念研究室。
3、县政府每年从财政上拨出专款,用于对楼观台祭老礼仪的演练,组织和宣传。
经费预算及其依据说明:
经费预算:75万元
依据说明:
1、普查调研,完善资料的整理、归档等资料建设费用20万元。
2、成立“楼观台祭老礼仪研究室”,开展理论研究的费用10万元。
3、培养楼观台祭老礼仪司礼人员、演艺人员,以及整体演练的培训演练费用10万元。
4、举行“祭老礼仪”的组织和宣传经费10万元。
5、编辑出版发行《楼观台祭奠老子礼仪》一书,10万元。
6、保护楼观台祭老礼仪传承人(10人)生活补助5万元。
地方配套资金:
备注:合计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