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民间音乐 > 靖边信天游
靖边信天游的保护计划
靖边县文体事业局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近年来,靖边县文化馆已采取了以下保护措施: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们进行了民间艺术的全面搜集、整理工作,其中“信大游“ 是一项重要内容,并把搜集成果打印成册。一九九四年我们借着全国“三部集成”普查的东风,又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一次以“信天游”为重点的搜集整理工作,完成了省文化厅下达的任务。
二、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到目前为止,中共靖边县委宣传部、靖边县文化局曾多次组织全县民歌调演和民歌比
赛,在此期间,老艺人们各显神手,并向省市选送了不少民歌手参加了省市的调演和比赛,有不少老艺人获奖,还创作
出了“信天游”新作,如《一对毛眼眼照哥哥》、《沙粱梁上站个俏妹妹》、《这么好的妹子见不上面》、《羊肚子手巾三道道兰》、《泪蛋蛋泡在沙蒿篇林》、《沙梁梁上站个俏妹妹》等。
三、文化馆的专业人员,每年都要深入基层,辅导“信天游”的创作和演唱活动。
资金投入情况
一、2006年县财政拨款l万元,由文化馆组成采风组,深入全县各乡镇借着普查登记民间文化传乘人的机会,把“信天游”列入重点进行了普查登记。
二、2007年,县财政拨款3万元,由县文化馆组织实施,进行了一次全县以“信天游” 为主题的民歌调演,在此基础上,为榆林市选送了十多名歌手参加了全市陕北民歌民歌大奖赛。
三、2008年,县财政拨款8万元,由文化馆组织成“信天游”代表队,参加了榆林市农民歌手描台赛。
保护内容
一、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继续搜集、挖掘“信天游”,并设专门档案将所获资料全部归档。
二、请专家、老艺人和专业人员深入开展“信天游”相关方面的理论研讨工作,并把研究成果编辑成册。
三、力争每年举办一次“信天游”培训班,部断发现和培养有才华的年轻表演者,源源不断补充新生力量。
四、在各种文艺活动中,要求把“信天游”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表演。
五、进行再创作,专业人员每年都要拿出“信天游”新作品,力争达到发表水平,提升其适应新时期文化变革的生
存能力和艺术水准。
十年保护目标
通过十年的努力工作,要在不断的传承、保护、研究、发展中,增添信天游艺术鲜活的生命力,使信天游成为陕北
及靖边亮丽的特色文化品牌。
五年计划
二00九年,召开“信天游”理论研讨会,并且继续搜集、挖掘“信天游”的有关资料,丰富“信天游”表演)形式,
组织演唱会,为榆林市民歌艺术节培养选拔人才。
二0一0年,组织“信天游”培训班,请老艺人传、帮、带一批年轻人才。
二0一一年,在专业人同创作新作基础上,打造一至两个精品曲日,力争参加省级以上文艺调演活动。
二0一二年至二0一三年,创办“信天游”艺术团,参加全县各有关景点、庙会、各乡镇物资交流大会的农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筹划参加省级及广播电视台的专题演唱曲目。
五年主要保护措施
一、建立以文化馆主管业务馆长为直接责任人的“信天游”考察组,对“信天游”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
二、县文体局要确保专项经费落实到位,婴求政府部门把此项经费纳入每年地方财政预算计划,建立有效的资金保
障机制。
三、把“信天游”艺术纳入文化特色县建设规划当中。
建立机制
一、建立县级主管领导,专家、老艺人相结合的“信天游”抢救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二、建立由县文体事业局管理的“信天游”研究会。
三、建立“信天游艺术团”,进行保护性演唱活动,使信天游有稳定的传承、保护、演出组织机制。
经费预算及其依据说明:
实施五年计划最少需要经费40万元,其中排演场所修建费18万元,培训班费用5万元,出版《信天游曲集》、研究论文集及音像电子制品8万元,购置音响、灯光费用4万元,购置服装、乐器费用2万元,建档费用2万元,各种会议费1万元。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