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民间舞蹈 > 勉县五节龙

勉县五节龙的历史渊源(图)

勉县文化馆

 

    光绪三年(1877)天干不雨,次年,又逢大旱,第三年夏至仍未滴雨。人们到庙台子作法,驱邪祈雨,宫府也号令各地找水保田禾。是年,新铺湾陈氏(会手)陪着余姓的神汉集多人到李家沟龙洞降妖取雨。陈氏自扎一个草把,绑在木棍一端,其余二会手(神汉的助手)赤身光脚,巫觋身背两把大刀(或杀猪用的刀),双手捧水罐,名日“舀罐”,走着地道的禹步,观者争先恐后用各种器具舀水泼之。行至洞口,一神汉双手各持一把钢刀,在额头频频乱砍。据说,有人还要开膛破肚,两会手持木棍挡刀,鲜血满面,人们用血来感动龙王。在此同时另一神汉手捧水罐,拉开架势,进入龙洞,似乎硬逼龙王给雨。草把越耍越欢实,泼水者争相不息,在洞前窄小的场地上确够热闹刺激。据传说,一只叫不上名的“神雀”自洞里昂然飞出洞外,一群青蛙,蜂拥出了洞口。神汉念念有词:“三分丝雨,三分丝雨!”本是晴朗的天空,一眨眼祥云密布,锣鼓伴着喊声:“雨来了,雨来了”!人们称谓:“水把龙”。
   

    这种形式,各地耍法不一,新铺湾把龙头扎成五色的,五节串在一起,这就是初始的“五节龙”。初始的五节龙(当时叫水把龙)在西部山区活跃了几十年,每遇干旱,勉县各地,都有耍水龙的习惯,仅是单纯地驱妖除邪,在特定环境中出现。在这个过程中,泼水的器具、声响、姿态,观众与耍龙人与龙之间嘻戏趣逗等等,提供了自玩自娱的环境。这种以水与龙为基础的活动形式,突破了祈佑性动机之后,用于民间,因时因地、因季节群众自愿组织。盛夏时在沙滩上、河沟里、场院中,展示内心的欣慰。
   

    宣统末年,新铺湾陈维贞、刘定明不满足这种泼水戏玩的形式,干脆把水龙改为旱龙,把水罐改为竹篾编制的彩球,白天耍起了布料五节龙。夜间,龙体内燃灯火,一人持彩球在前逗趣,其余观者用火戏之,为五节火龙。据王大贵说,1936年为庆祝川陕公路通车,赴县城(勉县老城)演出,1945年日本投降,又操起《五节龙》庆贺。
   

    五节龙从单纯地祈天赐雨开始,发展为庄稼人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从局限于道观寺庙的祭礼,舞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