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民间舞蹈 > 勉县五节龙

勉县五节龙的所在区域及地理环境

勉县文化馆

    勉县位于陕西西南部,汉中盆地西缘,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东径 106°21′——106°57′,北纬32°53′——33°30′,总面积2406平方公里。


    勉县南、西、北三面环山,中东部低平,地形复杂多变。十多条源流自西部群山峻岭而出,汇入汉江,横穿县境,直往东去。新铺湾位于西部山区,是《五节龙》的发源地。这里浅山五陵相间,岗峦起伏。玉带河自南向北,沮水自北向南,先后汇入汉江,把西部山区划成四大块。密如蛛网的溪流,叮咚作响的泉水,山林的歌鸣,农夫的咏叹,峰峦叠翠的锦绣,镶嵌在碧波两岸,真乃鬼斧神工之杰作。


    新铺湾地区,地貌各异,形态多变,其中海拔800米以下的五陵面积占54.5%;800—1200米的浅山占41.6%;1200米以上占3.9%。山势走向南北交错,扬子准地台的岩石结构,植被状况复杂,光照时间不一,约束了不同区域的气候和雨量;民曰:“翻个梁梁袄换衫,走个河沟精巴巴”。“南山吃水走十里,北岭尽用山泉水”。大自然年复一年相伴着代代庶民,劳动群众亦在无休止地与它相克相解,但总在相互矛盾中,求得了谐和的大同。


    西部山区,群岗叠峦,一条汉水,从它们夹缝中挺身而出,搜索着沟、谷、洞、岩中的溪水,集为一江,东出蜀门、滋润田禾。龙王山、青龙山、奇龙山、黄龙涯、龙王庙、二龙潭……诸多山巅,似乎都拉长脖子,凝视着蜀门北侧的走马岭,留下许多有关九龙戏珠的传说……东汉未年张鲁在汉中传播五斗米教时,在走马岭上筑城,名曰张鲁城(《水经注》),又在蜀口的庙台子设立法坛扶正祛邪,普济民众。每遇天旱,那些作法念咒者,专程到庙台子、张鲁城,向皇天祈祷,我们的祖先就这样本能地与自然抗衡,企盼着一个风调雨顺地年景。先民们在不断研究山势,观察天象,找寻办法。盆地的山民,头顶烈日,目视西山,渴望着龙王发恩。百姓们还编了一首民谚:“北山来雨恶又险,南雨不翻定军山;西面山顶起祥云,天地人和喜开颜。”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