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民间舞蹈 > 吴堡水船

陕北“吴堡水船”的历史渊源

吴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陕北“吴堡水船”是吴堡秧歌的重要组成之一,是由历代吴堡民间艺术家积淀而成,它的起源与秧歌的兴起息息相关,吴堡自有了秧歌也就诞生了水船。

    据吴堡县志记载,秧歌是唐代“合生”、宋代“村田乐”演化而来,1995年5月11日陕西日报第三版发表薛耀厚同志纂写得“陕北秧歌与淮北花鼓灯”…—文也有详尽解读。

    唐代“合生”始于北方民间,由胡伎传入宫廷,北宋时由宫廷传入军营,又由宋王朝退役士兵传入首都开封民间,即为“村田乐”。宋王朝南迁后又传入淮河两岸,经朱家王朝精心倡导、演练,在淮北一带保留下来。到了明代,南民实边,陕北人口兴旺起来,加上当时实行屯军制,在榆林这九边之一重地的屯军户多是江淮一带人,他们把故乡的民间艺术传到了绥、米、佳、吴诸县,形成了别具风格的陕北秧歌。将淮北花鼓灯与陕北秧歌的内容、表演方式相比照,二者同出一源;是孪生姊妹艺术。夏征主编的《辞海》(合订本)557页“花鼓灯”词条有“安徽省淮北流行的花鼓灯酷似陕北秧歌中的踢场子”之定论。由此可见,陕北“吴堡水船”始于明代。

    岁月苍桑,时光流逝,陕北“吴堡水船”有着漫长的演变历程。起先,由于吴堡地处黄河之滨,吴堡群众就设计了一种似小船的工艺品,由专人乘坐汇入大秧歌队伍行列。慢慢地,为充实晚间秧歌内容,民间艺人们把水船单独提炼成一个节目,这种表演形式很简单,与在黄河实际行船贴近。后来,艺人们又给水船增加了语言内容,而这些内容多是些逗趣或老艄小艄互骂等。直到现在仍有这种习俗的遗痕,凡搬水船骂了人无人嗔怒,反倒认为骂了谁,谁就有好时运。有时被骂者也进入场内回敬几句,引得观众哈哈大笑。再后来,水船表演过程中又插演一些如“平斤点灯”、“大小老婆”、“钉缸”等节目来充实表演内容。直到四十年代初,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吴堡水船”才有了质的飞跃。1942年,鲁艺部分同志来到吴堡,在他们的倡导下,冯维康老先生首次新编了很有艺术价值、内容新颖的“吴堡水船”——“拥军爱民”,并于1943年春节由砖窑山村的艺人们演出。从此,陕北“吴堡水船”形成了融戏剧、秧歌、小品、唢呐吹奏、击乐、民俗等为一体的独特民间表演艺术。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