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民间舞蹈 > 潼关古战船

潼关古战船的历史渊源

潼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潼关县位居陕西省关中平原最东端,秦晋豫三省要冲,南依秦岭,北瞰黄河,地势南高北低,形似盾牌;三级地貌,台阶状东西横列,南部秦岭山地,中部黄土台塬,七大沟系南北纵割,北部是黄渭河岸及滩涂。 
 
    古战船艺术主要分布在黄渭河岸高桥乡、秦东镇一带,税村、高桥两村为主演区域。
  
    潼关古战船始于黄、渭河古代水战之实际需要,后演化、传承为民间舞蹈。

    潼关因河而险。秦末,黄河流域的水战已渐频繁。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军在陈地(今河南省淮阳县)建立政权,派三支大军向秦都咸阳进军,其中一支水军由大将周文率领,战船千乘,由渑池逆水而上,攻破潼关,直逼戏亭(今临潼新丰镇东之戏河一带)。秦政权由此加强潼关防守,故公元前206年刘邦攻秦由南部武关一线入秦。后曹操、马超潼关之战,歌舒翰与安禄山潼关之战,王镇恶恶、姚绍潼关之战等,都曾发生激烈的水上战争,杜甫<潼关吏)诗云“哀哉桃林战(桃林即潼关之古称),百万化为鱼”,极言潼关水战之惨烈。有水战必有战船训练,唐许敬宗《奉和圣制.入潼关》诗日:  “济潼行万乘,临河耀六师”,描绘了潼关水师战船的宏伟气势。

    艺术源于生活,惨烈的水上战争和频繁的战船训练,浸润、目染了当地居民,逐渐孕育、诞生了战船艺术,加上退伍士兵的融入和指点升华,战船艺术逐渐成熟。东汉顺帝时,司徒刘宽是潼关高桥人,相传家乡庆典中即有战船表演。由此,潼关古战船艺术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秦末,西汉时期。

    古战船表演分为五个部分:一是流星、铁鞭开路和静场,二是竹马先行,三是战船表演,四是舞狮舞龙,五是锣鼓助阵,渲染战场气氛。

    古战船表演规模宏大,每次参演100多人,形式独特,明显区别于南方的“采莲船”、“子母船” “情侣船”,具有战旗猎猎,硝烟弥漫的战场气氛。表演主题均是古代水上的征战故事,如“单刀赴会” “火烧赤壁” “草船借箭”等等,其真实、生动的表演水平比戏曲、电影艺术更具有氛围感,真实感、现场感。在西安焰火节、渭南华山魂、陕西省第四届艺术节、法门寺国际文化周以及盛典西安、盛世风华·春晚长安,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助兴表演等大型演出中,受到社会各界和中外人士的广泛好评,09年2月接到英国爱丁堡军乐节的演出邀请。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