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民间舞蹈 > 潼关古战船

潼关古战船的基本内容(图)

潼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潼关古战船旧时多在正月二十三及二月二演出。正月二十三是民间传统的休息日。当地有“正月二十三,老驴老马歇一天”之说。二月二民间称为“龙抬头”日,也是当地的盛大庙会日。表演“竹马”“战船”以示群众祈风调雨、五谷丰登的意愿。旧时表演都在晚上,指挥者手提小锣,小锣一响三眼枪、鞭炮声齐鸣,火焰漫天,(旧时群众祈祷敬神的方式)有浓厚的民间傩仪和传统世俗遗风。

    表演首先由铁鞭、流星舞姿静场,接着是竹马由“马彪子”引路表演,古战船随后,古战船表演规模较大,每次演出参战人员一百多人,形式别具一格,表演独特,它同一般的“采莲船”、“旱船”、“水船”、“双人唱船”、“子母船”,有明显的区别。它所装扮的是古时水上的征战故事。如“单刀赴会”、“鄱阳湖”、“草船借箭”、“火烧战船”等内容。其装扮奇特。其中有假有真,不同一般。首先给演员依人物勾画脸谱,其次,演员双手提船掌舵,双脚跑动,在演员身上和船上装假臂、假手,假脚、假腿。有的扮成立势、悬势(称武势),有的扮成坐势(称文势)。使各个演员扮成不同的文官武将。有的执令掌印,有的持枪弄棒,船、人浑然一体,人物栩栩如生卜真真假假,难分难辨。

    古战船表演时,演员双手提起船架,真腿走路,船四周绸缎飘逸,假腿置于船上,仿佛演员坐在船上一样。演员行圆场步,讲究船行平稳、潇洒。高手表演,在船头放水一碗,船行启如,如水中漂行,而船头的水不洒半点。尤其夜间表演时,战船灯光忽明忽暗,影影焯焯,加之彩绸行走的飘逸,给人增加了神秘感。战船在锣鼓声中,列成各种图形行走表演,酷似水上行舟,场面壮观异常。大有古代水战磅礴之势,使人身临其境,感慨惊叹。表演队型有“梅花阵”、“金龙阵”、“剪子花”、“满天星”、“跑∞字”等等。

    七十年代,战船在当地和县城多次演出。80年代潼关新修县志收取了古战船彩照,并有专条记载。1990年8月份为电视剧(庄稼汉)取景演出,同年古战船被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陕西卷),2000年在西安焰火节表演时,被原国家政协主席李瑞环称之为“中华一绝”。2005年庆祝渭南市建市十周年大型民间社火舞诗<华山魂》表演中,古战船开始搬上舞台,在灯光设计的映衬下,古战船表演效果锦上添花,真把人带入水雾弥漫的战争境界。特别是古战船由圆场表演到搬上舞台的大胆尝试,受到陕西省副省长赵德全,省文化厅厅长秦天行,省委外宣办主任张锋锐、省作协主席肖云儒、渭南市委书记刘新文、市长曹莉莉、市委副书记闫超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建华、市作协主席李康美、新华社陕西分社摄影记者刘宗盼等省市领导及许多专家的好评与高度赞许。副省长赵德全在第三场演出结束后,走上舞台拉着战船演员说:“你们是哪里的?”演员们说,“我们是潼关的”。他激动地说:“你们潼关演得好。”新华社陕西分杜的摄影记者刘宗盼激动地说:“太精彩了,太精彩了,完全可以打出陕西,走出国门”。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