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民间舞蹈 > 绥德踢场子

绥德“踢场子”的基本内容

绥德县文化馆

    绥德“踢场子”表演形式和内容如下:

    其一,“二人场子”:顾名思义属一男一女表演的舞蹈形式。男角俗称“挎鼓子”,女角俗称“包头”。在传统的踢场予中,多表现青年男女或一对新婚夫妇间的嬉戏逗趣。过去,多反映夫妻间打架争斗的情节。解放后,将那种张扬夫权思想的“斗”,改革为青年男女间相互爱慕的“逗”。实属陕北“二人场子”的一大进步。

    其二,“三人场子”:属一男两女的表演形式。表现大小老婆争风吃醋的情节,虽说是表现旧社会的生活现象,但由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使情节变化风趣、表演诙谐幽默,具有强烈的讽刺喜剧色彩和一定的批判现实的精神。

    其三,多人场子:又称“群场子”。一般由四人、八人或十六人表演。这类场子是在二人场子的基础上发展的。表演时,强调动作整齐,画面统一,突出舞蹈表演的整体性。但表演中仍然两人为一组。舞蹈动作的运用,节奏的变化,表演的程序与二人场子相同。

    绥德的“踢场子”主要分有“北路场子”“南路场子”和“蛮婆蛮汉”三种流派。

    “北路场子”主要流行于绥德县北区的韭园乡、薛家河镇、四十铺镇、赵家砭乡。也称“文场子”“软场子”“稳路场子”。表演特征男为潇洒俊秀、质朴明快;女角柔美飘逸、细腻传情。表演节奏十分流畅,快而不乱,慢而不断,动静相依,刚柔相济。代表人物主要有李增恒(六六旦去世),吴继业(去世),李桂芝(去世)。

    “南路场子”主要流行于绥德县南区原苏家岩乡、崔家湾镇、薛家峁乡、白家硷乡。也称“武场子”“硬场子”“正路场子”。表演特征男角粗犷敏捷,奔放刚健;女角则以轻柔秀美、稳重大方而著称。表演节奏铿锵有力,对比鲜明、形象生动、,晴态并茂。代表人物主要有贺俊义、苏树旺(去世)、苏贵堂(去世)。

    “蛮婆蛮汉”场子,南北区均有,也称“丑场子”和“老人场子”。表演风格夸张滑稽、诙谐幽默、变化多端、妙趣横生,丑中见美,喜而不俗,让人们在笑声中受到艺术的启迪和享受。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