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国家级保护项目 > 第一批国家级保护项目 > 凤翔木版年画

凤翔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

凤翔县文化馆

    凤翔木版年画起始年代较早,相传,在唐、宋时就有单色印画。至明代逐步发展为套色印画。据《凤翔县志》记载:“明正德二年(1507年),南小里邰氏家族中有八户人家从事木版年画工艺,至明末清初,该村有10多户人家开办作坊印制年画”。由此可知凤翔木版年画至少有500年历史。清乾隆55年(1709)至道光15年(1835)的50年间,凤翔的印画业大为拓展,南、北小里村和陈村镇共有印画作坊40多家,年产各种年画、谷雨画200多万张,远销甘肃、宁夏、青海等地。至民国18年(1929全县从事木版年画工艺的有六、七十家。其中南小里村的“世兴画局”、“中兴画局”,北小里村的“复盛画局”、“兴盛画局”、 “新盛画局”、“厚义画局”,陈村镇的“张记”、“李记”、“家记”等画局均具规模。年画品种日趋丰富。仅大小门神就有40多种,有的组画一套达30多幅。民国25年(1936)木版年画工艺鼎盛,仅“世兴画局”年印画就达400多万张。工艺水平也大为提高,其“套银描金 ”工艺被誉为“金三裁”。建国初,南、北小里村组织了百余人的年画会,年产年画300多万张。1970年新创门画40多种,套色版由原来的5种增至10种,发行范围也扩大到华北、东北、河南、四川一带。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