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国家级保护项目 > 第一批国家级保护项目 > 秦腔艺术

秦腔艺术的概况及分布区域

陕西省振兴秦腔办公室

    秦腔,发源于陕西、甘肃一代,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因用“梆子”击节,故也称“陕西梆子”,又因陕西地处古函谷关以西,古称“西秦”而有“西秦腔”之称。当地也叫“梆子”、“桄桄”、“乱弹戏”、“中路秦腔”、“西安乱弹”、“大戏”等。

    关于秦腔的起源,众说不一,大体有形成于秦、形成于唐、形成于明的说法。明万历年间(1573-1620)抄本《钵中莲》传奇第十四出曾用“西秦腔二犯”唱调,是关于秦腔最早的记载。该剧是江南无名氏之作,证明已经传到江南,江南远离陕西,传播需要时间,这证明秦腔明中叶当已形成。另据调查,明代最早的秦腔班社是周至人所创办的华庆班,曾驰名陕、甘一带,后来秦腔在陕西发展成东、西、南、北、中五路,在甘肃又演变发展成东、南、中三路。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影响,在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都稍有差别。建国以来,陕西东、西、南三路秦腔、甘肃秦腔都不发达,陕西中路秦腔起而代之,在整个西北地区均占绝对优势。

    秦腔的唱腔,宽音大嗓,直起直落,既有浑厚深沉、悲壮高昂、慷慨激越的风格,同时又兼有缠绵悱恻、细腻柔和、轻快活泼的特点,凄切委婉、优美动听,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秦腔的角色有“十三门二十八类”之说。老生分安工老生、衰派老生、靠把老生,须生分王帽须生、靠把须生、纱帽须生、道袍须生和红生,小生分雉尾生、纱帽生、贫生,武生、幼生,老旦,正旦分挽袖青衣、蟒带青衣,小旦分闺门旦、刀马旦,花旦分玩笑旦、泼辣旦、武旦,媒旦,大净,毛净,丑分大丑、小丑、武丑。各门角色都有独特的风格和拿手戏。其表演技艺质朴、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优美,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程式严谨,技巧丰富。身段和特技有趟马、拉架子、吐火、吹火、喷火、担子功、梢子功、翎子功、水袖功、扇子功、鞭扫灯花、顶灯、咬牙、耍火棍、跌扑、髯口、跷工、獠牙、帽翅功等。

    秦腔的脸谱讲究庄重、大方、干净、生动和美观,颜色以三原色为主,间色为副,平涂为主,烘托为副,所以极少用过渡色,在显示人物性格上,表现为红忠、黑直、粉奸、神奇的特点,格调主要表现为线条粗旷,笔调豪放,着色鲜明,对比强烈,浓眉大眼,图案壮丽,寓意明朗,性格突出,格调“火暴”,和音乐、表演的风格一致。秦腔脸谱历史悠久,在陕西武功境内出土的明代“康海脸谱”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秦腔脸谱,陕、甘两省的秦腔由于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演出风格,故在脸谱塑造上也涌现出了许多流派,比如甘肃秦腔就有陇南派脸谱、陇东派脸谱和代表甘肃中路秦腔的“耿派”脸谱,陕西各路秦腔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秦腔脸谱。
 
    秦腔所演的剧目数以万计,传统剧目大多出自民间文人之手,题材广泛,内容纷繁。因时代久远,佚散颇多,据原陕西省剧目工作室(现省艺术研究所)1958年挖掘整理的统计仅存约3000多本。这些剧目主要以反映历史事件的悲剧、正剧居多,表现民间生活、婚姻爱情的剧目有占有一定比例。历史剧多是取才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说部中的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其中三国戏有108个,杨家将戏有85个。其他题材还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辛亥革命后,西安易俗社30多位剧作家共编辑出了550多个剧本,其中孙仁玉、范紫东、高培支、李桐轩、李约祉五人成就最高,这些剧目中,《三回头》、《三滴血》、《夺锦楼》、《双锦衣》、《软玉屏》、《柜中缘》、《小姑贤》、《庚娘传》、《韩宝英》等成为经常上演的保留剧目。另外,在革命边区也涌现出了一批秦腔现代戏剧作家,创作剧本计有200多个,其中以马建翎成就最高,代表剧目有《血泪仇》、《一家人》、《穷人恨》等等。建国后整理、改编的剧目有《游龟山》、《游西湖》、《三滴血》、《赵氏孤儿》、《窦娥冤》、《铡美案》、《破宁国》、《四进士》、《白蛇传》、《法门寺》、《烈火扬州》等,创作的现代戏中以《三世仇》、《祝福》、《西安事变》等影响较大。

    秦腔音乐属板腔体结构。秦腔的音乐唱腔,分为“欢音”(花音)和“苦音”(哭音)两种声腔和六大唱板。苦音深沉哀婉、慷慨激越,易于表现悲愤、凄楚、怀念的感情;欢音欢乐、明快、刚健、有力,善于表现欢快喜悦、爽朗热烈的情感。其板路有:[慢板]、[二六板]、[带板]、[垫板]、[二倒板]、[滚板],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优美动人。“彩腔”非常丰富,有[麻鞋底]、[三滴水]、[哭腔]、[苦中乐]等多种。在花脸唱腔中,还运用了独具一格的“犟音”用以烘托人物气势,艺术特点比较独特。

    秦腔的伴奏乐队俗称场面。传统的秦腔伴奏乐队是文场在舞台的左侧,武场在舞台的右侧。一般是文场8人,武场5人;现在的乐队因为是中西混合乐队或中型民族乐队,所以一般乐队都在乐池里面。伴奏乐器:文场有板胡(秦腔专用中音板胡)、秦二胡(高音二胡)、普通二胡、笛子(曲笛)、唢呐、海笛、笙、月琴、三弦、管、琵琶、扬琴、低音二胡、中阮、秦筝(古筝)、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双簧管、长笛、贝司、电琵琶等;武场有板鼓、暴鼓、堂鼓、战鼓、大锣(湖广锣、勾锣)、手锣(小锣)、铙钹(大镲、扇子)、铰子、梆子、牙子(指板)、马锣、铴锣、碰铃(水水或星儿)、木鱼、三角铁、吊镲、喇叭鼓(花盆鼓)定音鼓、京锣、京镲等。其中琵琶、扬琴、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双簧管、长笛、贝司、电琵琶、三角铁、吊镲、喇叭鼓(花盆鼓)定音鼓、京锣、京镲等是建国后增补的乐器,更加烘托了秦腔音乐的气氛。

    早在清代乾隆年间,秦腔就涌现出了名冠南北的艺术大家魏长生,魏长生13岁从艺,在40多年的舞台生活中,对秦腔的唱腔、表演艺术以至化妆上,都有不少革新和创造,后经陈银官、王湘云的继承与发展,影响了两、三代艺人。同、光年间,渭南派的申祥麟,同州派的樊小惠,周至派的姚琐儿,长安派的岳色子等中路秦腔艺人并驾齐驱。光绪中后期有刘丰收、李范、二楼子、润润子、银福子、十八红、五喜儿、陈雨农、党甘亭、赵杰民(咬牙旦)、杨宝喜(大麻子)、李云亭(麻子红)、刘立杰(木匠红)等。辛亥革命以来,有名丑马平民,名小生沈和中、靖正恭、苏哲民、苏育民,名旦刘箴俗、刘迪民、王天民、李正敏、何振中、宋上华,名净田德年和名须生王文鹏、和家彦、耿善民、刘毓中、刘易平等。特别是秦腔表演艺术家陈雨农、王文鹏、党甘亭、李正敏、王天民、何振中、刘毓中、苏哲民、苏育民、沈和中、靖正恭、马平民等,在唱腔、表演、化妆造型等方面都有创新。

    在甘肃,光绪末年成立的“福庆班”、“东盛班”、“万顺班”名躁一时,涌现出元官、福庆子(张福庆)、十娃子(陈德胜)、唐待诏(唐华)、八娃子(史月卿)、老十二红(李夺山)等表演艺术家,民国年间驰名兰州舞台的尚有福保子(耿忠义)、岳钟华、文汉臣、郗德育、陈景民、梁培华等名演员。其中,成就最大的是郗德育和耿忠义,他们分别创造了各自的艺术流派。

    清末民初是秦腔发展的重要阶段。1912年,李桐轩、孙仁玉等人,在西安创建陕西易俗社(初为陕西伶学社),创立编写机构,同时对秦腔音乐、剧目、表演、舞台美术等进行了全面改革,使秦腔面貌一新,被称为“改良新声”。1921年,易俗社赴汉口演出,以其健康清新的内容,严肃认真的表演,震动武汉三镇,受到各界好评。1932年和1937年,易俗社先后两次赴北平演出,阵容强大,剧目新颖,受到北平戏剧界的欢迎和重视,齐如山、梅兰芳、尚小云、郝寿臣、杜丽云等著名戏剧人士均给予了高度评价。民国15年左右,陕西境内相继建立秦腔班社,著名的有陕西的“三意社”(即1895年的‘长庆班’)、“榛苓社”、“正俗社”、“正艺社”、“牖民社”、“新声社”、“集义社”、“尚友社”等,甘肃的“化俗社”、“维新社”、“三兴社”、“新兴社”、“民乐社”、“平乐学社”等,宁夏的觉民学社等。抗战时期,在陕甘宁边区也相继成立了民众剧团、关中八一剧团、陇东剧团等秦腔团体。

    建国后,艺人地位得到提高,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改戏、改人、改制、繁荣剧目。秦腔剧团也如雨后春笋遍及西北地区,秦腔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1952年第一界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秦腔《游龟山》获得剧本创作奖、演出二等奖;刘毓中、苏育民、王天民、宋上华、孟遏云、杨金凤、刘易平、张新华等演员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和奖状。1958年,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二、三团和西安易俗社三大秦班,组成“陕西省赴京汇报演出团”,随带秦腔《游西湖》、《三滴血》、《赵氏孤儿》,眉户《梁秋艳》,碗碗腔《金琬钗》、《白玉钿》等戏,进行汇报演出,轰动京师,七进怀仁堂,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以及彭德怀、陈毅、李先念、薄一波、贺龙、彭真、习仲勋、罗瑞卿等中央领导多次亲切接见和鼓励;田汉、梅兰芳、尚小云、曹禺、欧阳予倩、马少波、阳翰笙等许多著名戏剧艺术家在报刊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评论文章,对三大秦班给予高度评价和赞美,秦腔被誉为“老树红花”。随之演出团又在山西太原进行了公演。1962年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了当年拍摄秦腔戏曲影片《火焰驹》的演员。

    70年代末,秦腔大步走向荧屏,实现了历史的跨越。陕西电视台创办了“秦之声”栏目,将荧屏艺术与秦腔艺术巧妙地结合,不断推出新剧目和名家新秀,组织了各种形式的群众秦腔演唱会和各种大赛,是农村群众最受欢迎的栏目。1997年,《秦之声》栏目通过卫星向全世界的观众播出。开阔了秦腔视野,争取和培养了一代秦腔爱好者,对于继承和发扬秦腔艺术,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