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国家级保护项目 > 第一批国家级保护项目 >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的项目简介

蓝田县文化体育局

   水会音乐始于隋,盛于唐,从唐代传至蓝田民间以来,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蓝田县普化镇的全家岭村和揪树庙村一带。

   水会音乐是唐代宫廷音乐传入民间后,经和民间音乐融合演绎的一种地方特色的民间乐种,因而带有浓厚的唐代民族传统音乐风格。历史上是专为做佛事、善事、祭祀而演奏的,主要用于民间庙会,取水伐马角、大型祭祀活动、水陆道场等,后来也在每年过年时,在村中神庙前吹奏,作为祭祠性娱乐活动。其演奏的传统乐器有:吹奏乐和打击乐两大类,吹奏乐器有:匀孔笛、笙、箫、管子等;打击乐器有:带把木鱼、铃子、铰子、铛子、梆子、高把鼓、水子、贡锣、击子、云锣、闹锣、大铙、钹、磬等。

   普化水会音乐曲谱调属于唐代燕乐半子记谱法,曲谱由10个简汉字组成:全家岭水会乐谱由:*、*、*、*、*、*、*、*、*、*10字组成,揪树庙村水会乐谱由:*、*、*、*、*、*、*、*、*、*10字组成。两乐谱记谱法略有不同,但都属一种谱系。据村上老艺人介绍,普化水会音乐最少有80多种曲牌,如全家岭水会的《清江颂》、《小曲子》、《编官二联子》、《三联子》、《银纽诗》、《敢中砂》等;揪树庙水会的《红纱调》、《分水》、《八板》、《黠花开》、《官调》、《皂老婆》、《老钉缸》、《游花园》、《对剪节》等。按照演奏的内容和形式又分为行乐(行进中演奏)和坐乐(室内诵经时演奏)两类,常用行乐有《清江颂》、《敢中砂》、《小曲子》等;常用坐曲有《粉红莲》、《散柏座夜曲》等。其特点是:弦律委婉,清雅细腻,悦耳动听,俗称细乐,具有明显的唐代传统民族音乐风格和浓厚的佛教文化色彩,具有悠久性,高雅性、民间性、独特性等多种特征。水会乐班一般为10多人到40多人不等。遇大型活动如水陆道场,取水伐马角,大型庙会等须有仪仗队配合,仪仗队一般有龙凤旗8面,伞一把,日月扇2把,滚灯若干,仪仗队前面是水会标志旗,阵容可达100人以上,取水伐马角时还须有锣鼓队配合壮势。

   水会音乐风格文雅,深受人们喜爱,它对于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显示了我国传统音乐艺术的悠久、博大、精微,填补了我国音乐史上的一块空白,为我国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一枚稀有的瑰宝,它又是我国民间音乐艺术和佛教文化艺术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对研究我国佛教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