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用延安精神培育民族地区青年干部成长

陈 虎

    
  以延安精神为代表的革命精神、创业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宝贵品格,凝聚了党和国家几十年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富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风范和优秀品质。在新时期,我们面临着复杂、艰巨而光荣的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实现奋斗目标,就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大力弘扬延安时期的伟大创业精神,让延安精神变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近年来的宣传教育、经验探索和工作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延安精神没有过时,反而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指导和激励着广大的干部群众为着新时期目标而努力奋斗。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实践工作中,我们既要真正科学地、理性地、辩证地认识延安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所在,还要将其不断弘扬培育,赋予新的内涵和意义,以逐步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需求。
  一、民族地区青年干部成长现状探析
  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广大民族地区陆续得到政策、项目、资金的大力扶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进步和发展。然而,由于受到历史传统、位置偏僻、资金匮乏、群众素质较低等一系列因素制约,民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较差,人才总体缺乏,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滞后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仍然没有根本扭转,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差距仍然较大。一部分民族地区至今贫困人口多、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社会发育程度缓慢,成为国家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此外,我国民族地区大多地处祖国西部边疆地界,民族构成复杂,周边安全不容乐观,容易受到“三股势力”的蛊惑和诱导,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广大青年干部肩负着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双重艰巨任务。综合上述原因,导致民族地区青年干部受到多方面的压力和影响,面临着特殊的成长环境和发展空间。
  近年来,通过公开考录、定向培养、基层遴选、挂职锻炼、退伍军人安置等途径,一大批民族地区青年干部纷纷走上工作岗位。他们拥有许多优势,年纪轻、学历高、有激情、综合素质较好;但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思想观念相对滞后,行为方式较为保守,干事创业激情不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民族地区发展的步伐。部分青年干部身上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容忽视:和老一辈干部相比,他们的成长环境、背景、方式大不相同,没有经历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较少经受社会磨炼,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和内地汉区青年干部相比,他们面临的发展环境不同,发展条件差,发展成本高,受到的限制较多,加之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眼界不开阔,成长空间狭小,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畏难情节,不敢大胆开拓工作。在财政困难、基础条件差、保障机制不健全、资金来源少、待遇不高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优秀青年干部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流失现象尤为突出。
  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和后备队伍,承载着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历史的重托。江泽民曾指出: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前景,很大程度取决于青年一代的状况。胡锦涛也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做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在民族地区的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历史过程中,广大青年干部曾经做出了重要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今,随着干部队伍“四化”方针的不断实施,青年干部在民族地区干部队伍中所占比例逐步提高,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青年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在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国家深化改革开放、全面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以来,民族地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广大青年干部必将在此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哺育民族地区青年干部成长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包围,面对恶劣的发展环境,选择了奋发图强、自力更生,最终突破重重困难、逐步走向辉煌,延安精神由此而生。如今,制约民族地区发展的因素仍然较多,发展环境艰难,发展节奏明显慢于国内其他发达地区。虽然社会时代不同,发展背景也有区别,但在特殊的环境和条件面前,对于人们精神领域和理想信念的要求是相同的,伟大的事业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来支撑。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在延安时,什么都困难,什么东西都没有,就是照毛泽东主席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方针去做,结果困难都克服了,生活过得很好。现在中国不需要完全那样做了,但那种精神仍然需要。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主体承担者,只有具备更加坚定的理念和充足的信心,才能够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大跨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民族地区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很有必要,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在新时期,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与哺育民族地区青年干部成长发展,二者具有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通过广泛宣传和弘扬延安精神,以党的优良革命传统教育引导青年干部,既可以强化青年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促进青年干部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有利于青年干部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进而健康成长;同时,用延安精神培养人、教育人,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青年领导干部队伍,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助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主力军。另一方面,通过在广大青年干部身上弘扬延安精神,又能够促进延安精神广泛传播,为民族地区输入先进文化理念,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创新延安精神的内涵、外延和表现形式,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时代感,进一步明确和阐释延安精神的现代价值,实现延安精神在民族地区的全面覆盖,弘扬光大党的优良传统;同时,可以将弘扬延安精神等革命优良传统作为有效抓手,进一步扎实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向纵深发展,为党的辉煌事业提供更加强大的精神武器和智力支撑。
  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并积极倡导弘扬延安精神。1990年4月4日,江泽民为《共产党人》专刊题词:“延安精神永放光芒”。2006年1月28日,胡锦涛给陕西省安塞县群众复信时指出:“继续发扬延安精神,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不断改变家乡面貌,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在笔者看来,理应大力开展延安精神教育,使民族地区青年干部真正承担起改革、建设、发展重任,成长为合格的领导人才,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1.积极搭建开展延安精神教育的有效平台和载体。在弘扬延安精神、哺育青年干部成长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组织部门、干部教育培训部门承担着主要的职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高度重视,将延安精神教育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统一纳入干部教育规划,紧紧抓住举办各类培训班次、主题教育实践、现场观摩教学、专题调研、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等载体,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强化经费保障,注重激发干部学习热情,积极开展延安精神理论教育,促进青年干部素质能力全面提高。第二,要在政策上、制度里、工作中重视人才,对政治上表现成熟、有发展潜力、具备延安精神的优秀青年干部纳入各级后备干部管理,及时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给予适当的发展平台,在政治上充分信任,支持他们放手干事业,使他们在工作实践中拓宽视野、丰富阅历、增长才干、提升能力。第三,要根据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青年干部队伍的保障激励机制,在政治信任的同时提供必须的经济待遇和物质基础,努力营造关心、关注、关爱青年干部成长的社会氛围,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引导广大青年干部在民族地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充分发挥自身才干和能力。
  2.牢牢把握开展延安精神教育的重点和方向。民族地区青年干部作为受教育主体,在弘扬延安精神和自身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延安精神的内涵和要求,牢牢把握开展延安精神教育的重点和方向,努力将延安精神内化为自身的强大精神动力和自觉行动,确保教育学习取得实际效果。具体来讲,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必须培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青年干部一旦迷失了政治方向,丧失了政治信念,就会在政治上误入歧途,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叛逆者。培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对于保持民族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主要承担者,青年干部必须用延安精神净化自己的政治灵魂,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进一步坚定政治信念,大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强化“三个离不开”思想,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妥善处理民族问题,带领和引导广大群众坚决同境内外敌对势力、分裂势力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彻底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
  第二,必须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进民族地区发展首先要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青年干部要自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民族地区的特殊实际出发,开拓进取而不因循守旧,适时进行战略思路的转化,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要努力做到求真务实,而非只会空谈,始终保持对党忠诚、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要正确理性面对个人得失和名利荣誉,主动到关键岗位或者环境艰苦、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去锻炼和培养。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多和农民群众交朋友,多关心群众疾苦,多和普通群众培养感情,多解决基层实际问题。
  第三,必须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切身加强党的建设,完全彻底地为人民谋利益。要密切联系普通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立足本职,勤勉敬业,脚踏实地,积极履职尽责,用公仆之权、尽公仆之责。“得人心者得天下”,青年干部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团结带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富裕起来,让群众得到实惠,这样才能体现党的先进性和根本宗旨,才能把一切发展热情和创造活力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才能始终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引导广大群众走上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四,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民族地区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空前艰难的历史任务,既要有发展的紧迫感,又要做好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作为承担民族地区未来改革、建设、发展重任的青年干部,首先要准确把握民族地区自身发展实际,科学找准宏观政策与本地实际的最佳结合点,带领广大群众充分发掘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经验和优势传统,积极寻求上级资金政策倾斜扶持和发达地区帮扶。同时,必须努力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最大程度地依靠自身的努力,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发扬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创业精神,通过“输血”逐步增加“造血”功能,有效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让各族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
  (作者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委办公室干部)
  

延安精神与中国共产党90年/梁星亮等主编;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