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上编 第三章 二、初级阶段离不开延安精神

郭必选 拓锐平 高思龙 樊云


  十一届六中全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政治领导集体登上了历史舞台。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胡耀邦作了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政治报告。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7年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关于接受胡耀邦请求辞去总书记职务和推选赵紫阳为代理总书记的决定。赵紫阳作了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报告第一次系统地、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这一时期,从总体上看,延安精神在“文革”失落以后开始恢复。但是,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延安精神在重新崛起后又受到新的挫折。但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离不开延安精神。
  1、独立自主是我们的立足点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邓小平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胡耀邦作了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邓小平在开幕词中回顾了党的历史,论述了“十二大”的历史地位,指出党的“七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党的“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这次大会将是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的一次最重要的会议。“我们有充分的根据相信,这次代表大会制定的正确的纲领,一定能够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邓小平的开幕词体现了延安精神。
  第一,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第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永远是我们的立足点。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同时,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决不允许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我国泛滥。“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坏社会主义祖国的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可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实质就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邓小平从实事求是、自力更生、爱国主义等方面阐发了延安精神的意义,这就是把延安精神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内在的联系起来了。
  胡耀邦的报告回顾了过去6年党领导人民进行拨乱反正的战斗历程,对比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生产过的两次历史性转变,满怀信心地宣告了我党历史上第三次历史性伟大转变的胜利实现。十二大报告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纲领。从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明确列入总任务。报告指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可见,这里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作为新时期实现总任务的一面旗帜。报告指出在这个总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继续推向前进,并从我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一系列正确方针。为了实现20年的奋斗目标,在战略部署上要分两步走;前10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10年要进入一个新经济振兴时期。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报告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是否坚持这个方针,将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它的内容最重要的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共产主义思想是其核心。报告批判了“共产主义渺茫的幻想”,“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错误观点,报告指出两种文明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方向。忽视精神文明我们社会主义就会失去理想和目标,失去精神的动力和战斗的意志,延安精神正是通过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为现代化服务的。所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为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确定了正确的道路。
  第三,报告重申了党的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指出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从来是我们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我们是爱国主义者,决不容忍中国的民族尊严和民族利益受到任何侵犯。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深深懂得中华民族利益的充分实现不能离开全人类的总体利益。我们坚决执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决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者国家集团,决不屈服于任何大国的压力。中国的对外政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为基础的,是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的利益出发的。可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正是延安精神在国际关系中的体现,坚持这一方针就是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十二大以后,1983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新华社评论员《四化建设迫切需要延安精神》的文章。文章指出:“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伟大历史任务。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振奋精神、艰苦奋斗、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反对和清除精神污染的一项重要工作。”所谓延安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发扬延安精神,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2、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赵紫阳作了题为《沿着中国特色社的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报告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等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论概括,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提出了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并以此为根据进一步制定了加快和深化改革的基本方针。
  第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报告指出,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60多年的过程中,出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30多年来正反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要正确认识国情,这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问题上,我们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过去我们不清楚。机械论主张“中国必须补资本主义课”,放弃社会主义;空想论急于求成,急于求纯,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发达阶段。报告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党对于社会主义,对中国国情反复再认识的一个创造性的科学论断。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是能超越这个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为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这个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报告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基本路线为继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产物,它的提出标志着实事求是科学精神再一次胜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第一次明确地被纳入我们党的基本路线中,这就从根本上把延安精神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精神支柱。这样,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不只是口头上,而落实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
  3、离开延安精神,社会主义很难建成
  198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式确立。9月9日江泽民总书记离京视察革命圣地延安,他强调指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没有过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要发扬延安精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离不开延安精神。否则,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很难建成的。”“把经济搞上去,靠什么方针,还得要发扬延安精神,归根到底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俭建国。”1990年4月4日又给《共产党人》杂志“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专刊题词“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总之,九十年代,一股以延安精神为标志的“革命传统热”在全国兴起,这是一场民族精神的振兴运动。
  1989年9月29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讲话时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四十年,是中国历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40年,是经历艰难曲折,战胜种种困难,不断发展进步的40年,是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独立自主,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四十年。”“我们运用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力量,依靠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使中国由一个一穷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回忆40年的历史,江泽民得出四个基本结论,其中第三个结论是:“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是中国革命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一条根本经验。”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历史证明,坚定捍卫中华民族尊严,期望中国繁荣昌盛的爱国者,大都会成为忠诚的社会主义者或社会主义的可靠朋友。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自力更生精神,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是在打破外国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孤立、封锁和挑衅的过程中巩固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人民从来没有,今后决不会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决不会放弃社会主义道路和民族独立来换取别人的施舍。我们一贯欢迎和争取各国人民对我们事业的支持。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加重视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坚持对外开放,以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立足于以上基本结论,“我们要更加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搞好党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这对于实现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密切联系群众是延安优良作风和传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就是要恢复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全会号召,全党同志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责任,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加强同全国各族人民的血肉联系,振奋精神,同心同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实现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的战略目标,为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而努力奋斗!
  1991年7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谈了这一问题。他说:“我们隆重集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不仅要继续经受执政的考验,而且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考验,面临着反对和平演变的考验。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三大考验和挑战。在过去的70年里,我们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无数艰难险阻,一切困难和敌人都没有能够压倒我们,最终却被我们所压倒。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我们党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的党,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富有创造精神的党。总之,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斗争中形成了光荣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和发扬了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表现,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政治优势和精神支柱。今天,面临着现代化的挑战,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就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从中国道路来看。中国向何处去!在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时期,这一问题就尤为突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带领下,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从而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我们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新中国诞生后,我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道路。但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一段时间里,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曾经犯过一些错误,特别是出现过“文化大革命”那样的严重挫折。中国向何处去!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怎样的社会主义,我们并不十分清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概括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十二条原则和勾画出了它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总体图景。我们正在这条道路上前进。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过程正是延安精神的复兴过程。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到密切党群关系,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的立足点到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我们看到以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二、三代人正是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等第一代人所创造的延安精神才实现了中国道路问题上第二次飞跃的。总之,走中国道路就需要中国精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离不开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同中国道路的这种内在联系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延安精神的永恒意义。
  其次,从中国命运来看。江泽民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是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集体领导。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11亿人民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不由一个具有高度觉悟、严明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来领导,是根本不可能。所以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之所以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就在于我们党的党风好,就在于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可见,党风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是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今天不管是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还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和平演变”策略的挑战,别人的“不战而胜”固然危险,但最大的危险是我们“不打自倒”。我们党取得执政地位以后,获得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甚至腐败变质的危险。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条件下,这种危险会更太,如果放松警惕,带来的后果也会更严重。我们不能因为今天党内发生的某些消极腐败现象而看不到党的主流是好的,更不能因为党的主流是好的而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掉以轻心。现在有些党员干部滋长了严重的官僚主义,有些干部为了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利益乃至个人利益,而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全局利益,少数人以权谋私、行贿受贿、贪污腐化。总之,有少数人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甚至三心二意也做不到,而是全心全意为自己。有些人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人民币服务。这些现象败坏了党的声誉,损害了党群关系,同党的宗旨是根本不相容的。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永远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谋利益。
  最后,从中国希望来看。江泽民指出:“今后10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新老干部交替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前景,很大程度取决于青年一代的状况。”要以今后10年乃至下个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着眼于培养广大青少年。努力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不是当官发财,获得谋取私利的权力,而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坚持革命斗争的英勇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随时准备为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可靠的接班人的问题,早在6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高瞻远瞩地向全党提出了这个战略任务。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接班人呢?在延安时代毛泽东为陕北公学成立与开学纪念题词写道:“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的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际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延安精神培养的中国精英,就是靠这样一批人,中国革命才取得了胜利。”邓小平说:“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大发扬这些精神。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为世界上一切要求革命、要求进步的人们所向往,也为世界上许多精神空虚,思想苦闷的人们所羡慕。”
  

延安精神体系论纲/延安大学延安学研究所 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会编.—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1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