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二章 毛泽东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立足点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论研究委员会


  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的经验总结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点之一。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处理革命和建设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要求必须把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决不允许有任何奴颜婢膝,卑躬屈节的表现。在革命战争年代如此,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更应该如此。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中国人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1〕
  自从1840年西方资本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无数志士仁人以及后来的大批共产党人,为了拯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为祖国的独立、富强曾不远万里到西方去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希望以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为师。但是,国际资本主义并不支持中国的革命者,他们的既定方针是要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和附属国。他们支持中国的腐朽势力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屠杀大批的革命党人。血的教训使无产阶级明白了,“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决定了只有深深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才能够生存和发展,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够取得胜利,否则只有失败。这一点,在抗日战争之前的两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有着沉痛的经验教训。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完全放弃了独立自主的原则,放弃了革命武装斗争的领导权,看不起工农群众的革命力量,妄图依靠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来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其结果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了失败,大批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屠杀。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内连续犯了三次“左”倾错误,特别是以王明为首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根本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不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只满足于背颂马克思主义的词句,企图依靠别国的经验和共产国际的指挥来进行革命,其结果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险些断送了革命,断送了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断送了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从他参加革命活动的一开始,独立自主的思想就比较明确,他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支持农民的革命行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正确地总结了农民革命运动的基本经验,写出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
  在1930年5月,毛泽东在总结党内右的和“左”的错误以后,特别是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批评了脱离中国实际的主观主义瞎指挥,批评了只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本本中寻找答案的教条主义错误,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2〕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独立自主思想。但是,这种独立自主的思想在当时并未成为全党的共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党内占有统治地位。到了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和发展,毛泽东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也日益为广大党员干部接受。特别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条件下,面对着国民党顽固派限共、溶共、灭共的阴谋,是否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成了决定战争和革命能否胜利的关键。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对于独立自主的思想有了更系统的论述。在1937年8月的洛川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在军事上实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在国共关系上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之后,毛泽东又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文章中,集中而系统地论述了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又专门论述了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
  二、毛泽东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的理论特点
  独立自主强调的是事物的独立性,与它事物的区别性,即事物的特殊性。只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掌握各个矛盾的特殊本质,才能科学地认识各种事物,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原因,或特殊的根据,也就无从辨别事物,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3〕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总是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事物之间这种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决定了一事物与它事物既是联系的,又是独立的。独立自主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全部内容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具有根本性的、普遍的,长远的指导意义。
  自力更生与独立自主是相辅相成、紧密相关的。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必须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同时也只有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才能保证独立自主原则的贯彻执行。所谓自力更生,就是毛泽东所讲的,我们的方针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也就是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是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而得出的必然结论。恩格斯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制约着他们的一定环境中,是在既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4〕任何人背离国情去主观臆造各种美好的社会改革方案,或完全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都将会遭到失败。
  毛泽东对民主革命时期国情分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具体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毛泽东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5〕通过对各个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的分析,一方面使广大党员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始终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统一战线是夺取新民主主义胜利的一大法宝;另一方面,在统一战线内部,特别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内部存在着复杂、激烈的阶级斗争和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由此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原则,以及军事战略上的独立自主的作战方针。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真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在党的历史上,任何一个胜利和成功,无一不是贯彻群众路线的结果。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正是相信中华民族有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了执行党的全面抗战路线而强调独立自主原则。为了发动人民群众抗战,把日本帝国主义者置于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面前,使之丧身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就必须实行民主政治,废除国民党的独裁和专政。为此,毛泽东在《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中强调:“中国抗战主要地依靠自力更生。如果过去也讲自力更生,那末,在新的国际环境下,自力更生就更加重要。自力更生的主要内容,就是民主政治。”〔6〕党的群众路线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力量源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是正确处理阶级、政党之间的理论原则。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斗争的过程中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加强同党外人士的合作,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但在统一战线内部,如何处理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坚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是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毛泽东提出的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把钥匙。使党不因合作而牺牲党派和阶级的必要权利,而是相反,坚持党派和阶级的一定限度的权利,这才有利于合作,也才有所谓合作。抗战期间,尽管以蒋介石为首国民党发动三次反共高潮,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没有破裂,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了统一与独立的关系,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以及统一战线内部各阶级、阶层、政党之间的关系。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也是正确处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马克思主义原则。因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历史文化传统各异,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主要任务都存在着差异,故各国无产阶级政党之间,各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之间,既有相互影响、相互援助,不可分割的联系,又必须有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独立性。是否坚持中国革命的独立性,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中国共产党自二大以来便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以苏联为榜样,走俄国人的路,是党的既定方针。在这个前提下,如何处理同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关系着革命的成败。毛泽东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新中国成立以后,始终把独立自主作为国策。周恩来反复强调:我国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任何国家都不能干涉中国的内政,我们就是为此而奋斗了一百多年。〔7〕党的十四大再次重申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8〕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要求在立足于中国实际的前提下,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而不是盲目排外。毛泽东历来积极主张,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各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他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曾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必须认真地学习。〔9〕可见,毛泽东的独立自主思想同闭关自守,盲目排外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而是要求批判地吸收外国的长处,创造出具有独特的中国民族风格的东西,不能丧失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即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呈现出开放性。
  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离不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一)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而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的丰硕成果。
  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以及各地的武装起义纷纷发动,此起彼伏。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是先占领中心城市,以突击方式,迅速摧毁反动统治的首脑机关,然后再进攻农村。党内“左”倾错误的领导者及共产国际的代表对准备中的武装起义,也是以夺取中心城市为主,达到“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他们曾经一再命令中心城市的少数革命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命令农村的红军进攻大城市,致使红军遭到严重的损失。
  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最初也曾经计划夺取湖南的省城长沙。在进攻长沙周围的城镇打了几个败仗以后,毛泽东分析当时的形势,认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攻占长沙这样的中心城市是不可能的。于是,果断地率领秋收起义的余部向敌人统治力量较弱,革命较有基础的井冈山地区进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湘南起义的余部到井冈山会师,成立了红四军,发展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10〕这是毛泽东及其他党的领导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基本原理在中国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条道路的特点是:将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深入土地革命,打碎当地的白色政权,建立红色政权,把落后的农村变为先进的革命根据地,依托这样的革命根据地去打击敌人,逐步发展、壮大革命力量,变敌大我小、敌强我弱为敌小我大,敌弱我强时,再攻占中心城市,夺取全国政权和全国革命的胜利。这条道路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领导敌后人民建立了从东北到海南岛的十九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将党的工作中心转入敌人后方的广大农村地区,并在这些地区广泛地开展了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使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全国相当大的土地上铺展开来,成为伟大的现实,成为解放全中国的可靠的基地。
  (二)鉴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经验教训,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始终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原则。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倡导并促成了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标志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的阶级矛盾处于次要地位的情况下,中国的一切阶级、阶层、一切政治派别、一切军队、除了亲日派以外,都可以参加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来。针对统一战线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为了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在一切统一战线工作中必须密切地联系到独立自主的原则。在统一战线中,实行既统一,又独立,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又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坚持党对八路军、新四军和其它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冲破国民党的限制,独立自主地发展壮大抗日民主力量。
  这期间,共产国际和苏联对蒋介石抗战的积极性估计过高,对他的反共立场估计不足,认为只有国民党才是唯一合法的政府,才有力量抗战到底。中国的抗战应该依靠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抗战开始后,王明带着共产国际的旨意回到延安,系统地提出了一整套右倾投降主义的主张,抹煞两条抗战路线的原则分歧,否认共产党在抗战中的领导作用,宣扬“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等,把自己的行动限于国民党蒋介石允许的范围内。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同他在十年内战时期的“左”倾错误一样,完全是把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教条化的结果。
  由于毛泽东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在这一时期已经成为全党的行动指南,使王明的右倾错误受到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只在局部范围内产生了影响,而且很快得到了纠正。
  总之,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原则的提出、实践和坚持,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之途的中心一环。由于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原则,终于挫败了国民党要消灭共产党和人民力量的种种阴谋诡计,团结了友人,发展壮大了革命力量,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战胜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
  (三)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的指引下,克服了革命根据地物质生活上的困难,发展了革命根据地的各项经济事业。
  毛泽东最早开辟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四面高山峻岭环峙,连绵百里,山高林密,悬崖陡坡,敌人常常以比红军多几倍、几十倍的兵力进行“围剿”,并对根据地进行残酷的经济封锁。当时,敌我力量之悬殊,环境之险恶,战斗之频繁,生活之艰苦,在中国革命史上是罕见的。从毛泽东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菜金。寒冬腊月,他们身穿单衣,脚穿草鞋,顶着刺骨的寒风,爬山越岭,没有棉被,就睡在稻草堆里过夜;没有盐吃,就发动群众熬硝盐;没有医疗器械和药品,就漫山遍野采集中草药或用民间土法消毒;没有枪枝弹药,就收集敌军丢弃的坏枪坏炮,修修补补,并自制土炸药,打击敌人……。正是这种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奠定了红军不断发展,根据地不断扩大的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党坚持了以独立自主的原则发展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使根据地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军停止了对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将其主力用于打击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对抗日民主根据地,采用极其野蛮的“三光”政策。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顽固派,在日本诱降,英、美劝降的形势下,虽未像汪精卫集团那样公开投降,却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妥协性和动摇性。他们控制的国民政府不仅停发八路军、新四军的薪响、弹药、被服等,而且在陕甘宁边区集结了几十万大军,构筑了三道封锁线,一万多个碉堡,进行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他们扣留海内外爱国人士支援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的一切钱粮物资,阻挠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对外贸易,妄图困死、饿死边区军民,达到不剿自灭的目的。当时根据地军民的生活极端困难,“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盖”。〔11〕
  在这严峻困难面前,毛泽东先后发表了《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组织起来》、《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等文章,向全党和全体军民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于是,根据地人民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指引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以王震为首的359旅开进了古林丛生,荆棘簇簇的南泥湾。他们以惊人毅力,起早摸黑,开荒种地。经过二年多的艰苦奋斗,开荒10多万亩,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粮食堆满仓,稻田翻金浪,猪牛羊肥壮,鱼鸭满池塘”的陕北江南。另外,在开荒种地的同时,边区军民白手起家,先后创办了纺织厂、兵工厂、石油厂、化工厂、造纸厂、火柴厂、肥皂厂等许多小型工厂。工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上述工厂生产的产品不仅供边区军民生产、生活的需要,还远销外地。
  大生产运动是一曲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凯歌。通过大生产运动,有效地克服了抗日民主根据地严重的物质困难,保障了抗日经费的供给,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经济建设工作的人才。
  (四)顶住了“不准革命”的错误干涉,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结束的时候,苏联领导人由于不能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不能正确认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反动本质,认为中国共产党不应该也无力反对国民党的统治,让中国共产党放弃武装,加入国民党政府。为了寻求对美国的妥协,苏共领导人不断向中国共产党施加压力,要中国共产党切勿进行推翻国民党统治的斗争。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以后,他们对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仍持怀疑态度,不予支持。正如毛泽东所说:“解放战争时期,先是不准革命,说是如果打内战,中华民族有毁灭的危险。仗打起来,对我们半信半疑”。〔12〕
  面对着来自国际上的这种压力和迫在眉捷的国内两种命运的决战,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的指引下,顶住了这种“不准革命”的错误干涉,用革命的两手同蒋介石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仅用三年半的时间就歼灭国民党反动军队807万人,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在革命和建设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一)新中国成立后,彻底埋葬了屈辱外交,执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长达100多年,深受丧权辱国之苦。新中国成立后,不依附于任何帝国主义国家或国际势力,是一个真正拥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家。我国采取了毛泽东提出的“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不承认旧中国同任何外国建立的外交关系,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彻底摧毁了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取消了各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开办的宣传机关,并立即统制对外贸易,改革海关制度,从而肃清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彻底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同时,我国宣布,愿在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同世界各国友好往来。但只要帝国主义一天不改变敌视中国人民的态度,我国就一天不给它在中国以合法地位。这个原则立场,充分显示出中国人民的尊严。即使是我国的朋友,干出有损于中国独立、主权的事,我国也决不答应。50年末,赫鲁晓夫要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潜艇基地,被毛泽东愤然拒绝。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是近半个世纪来我国一贯奉行的国策。
  (二)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的指引下,恢复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搞好经济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的最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问题。新中国从国民党手上接过来的国民经济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下,旧中国的经济极端落后,国民党22年的统治,更是把中国搞得民穷财尽。特别是国民党统治后期造成的国民经济全面崩溃的长期恶性通货膨胀及物价飞涨,物资奇缺,投机倒把活动猖獗等情况,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依然存在。这种严峻的经济形势,迫切需要国外资金。物资和技术的援助。但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坚持敌视中国的政策,对我国实行长期的经济、军事、外交的严密封锁。使我国不仅不可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任何援助,就连普通的贸易和交往都很困难。美国操纵联合国大会通过对中国实行“禁运”的提案,致使参加“禁运”的国家达36个,并持续达20年之久。据不完全统计,仅1950年至1953年,经多种措施减少损失之后,“封锁、禁运”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仍达5691万美元。其中,被冻结的资金为4182万美元,被扣物资价值约335万美元,船只到达我国港口前被劫持的损失约1174万美元。这个统汁,尚未包括全部私商被扣物资和尚未被人民保险公司保险的物资及船舶。〔13〕当时,国内的反动派特别是美帝国主义断言中国共产党克服不了经济困难,国内资产阶级中的许多人也不相信共产党能解决经济问题。
  在上述严峻的经济形势考验下,中国共产党发扬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环节,采用了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有效的经济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打击投机资本,稳定市场物价,统一全国的财政经济工作,加强了国家对财经工作的宏观管理;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使其逐步走上了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对三亿多农民的新解放区进行土改和开展互助合作运动等;使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之后,我国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创造一切奇迹的法宝。当我国进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渴望在苏联的帮助下,把我国的国防和科学技术搞上去。然而,1959年6月,苏联政府片面地撕毁了1957年10月两国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拒绝提供原子弹数学模型的有关技术资料。8月,苏联又单方面终止两国签定的国家新技术协定。1960年7月,苏联政府不同中国政府协商单方面决定在短短一个月内撤回全部在华专家1390人,撕毁了343个专家合同和合同补充书,废除了257个科学技术合作项目,带走了全部设计图纸和有关资料。苏联人说:离开外界的帮助,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就守着这堆废铜烂铁吧!
  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国内外的压力并未削弱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勇气。毛泽东再一次发出“自己动手”的号召,指示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于是,中国一大批核科学专家和有关人员抖擞精神,全力以赴投入到自力更生发展核科学的伟大事业中。终于不负众望,用了比美国少20倍的试验次数,于1964年10月爆炸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第一颗原子弹。事隔两年零八个月之后,赶在法国前面爆炸了能装上导弹头的100万吨以上TNT当量的氢弹。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花费时间最短的国家。这不正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的硕果吗!
  (三)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新的社会制度,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历史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找不到现成答案的。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建成的社会主义,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也逐步暴露出一些严重的弱点,即使在苏联是成功的经验,如果我国不加分析的盲目照搬,不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也不会取得成功。因此,在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以后,毛泽东等党的一些领导人,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我国自己的经验,开始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探索的过程中,毛泽东写了《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他指出,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长处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这就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的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一根本思想。其他同志在探索过程中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和正确的设想。并且召开了八大,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和方针。然而,由于国内外发生了一些重大的事件,再加上党对经济建设在理论和思想上准备不足,缺乏经验,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使党和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进入误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摈弃了旧有的关于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观念,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确立了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贯穿这条道路的一个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毛泽东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每一项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的指导下,找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找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也找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是改革开放的立足点
  我国人民在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仍然把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离开这一点仍将一事无成。
  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以自力更生为主”。〔14〕决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和别国的模式。更何况目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事业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还都在探索的过程中。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地进行革命和建设,历来认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党的理论和路线,取决于党同人民的团结战斗。”〔15〕
  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完善经济体制,促进生产的发展。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国外的资金、设备、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式,扩大中外经济、科技、文化等的交流,有利于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增强。当前,改革开放正在全国各地加速发展,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都迫切希望尽快地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但要特别注意汲取历史上造成几次较大经济波折的经验教训,不仅要有高度的热情,也必须要有求实的精神,“要做到既加快发展,尽力而为,又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16〕否则,“群众急于求富,干部急于求功,”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单凭主观愿望,欲速则不达,不仅不能发展生产力,还会破坏生产力。这就需要各地区、各部门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独立自主,因地制宜,不要盲目攀比。遵照邓小平的指示:“我们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学习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我们努力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17〕
  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实践的主体。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僵化经济体制下,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被限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民主受到极大破坏的十年浩劫中,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被个人专断高度集中机制所代替。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人们的思想冲破牢笼,获得了解放,个人的经济独立性不断增大,生产的积极性被极大的激发出来。改革开放是人民群众发挥历史主动性和首创精神的舞台。因此,邓小平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18〕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总结群众中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克服眼睛只是向上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更不能以牺牲人民群众的利益去迎合外国资本集团的需要。
  改革开放需要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反对拜金主义。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感,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有忧患意识,而忧患可以兴邦,可以催人奋进。然而,目前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倾向异常严重,有些人借改革开放之机,不择手段的大把捞钱。为了捞到更多的金钱,可以不顾法律政令,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贪污受贿;可以无视道德,出卖灵魂,出卖国格人格,出卖国家利益。在他们看来,金钱可以收买一切,有了几个臭钱,就可以颐指气使,就可以收买灵魂,编造歪理,颠倒是非。拜金主义危害国家,危害社会,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背道而驰,是爱国主义的大敌。
  总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必须以毛泽东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为指导。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搞好一切工作的立足点。
  〔1〕《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372页。
  〔2〕《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版,第109、111——112、115页。
  〔3〕《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版,第309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6页。
  〔5〕《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版,第3页。
  〔6〕《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2版,第588页。
  〔7〕参见《周恩来选集》上卷,第321——322页。
  〔8〕《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42页。
  〔9〕《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版,第740、742页。
  〔10〕《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版,第48页。
  〔11〕《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2版,第892页。
  〔1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版,第741页。
  〔13〕数字见《中共党史通讯》1993年第4期。
  〔1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页。
  〔15〕《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11——12页。
  〔16〕江泽民:《当前的经济工作》,1993年6月3日《经济参考报》。
  〔17〕《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51页。
  〔18〕《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页。
  

延安精神和改革开放/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论研究委员会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