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八章 第一节 发展生产 渡过难关——6


  六 机关学校生产
  边区机关、部队、学校参加生产,是一个伟大的革命,打破了“轻视体力劳动”的传统观念,深刻体验到“劳工神圣”的真理,使边区产生了新的公营农业经济成份。边区机关、学校的生产,经历了一个由摸索到自觉的发展过程:1939年到1940年,以集体的农业生产为主,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当然,也有一些毛病,但不是主要的;1941年到1942年,由于急于解决经费自给,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经商赚钱方面,忽视了农工业生产,走了一段弯路;1942年冬,边区高干会以后,采取了以集体的农业生产为主,以部分人的工商业生产以及合作与个体的生产为辅的方针,机关、学校的生产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由于边区实行生产自给,使原以农业为主的机关学校的生产起了变化,一方面要保障每天每月的供给,另一方面,又要积累资金,建立将来完全自给的经济基础。因此,1940年12月9日,边区政府向各分区、各县的党、政、民、教机关发出训令,提出1941年除粮食仍由公家供给外,其余费用统统自给。各分区、县应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举办工商业。1940年冬至1941年春,由政府支付70万元,银行借款300万元,加上以前各机关自己积累的资金作为基金,进行自给生产。但是,各机关学校认为经营农业“得不偿失”,为了迅速解决困难和保证本单位的供给,便抽调人员,用其大部分资金从事能够赚钱的商业活动。据统计33个担负生产任务的单位中,农业投资18157.5元,仅占总投资的14.9%。①重商轻农的结果,形式上获得利益,但使农业生产受到影响。1941年,中央与边区各机关学校的农业生产,有的采取自营农场,但不是组织全体有劳动能力的工作人员上山种地,而是以杂务人员为基础组成生产队;有的和农民伙种,公二私八分粮,公七私三分草。当时,机关学校的农业生产主要是种蔬菜,后勤机关学校种菜地1801亩,收获各种蔬菜87.9万斤,自给蔬菜4个月。中央直属各机关种菜2329亩,收获蔬菜71.5万斤,自给5个月。边区中央局140人,种粮收获不足自给1个月,收获蔬菜2.8万斤,自给9个月。
  1942年,机关学校的生产自给仍以经商为主,中直、军直和边区各机关学校的商业收入占总收入的68%。这年,因精兵简政,延安许多机关学校合并,人员减少,其粮食生产仍采取两种形式:自营农场除种粮食外,兼营饲养家畜等副业;伙种农场是机关学校派管理人员,招雇移民安伙子,主要是种粮食。如边区政府秘书处与民政、财政、建设、教育4厅合办两个农场,共派10个管理人员与12户移民伙种,共收入约25万元。西北中央局与农民合伙安庄稼,分得粮食8石。中央各机关学校,这年配备了种菜人员40名,在388亩川地和1941亩山地上种菜,收获各种蔬菜74.5万斤,平均自给蔬菜5个月。全边区各机关学校的蔬菜自给在600万元以上。
  此外,饲养家畜解决食肉也取得相当成绩。“1941年上半年后勤各机关喂猪得肉56814斤,照当时市价值170440元,平均每人每月多吃了1斤肉,全年约值35万余元”。“中央直属各机关学校,1942年至10月止,平均每月养猪265头,10个月共赚23330余斤大秤的猪肉,合边钞70万元。”“全边区机关学校饲养牲畜一项生产,照此计算,总值当在400万元以上”②。
  总之,这一时期,延安及全边区机关、学校的自给生产,虽然粮食生产较少,但在蔬菜、饲养家畜等农副业方面是有成绩的,1941年生产自给1500万元,1942年约5000万元,不但解决了迫切的财政困难,而且积累了大量资金,为公营经济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边区的自给生产中,中央和边区的机关学校还创办了纺织、化学、造纸、铁木、被服、印刷等许多小型工厂,使公营工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但因当时建厂带有盲目性,出现了无政府状态。例如,1941年上半年就开办了10多个纺织厂,但因无计划,到了下半年,这些工厂或因原料不足,或因流动资金短缺,或因管理不善等,有的停工,有的合并,有的时开时歇。中央直属机关财经处的新中国纺织厂,先与中央组织部的胜利纺织厂合并,后与马列学院的团结纺织厂合并;鲁艺和女大的纺织厂,则停工把资金移作别的事业;后勤部的交通纺织厂,因各种困难,不得不时开时歇。为此,1941年9月,中央财经处改为中央管理局,统一管理中央系统各机关学校所属工厂,将原有的27个厂合并为19个,其中把原有的8个纺织厂合并为团结和实验两个工厂,经营集中,业务改善,使分散经营时的亏本企业变成了获利企业,收到如身使臂,如手使指的成效。
  ①《1942年经济工作报告》1942年12月5日。
  ②毛泽东:《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东北书店1948年版第867页。
  

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中、下篇)/雷云峰.—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