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二章 第四节 壮大人民武装,发展统一战线——4


  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1946年6月,西北局发出《对目前国统区的紧急指示》,要求各地工委在全面内战即将爆发的形势下立即紧急动员起来,集中所有力量,采取一切办法,加紧与有效地开展国统区工作,尤其是国统区的军事工作,活跃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以配合边区人民的自卫斗争。
  早在抗日战争后期,西北局为了培养国统区武装斗争骨干,就在关中分区马栏市开办一个干训队(由汪锋主持),抽调西府、陕南、渭北等地的地下党干部,集中学习国统区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1946年初陕西省工委成立后,又进一步加强国统区军事干部培训工作,将干训队扩大为教导团,由赵伯经任团长,秋宏任政治委员,谈国帆任副团长,王杰任副政治委员。至此各地在积极恢复和健全地下党组织的基础上,都把组建敌后游击队、大力开展武装斗争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西北局和中共陕西工委反复分析研究关中国统区情况,认为西府地区(即兴平以西的关中西部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又与关中分区接壤,是边区南部的门户。特别是麟游山区及其周围的乾县、永寿、邠县、长武、岐山、凤翔、扶风、*(左氵右幵)阳、陇县,地形复杂,有利于游击战争的展开。此外,关中有许多“非法”武装和“半非法”武装,大约拥有5万支枪,多数掌握在地方实力派或土匪手里,其成员多数是破产农民和强拉入伙的贫民。他们或者与国民党当局有矛盾,或者不太积极与国民党当局合作。如果我们能争取到一半左右,就可以形成一支可观的敌后武装,扩大反蒋反胡的力量。如果我们不去争取,他们就可能为国民党所利用,采取金钱拉拢、封官许愿等手段将其收编,反过来打我们。因此,西北局和省工委明确指出,在巩固发展国统区党组织、发动群众斗争、以及设法钻到敌人内部抓枪干子、建立两面政权的同时,各地应下大力争取各种形式的“非法”武装,进而将其改造为党领导下的游击武装,用来打蒋介石、胡宗南。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正确工作方针,也是关中党组织最紧迫的重要任务。
  内战全面爆发后,关中敌后游击力量日益发展壮大。其中主要有:
  礼泉(今礼泉)游击队 1945年夏,关中地委派出一支武工队到醴泉地区活动,由罗恒彩任队长,张思明任政委,队员有邓远、朱克义、刘元勋等人。到年底,中共醴泉县工委成立。县工委和武工队积极联系贫苦群众30多人,并团结李林忠、董明春等几股“非法”武装约60多人。1946年8月,在赤水县马家山正式成立醴泉游击队,罗恒彩任队长,张思明任政委,全队共100多人,有机枪3挺,长短枪100多支,在醴泉一带坚持活动。
  乾县独立大队 系中共乾县工委领导的陈玉琳武工队和铁佛寺保警队起义人员合编组成,共80多人,陈玉琳任大队长,赵乾修任副大队长。
  临平武工队 1946年6月,省工委派一支武工队到乾县临平一带活动。陈世业、袁惠民任正、副队长,队员有赵康、王功、刘彦和冯彦虎。其后,武工队吸收了一批农民,争取团结张傲娃的“非法”武装,力量大大加强。
  岐山武工队 1946年6月,省工委派刘章天、赵杰率领武工队到岐山、扶风、麟游交界地带开展武装斗争,队员有高超、李建刚等7人。后与扶凤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孙宪武)共同努力,把岐山县岐阳乡第9保警备班班长冯兴汉(后入党)等6人拉了出来(携长短枪8支)。该武工队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抗粮、抗丁、抗款斗争,队伍逐步扩大到50多人,并拥有机枪3挺。
  涝川武工队 1946年10月,欧阳德、邰云亭奉命带领一支武工队到凤翔、岐山、麟游交界的涝川地区活动,队员有蒲光、刘沛、亢少平、左群等。后与农民走私武装刘岐周等13人建立联系。刘等跟随武工队一起开展武装斗争。
  岐山王孝先武工队 1946年夏秋,中共地下党员王孝先在党组织支持下,购买长短枪6支,组织武工队在岐山一带开展游击活动,后经中共岐山县委批准,正式扩大为游击队。
  扶风游击队 1946年秋,岐山武工队和中共扶风县工委共同做工作,把在天度、法门寺以北山区活动的魏文德“非法”武装(9人,9支枪)争取过来,成立了扶风游击队,后发展到14人。同年冬,他们攻打召寨镇公所,缴获12支枪。游击队也发展到42人。
  麟游长乐游击队 1946年8月“迎王”战役中,西府司令部命许晓东联络旧友,使麟游县常乐保公所保长石万军等20余人参加革命。遂成立常乐游击队,配合主力开展活动。
  郿县游击队 1946年8月,省工委派马德(后任中共郿县县委书记)、余政、赵乃鼎、张衡、汶湃等回到家乡郿县从事革命斗争。他们逐步开展活动,发动和组织群众。后来在此基础上成立郿县游击队。
  长武游击队 1946年夏天,刘刚奉命返回家乡长武开展革命活动。他先后联络农民赵彦芳、王有智、胡吕彪等5人,积极筹建地下武装。后以此为基础成立了长武游击队。
  渭北地区(关中中部渭河以北)和东府地区(关中东部渭河以北)的游击活动也逐渐发展起来。在渭北地区,有富平游击队(队长王方民)、同官游击队(队长许天杰)等。在东府地区,有边区派去的两支武工队。第一支武工队由王敏任队长,张铁、文登、刘振忠任副队长,共30多人,以巍山作为依托开展敌后的游击战争。其后,第二支武工队又把韩城、宜川交界的野户川山区开辟为游击区。在中共东府工委的领导下,很快组建起郃阳游击队(队长张铁)、韩宜游击队(队长孙文登)和澄城游击队(队长刘振忠)3支队伍,每支游击队都由初建时的10多人迅速发展到四五十人。他们和韩城游击队(归中共洛川地区特别工作委员会领导)等并肩作战,互相配合,使韩(城)、郃(阳)、澄(城)、黄(龙)一带的游击战争活动广泛开展起来。
  各地武工队游击队都以山地和农村为依托,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抗丁、抗税、抗粮斗争,摧毁保甲制度,扰乱敌人后方,破坏交通,打入敌人内部抓印把子,抓枪杆子,搞策反,扩大统战关系,搜集情报,有力配合边区自卫战争,成为保卫边区的一个重要方面军。
  在北线和西线接敌地区,也相继组建起游击队。如米脂县边沿地区有3支游击队在活动,葭县边沿地区也有3支游击队在活动。三边分区,有余庄子、红井子、三段地3个工委领导的3支游击队,盐池骑兵游击队等。陇东分区有镇原游击队等。这些游击队经常深入敌区,神出鬼没,侦察敌情,捕捉匪特,袭扰敌后,瓦解敌人,做群众工作,并配合主力部队打击侵犯之敌。
  

陕甘宁边区史解放战争时期/朱凯,郭林,吴璋主编.—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