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41、延安民族学院的创建及其演变

雷云峰 张宏志


  (1941年9月—1948年2月)
  中共中央为了实现“动员蒙民、回民及其他少数民族,在民族自决和自治的原则下,共同抗日”的目的,决定于1941年9月18日在延安成立民族学院,至1948年2月结束。
  民族学院的组织机构如下:
  院长高岗,副院长高克林,秘书长胡震。
  教育处:处长乌兰夫、副处长王铎。下设教务室、注册室、图书室、阅览室。
  干部处。
  总务处:处长梁大军。下设总务科、会计科、生产科、医务室、休养所。
  研究部:主任刘春。下设三个研究组:蒙民问题研究包彦;回民问题研究马寅;藏民问题研究马尔萨(牙含章)。研究部编写的专著有:《回回民族问题》、《蒙古问题研究》、《蒙古社会经济》、《藏族问题研究》等。
  各班设指导员一人,直属院长。
  民族学院成立后,其发展变化经过了三个阶段:
  1941年9月至1943年4月,在文化沟泽东青年干部学校的校址上建立,单独办学。
  1943年4月至1944年4月迁往桥儿沟。为了适应整风运动的需要,并入了延安大学。
  1944年春夏之交,民族学院又从延大分出迁往定边,与三边师范、地委干部训练班、整风训练班合并为三边公学,由中共三边地委书记王世泰兼任校长,芦勤良任副校长。1944年冬,一批蒙古族学生和教师离开学校,调往内蒙开辟工作;其他民族的学生,仍继续学习。
  1945年2月,该校又从定边迁到内蒙地区城川,直至1948年2月正式结束。
  民族学院是为培养和造就大批军事、政治的少数民族抗日干部,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收复失地,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彻底解放而努力。
  该校培养蒙、回、藏、彝、苗、满、汉等族,约300余人。
  按民族和文化程度,编为三种类型的班级,相当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编入研究班,具有一般文化水平的编入普通班,文化水平较低的编入文化班。文化班以学习文化课为主,分为蒙古班和回民班,每班设指导员一人,直属院长领导。
  课程既联系抗战时局的需要,又结合各民族学生实际。研究班和普通班高年级设有: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哲学、中国革命问题、民族问题、时事政策等;普通班级设有:中国革命问题、政治基础理论、社会发展简史,汉语文、民族语文、历史,地理、自然常识、时事政策等;文化班设有:汉语文、民族语文、数学等课程。
  教学方法上,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启发诱导,深入浅出的讲授方法。经常请各部门领导同志作专题报告,以了解国内外形势及党的各项政策,扩大知识视野,增强必胜信念。
  尊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蒙族学生的跳巫,回族学生的礼拜、封斋期,院方特别予以照顾。尊重学生会的民主权利,生活待遇上给予关心和照顾。(贾瑞梅)
  

陕甘宁边区大事记述/主编:雷云峰;副主编:张宏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