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图书论著>核心书架>杨虎城将军

  


杨虎城将军-二、坚守西安孤城

米暂沉

 
    大革命形势的发展,迫使北洋军阀联合起来做最后的挣扎。刘镇华的镇嵩军在吴佩孚的支持下,继消灭国民军第二军之后向陕西进攻。

    东望华岳,战云密布。十万镇嵩军蜂拥而来……

    是战,是降?是走,是守?谁来支撑这个危局?    

    既然要配合广东革命政府的军事行动,那只能是战;既然人民要求免遭敌军蹂躏,那当然是守。杨虎城率领五千人马毅然进入西安,开始了为期八个月的坚守孤城之战……

    这是西北人民在北伐战争中演出的可歌可泣的一幕。

    不畏强敌  矢志坚守孤城

    一九二六年,直系吴佩孚和奉系张作霖,面对勃然兴起的大革命形势,十分恐慌。为集中力量对付广东革命政府,他们首先把矛头指向北方,联合向国民军发动进攻。原国民军第二军军长兼河南省长岳维峻部在河南作战失利,败退豫西。吴佩孚委刘镇华为陕甘剿匪总司令,在豫西聚集镇嵩军旧部并收编土匪红枪会,打垮了岳维峻残部,岳逃往山西被阎锡山所俘;原国民军第二军系统的陕西军务督办李云龙(虎臣)率部赴河南支援岳维峻,也遭失败,李经山西化装逃回陕西。刘镇华很快地编组成一支号称十万之众的部队,西向潼关进发。

    这时,陕西关中地区的情况是这样的:

    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杨虎城的部队,不隶属于国民军第二军,始终未离陕西,建制完整,战斗力较强。其他陕军,均属原国民军第二军系统,其精锐部队已在河南被消灭。留在关中地区的几乎都是留守部队,番号复杂,力量分散,几乎无人能够将其统一起来指挥作战。另外,陕西境内又有和刘镇华勾结的内应:一是刘镇华过去在陕西所豢养的一批所谓大绅,散布谣言,准备迎刘;二是同州麻振武部和蒲城缑保杰部接受了刘镇华的改编。

    在上述情况下,陕西东路门户——潼关,就不战而为镇嵩军占领。从潼关至西安三百里间,敌人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到一九二六年四月初,刘镇华的镇嵩军很快地占据了关中东部,并迅即向西安进发。

    当敌人即将兵临西安城下时,城内守军只有李云龙所属国民军第二军第十师的一部分和陕西陆军第四师卫定一部的两个团,兵力共计不到五千人。李云龙刚刚由豫西败回,有人建议放弃西安,保存实力,他正处于举棋不定的状态;而西安与刘镇华勾结的一部分大绅已经组织了“和平期成会”,一面催促李云龙部撤离西安,一面准备欢迎刘镇华。刘镇华满以为西安已在掌握之中,也乐于等候几天来一个堂而皇之的“入城式”。

    刘镇华所率领的镇嵩军,本是惯匪集团。过去长期在陕西横征暴敛,陕西人民曾深受其苦。原来的镇嵩军已在胡憨战争中溃散,这次刘镇华是以“打到陕西去升官发财”为号召,急促之间,用各种方式拼凑起了十万之众,成分更是极为复杂。吴佩孚当时正在全力应付广东政府即将发动的北伐,并没有那么多的钱开支这十万之众,刘镇华只能让这些乌合之众“就地征发”了。因之,刘军过处,庐舍为墟,西安以东各县人民,遭受了惨重的灾难。    

    刘镇华匪军的暴行,激起了陕西人民的愤怒;陕西人民要生活下去,就必须和刘镇华匪军拼命。人民的要求,很自然地影响到陕西军人,于是各军事将领在陕西三原开会,研究联合抵抗问题。    

    杨虎城的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是当时陕军中力量最强的部队,而且和魏野畴领导的陕西进步力量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当岳维峻、李云龙等国民军第二军撤退到豫西被刘镇华截阻的时候,杨虎城立即放弃了在关中西部凤翔、宝鸡一带追击吴新田部队的任务,回军到三原和临潼、渭南河北地区,准备出兵潼关,应援岳部被困之师。但岳部在灵宝、陕州一带失败很快,而麻振武匪部在同州已做了刘镇华的内应,潼关弃守,因此,所要考虑的只是西安能守与否的问题了。

    杨虎城召集他的高级干部,包括李子高、姬汇百、孙蔚如、魏野畴、赵寿山等,在三原开会,分析局势,研究对策。结论是:国共合作的广东革命政府正在筹划北伐,吴佩孚、张作霖派刘镇华入陕,目的在于肃清其侧背的与广东有联系的革命力量,以免除后顾之忧,全力迎击北伐军;陕西人民深受北洋军阀和镇嵩军横征暴敛的痛苦,有强烈的反北洋军阀的要求。因之,为了配合全国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和顺应陕西人民的革命要求,对刘镇华部予以迎头痛击,是具有重大的革命意义的。当时的军事力量,在数量上虽不及敌军,但素质上却远较敌军为优,更重要的是有因“驱逐吴新田运动”与声援“五卅”反帝斗争而高涨起来的群众革命力量的支持和配合,胜利是有把握的。

    杨虎城在渭北进步力量的支持和西安各进步团体的欢迎之下,急速地派遣一部分军队驰赴西安。这是此时正在西安城郊等待举行盛大入城式的刘镇华始料未及的。    

    杨虎城的先头部队是一九二六年四月十六日从西安北门进城的。这支部队从一九一七年参加靖国军时起,军帽上便饰有一道红色的布圈。这个特殊的标志,使过去曾与之对垒达七八年之久的刘镇华部极易识别。当刘镇华发现杨部从三原向西安移动时,大为震惊,立即命令他在城东北郊三府湾一带的前线部队向西安猛攻。原在东郊的守军纷纷向城内撤退,情况极其危急。杨部入城先头部队未及休息吃饭,就出东门应战,击退了敌军,才把战局稳定下来。至此,刘镇华等待的入城式的幻梦破灭了,于是命令部队向西安城的南北两个方面延伸,准备采取迂回包围西安的战术。

    杨虎城率领幕僚和卫队等于四月十八日由三原到达西安。这时候,三原、西安间大道的南段东侧,已经受到敌人的威胁,几天之后,西安的东、南、北三个方面已为敌人包围起来。    

    杨虎城及其部队进入西安,稳定了西安战局,稳定了西安人心。根据当时敌我力量估计,决定做长期固守计划。开始在城外各要隘和城墙上构筑工事,分兵固守。进入西安时,他曾吟诗一首,曰:

    万姓倒悬我心忧,满地烽烟何日收?

    联合民众撑危局,扫尽群魔定神州。

杨虎城将军/米暂沉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