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图书论著>核心书架>杨虎城将军

  


杨虎城将军-欢庆胜利 率军出关北伐

米暂沉

 
    刘镇华的败军狼奔豕突地沿西安至潼关的大道向东溃退,互相践踏,途为之塞。陕西东路各县人民纷纷起来,对刘军不断袭击,以讨还血债。

    坚守西安的战争,遥相援应了北伐革命战争。一九二六年七月,广东革命政府发出《北伐宣言》、举行北伐誓师的时候,坚守西安的战争已有三个月;当北伐军在岳州、羊楼洞、汀泗桥等战役激烈进行,也正是西安战斗正酣之时;一直到北伐军完全占领武汉后一个多月的十一月二十八日,坚守西安才取得最后胜利。坚守西安的战争,拖住了号称十万之众的北洋军阀的镇嵩军部队,使吴佩孚不仅不能从西北取得大量人力物力的补充,并且其侧背始终有芒刺之感,从而在战略上策应了北伐战争。吴佩孚由武汉溃败之后,曾企图在洛阳立足来做最后的挣扎,这一梦想也随着西安的解围而归于破灭。坚守西安的胜利是在进步群众力量的支持下,在以杨虎城为主的军事力量坚持下取得的;也和冯玉祥、于右任在苏联帮助下,立即援陕的军事行动分不开。坚守西安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组成部分。

    坚守西安胜利了,但是西安遭受到严重的破坏:昔日繁盛的街市变为瓦砾场,军民由于伤亡饿冻致死的数以万计,白骨累累,创痍满目,生者有待救护,死者有待掩埋。在战争最艰苦的后期,守城部队与居民因争夺食物,使军民关系受到很大影响。一些“和平期成会”分子,又借机对杨虎城肆意攻击。不久,所有军民遗骨,归葬于城内新辟的革命公园内,谓之“负土坟”,全体军民为死难者举行了隆重的革命大祭。杨虎城送的挽联写道:“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功满三秦,怨满三秦。”所谓“怨满三秦”,正是针对上述情况而言。

    面对西安战后这种情景,杨虎城内心很是痛苦,十二月初便只身秘密离开西安,避居渭北富平、三原一带的友人家中,以表示向西安军民引咎,也说明自己不拟再干了。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这样一个人,率领着这样的部队,实际上等于废物,以这样的废物而勉强完成坚守西安的政治任务,已经算最高限度地发挥了作用,到这时不能不就此下台了。”

    冯玉祥到西安后,以于右任为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邓宝珊副之。当时不设省政府,由驻陕总部统一行使军政职权。冯得知坚守西安的主要负责人杨虎城已经出走,颇为骇异。西安许多善后事宜,又非杨虎城协助处理不可。特别是从靖国军时期与杨虎城建立了患难友谊的于右任、邓宝珊更加着急。因此时能听他们指挥的主要是杨部和史可轩部。其余陕军绝大多数都归岳维峻统率,编成南路军,不听于、邓命令。杨虎城不回来,则驻陕总部形同虚设。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于右任给杨虎城写了一封极其诚恳的亲笔信,原文如下:

    虎城老弟麾下:

    兹派周诚前来请弟回省,望即日命驾,共商一切。如弟不归,我即前来,此时非碰死在你面前不可。陕民痛苦极矣!此千载一时之机会,教我伶仃老弱之人做去,如何能改良,能进行?弟如是爱我者,弟应当速归;弟如是怜我者,弟更当速归。我四万里外拼命回来,竟不能见弟一面;弟任我老而翻筋斗,心中安耶,否耶?老天助我,杨虎归来。临书吁嗟,欲言不尽。

    一九二七年一月十五日,冯玉祥派姚维藩持函赴渭北促杨虎城回西安,原信如下:

    嵩匪(指刘镇华镇嵩军)祸陕,荼毒生灵,围扰西安,时阅数月。我同志孤城力守,坚忍撑持,卒获解围,远逐丑虏,功高劳苦,至深叹服。惟是目今匪众虽溃,元气已伤,诸资整饬,用是迭电奉请担任联军第十路总司令,以期早日削平逆贼,完成革命大业。务望继续努力,协同右任、宝珊诸同志一致奋斗,益用猛进,党国前途,实深利赖。兹派姚维藩同志代谒台阶,面致敬佩,祈赐接洽。不尽之意,统由姚同志代达。

    一九二七年二月四日于右任又写一信:

    虎城老弟麾下:兹再派秋轩来原(即三原)迎驾,弟如再以闭门羹饷秋轩,则我二人绝交可也。大局如此之急,国民盼我们如此之切,而弟竟漠然如此,真所谓忍人而已。今日之大问题,即是西北革命怎样完成工作,怎样对得起陕西人民。啼饥号寒之声,遍于关内外,三原何乐,竟卧一虎,真是怪事,然则秦民又罪孽深重矣。秋轩之便,送上拙诗一本,赠英雄而又想作诗人者,见诗如见老朽。并递上拙书遗嘱(按即孙中山遗嘱),是此遗嘱催弟出山,与我无涉也。

    当时杨夫人罗佩兰病逝,于并有挽联云:

    有灵为我促杨虎,多难思君吊木兰。

    此后,冯玉祥、于右任又派张之江及史可轩(共产党员)等人去三原催促,杨虎城迫于情势,乃于一九二七年二月九日回到西安。

    杨虎城和冯玉祥在西安第一次见面时,大体是这样表示的:

    当吴佩孚指挥刘镇华率领嵩匪入陕之日,西安岌岌可危,国民军第二军新遭挫败,无力支持,在一发千钧之际,虽自知能力微薄,力量有限,而且部队连年作战,缺乏训练,但既然没有其他部队能保卫西安,只有不顾一切,率领部队毅然进入危城,团结友军,勉力支撑。时经八月,对外隔绝,军需民食不能不取之于城内,因之军纪废弛,军民伤亡过多。兹幸冯总司令万里驰援,使强敌溃退,坚守取得胜利。回忆坚守期间情况,不仅对不起部下,对不起人民,也对不起总司令。现在总司令已莅西安,大计主持有人,希望准我解甲归田,以谢部属和西安人民。所有部队,请酌予整编,使他们仍能为国民革命效力。云云。

    经过冯玉祥、于右任、邓宝珊等人的几度敦劝,杨虎城方就任国民军联军第十路(旋改军)总司令职。从这时起,杨虎城开始隶属于冯玉祥部。在红色五月里,率部东出潼关,参加北伐,受国民军联军东路军总司令鹿钟麟节制,任东路军前敌总指挥。除指挥第十路部队外,还指挥庞炳勋、王鸿恩、吕秀文等三个军及王金韬等四个师。在陇海东段归德、徐州间,和直鲁联军徐源泉、褚玉璞、孙殿英、张敬尧等八个军进行拉锯战。终以敌我军力悬殊,伤亡过重。这一年秋末,敌人全线反攻,加以新由冯玉祥收编的刘镇华部第十一军姜明玉部在后方柳河叛变,投降张宗昌,杨部陷于进退维谷的境地。

杨虎城将军/米暂沉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