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中心人物>张学良>张学良参考书架>张学良在一九三六年西安事变内幕纪实

  


张学良在一九三六西安事变内幕纪实-决定扣蒋后,我任杨虎城的军事总指挥*

赵寿山

                                   
  12月8日,张、杨已决定扣蒋,并作了适当分工。大致是临潼归东北军,西安归十七路军。
  11日晚9时许,杨接我到他的住所,在外室孔从周问王:“找我何事?”王说主任要亲自对你讲,我想今晚可能要行动,又见孔在一旁低头深思,掏出一张地图给我,杨唤我快来,我到内室后,杨说:“今晚要行动,叫你来准备”。我问孙蔚如和李兴中是否已经知道?杨说:“还没有通知他们。”我说:“冯在同州来不及通知,孙、李可以约来共议大事”。杨说把他们约来,他们如果不同意怎么办?我说:“孙与你在一起多年,他心里也许不同意你的主张,但你下了决心以后,他会跟着你走,把他叫来商量些大事有好处。”谈到李时我说:“时甫比我还激烈。这次我回陕后跟他谈了多次……。”杨听了很诧异地说,“时甫还是这样!”表示很高兴。我们就分了工,杨孙在绥署掌握全局,军事方面交我与李商定,杨令我们提出一个军事计划,我就到办公室把孔请来,三人共同商量。
  当时西安方面敌我兵力是这样的。  
  我方:
  十七路军主力均在外县与陕北前线,只有绥署特务营、教导营、炮兵营,卫士队和陕西警备第二旅等少数兵力在西安。这少数部队中有些还是靠不住的。如教导营长李振西是黄埔军校学生,思想反动,态度暖昧,可能和军统特务有关系。孔从周带的警备二旅,除了郑培元团可靠外,沈玺亭、唐得楹两团均系由张鸿运的地方团队改编,军纪不好。孔从周到该部仅两个月,还来不及训练,对该部队使用尚无把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这两个团叛变投蒋),总计起来可靠部队的官兵还不到3000人,此外,东北军特务第二营孙铭九部在西安市东南一隅,亦归我指挥。
  敌人方面:
  蒋系在西安的单位包括特务机关约120个,有武装的42个。其中以官兵第二团(团长杨城亚),伪保安司令部(司令张坤生),西安省会公安局(局长马志超),警察大队,西安军警联合督察处(处长江雄风)武装最多,枪枝在300以上。其他特务机关(国民党省党部等)及蒋系各军师的留守处的武装尚不在内。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的部署是:命陕西警备二旅孔从周部负责解决伪宪兵团、伪保安司令部、警察大队、伪省府常驻的宪兵连和西关机场驻军的武装,并占领机场(当时蒋系在西安机场驻有数十架战斗机和轰炸机),并以一部担任西安各街巷的警戒(东南一隅归东北军),每一街巷如有武装警察时,即派武装士兵监视之。为了增强警备二旅的领导力量,增调许权中为副旅长。命炮兵营归孔从周指挥。炮兵位置设在北城楼上,对西安车站方面警戒,准备对外来的敌军轰击。命绥署卫士队(两个队共200人),担任绥署和杨公馆的警戒,命特务营长宋文梅率领特务营及卫士队各一部分士兵,负责逮捕住西京招待所的蒋系高级官员,特务营其他部队作为预备队待命。派绥署参谋处处长王根僧去教导营监视李振西,该营由我直接指挥,担任警戒新城城防及解决新城东北几个警察大队的武装。
  军事计划拟定以后,我即向杨作了汇报。杨表示同意,命我任总指挥,并说,我们准备好,等张副司令来确定后与临潼统一行动。
  此时,张也正在公馆开会,旋即带了11名军官来了。张一跨进杨的内室,就带开玩笑爽朗地说:“虎城兄,干不干,不干就取绳子,我将我的11员大将都带来,你赶快叫人去栓,栓了速往南京,给你升官领赏。”当时我和孙蔚如都在左右,孙说:“副司令,我们这些人决不会出卖朋友。”接着张、杨就立即研究具体行动问题。张说他已派刘多荃、白风翔、唐君尧、刘桂五和孙铭九去临潼作准备,问杨准备好没有。我说,我们已经作了部署计划。杨说:“我们准备好了,专等你来以后下命令。”
  当晚张终夜未归,在杨处共同指挥行动。
  次日(12月12日),清晨5时许,听到临潼已有枪声,我向张杨请示后就放了信号弹,各部队同时行动,约7点半大部分敌人已经消灭,枪声也停了下来,只有北门外警察大队一连武装尚在顽抗。我向李下令,限半小时内解决新城北门外的据点,李如限完成了,我即向张杨报告全部胜利。
  张在听我报告以前,曾接到刘多荃的电话说,“蒋委员长跑掉了,尚未找到。”听我的报告以后,张即要临潼电话查问,接电话的是白凤翔,张问找到没有,白说还没有。张命令白:“如果到9点找不到委员长,把你的头送来。”张打完电话后,与杨出外散步,我也跟着出来。我们走到假山上谈话,情绪紧张,心情不安。张说:“虎城兄,如果委员长到西安后采纳了我们的意见,我便送他到南京。”杨低头深思说:“委员长生死未知,是否能找到。”当他们回到室内时,即又有电话来报告蒋已被抓到。张杨听了忧虑顿失。9时许蒋被押到西安。 
  *本文作者在西安事变时任杨虎城部的师长。
  

张学良在一九三六西安事变内幕纪实/远方编.-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