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中心人物>张学良>张学良参考书架>张学良探微

  


海上明月共潮生/张 仲

张之宇


  20世纪,中国现代史上的风云事件,当属西安事变;卷入漩涡的风云人物,当属张学良先生。既属风雷激荡、背景复杂,事件及人物的真相,也就难为世人尽知。迨20世纪90年代,得到相关学者的支持,近百岁高龄的张学良先生,签订法律文书,开始了口述史的工作。而口述史这项工作,需要一位博学能文热心敏慧的学者朝斯夕斯来实现与实际负责。因为口述个人历史,需要和谐的氛围与心灵的激荡,才能使发黄的记忆从心灵夹缝中汩汩流出,这就必须有“非君莫属”的“这一个”。
  之宇女士出自燕京名门世家,既熟谙国故,对三坟五典、经史子集,无不涉猎;又曾随其尊翁游历大半个中国,直至印度,因而对东方文化、风土人情,一往情深。她始终未离父亲身边,是“闺中小儿女”,却博学多能。执行记录张学良先生口述史的工作,就落在她“这一个”的双肩。为此,她扔下橡树岭窗明几净舒适的小家,奔波在台北与溽热的檀香山,日日夜夜伴随着张学良先生与赵一荻女士。
  之宇是一个敏于事而慎于言的人,两位老人视之宇如家人,无话不谈。这样,在张学良口述史之外,她知悉了很多“史(口述史)外之史”;并在实际上,又得到了一份赵四小姐的口述史。石室金匮的珍藏是可触摸得到的,而“史外之史”却难以寻求。之宇得到了。赵四小姐是温和善良的;之字是仪容端丽、贤淑知礼的。她们的相处,给檀香山张家的这段生活,吹来一阵清风。
  在口述史工作进行时,常有各方面(如中外媒体人士)向她探口风,询问口述史的内容;之宇一直做金人缄口,甚至不得不过着遁世的隐士生活。为了张学良口述史,之宇真像一根火柴,照亮了别人(世人),牺牲了自己。
  经赵一荻女士应允,之宇陆续写出了一些“史外之史”的文章,把不属于张氏口述史范围而又鲜为人知的史料,写成文章陆续在海内外刊物发表。我想,张学良先生的口述史,是正史本纪;之宇本书的内容则近乎起居注。本书与口述史有所不同,但在内容上又相贯通;本书不但是真实的,更是生动的、鲜活的,正如星月交辉,相得益彰。
  本书还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即富于思辨性,因为很多篇章,在谈到“史外之史”时,也在与海内外学者进行着史实正误的辩论,显然这不属于正史的范围,却反映出认识历史的曲折过程。这都是十分珍贵的。这种思辨过程,在存真性的口述史中是多余成分。但在认识张学良先生的历史时,却不可或缺,为求实所不可少。
  腊鼓频催,急景凋年,今天是癸未腊月十五,接到一信,那熟稔的字迹,使我的心一热;急忙打开,得悉之宇的《张学良探微:晚年记事》即将在大陆印行。我很为之高兴,因为这本书太珍贵了。
  现在已经知道的张学良口述史出版物,就有好多种了。姑不论其内容,单是从形式逻辑上推理,读者就感到困惑。而之宇这本书,首先是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内容弥足珍贵。
  大陆在文史资料工作上,要求“存真求实”。在史料搜集上更反对“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特别重视“三亲”,即亲历、亲见、亲闻的史料。之宇多年在外,并不了解这些原则,但因她“对张氏一生确曾认真地了解,从而秉笔直书。作力求客观平正的论述”(楚崧秋序),故自然而然地达到“存真求实”的高度。之宇出生、成长在北京的四合院,尊翁张立斋先生是知名的教育家,夫君贺倜君,为北京文史馆馆员、金石家贺孔才先生之侄。之宇对中华民族文化和故土的风物人情,有炽烈的感情。她在旅美30年后,才从家人(儿、女均在美国本土落生)加入美籍。改革开放后,她曾多次访问北京,并受到邓颖超大姐款待。之宇对故乡的文化一往情深,她曾写出散文多篇,结集《旧梦》出版。她激赏我的乡土小说《古董张》、《龙嘴大铜壶》;缘于小说,她们姐妹(妹之丙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中文化交流基金会会长)曾到中国作协寻觅作者,我得因此结识两位先生。她们于己巳年邀邓友梅与我访美,参加全美国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年会。邓未成行,我在美的费用全由之宇以交流会董事身份赞助;SARS肆虐,之宇又自美寄款给我,嘱我购买防护用品。因此,之宇的史德、史识和品格,是我和家人夙所敬仰,也是我在《张学良探微:晚年记事》出版之际,愿意告诉大陆读者的。
  腊尽春回,天增岁月,谨颂之宇、倜兄及之丙增福增寿。
  窗外,西风凛冽,阴云低垂。不远处可见朱启钤氏别墅“蠖园”,此为张学良少年流连处。门庭依旧,人事全非。于今只在之宇的字里行间耳。不见之宇,亦十五寒暑。感慨能无?爰为序。(作者为天津理工学院经济文化研究所教授、民俗学者)
  张仲
  时年七十又四于天津文史馆
  

张学良探微/张之宇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