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中心人物>杨虎城>杨虎城参考书架>杨虎城将军

  


杨虎城将军-三、大革命失败后的曲折

米暂沉

 
  一九二七年的“四一二”、“六一○”、“七一五”,这些难忘的日子,标志着大革命的夭折。
  形势逆转的政治漩涡,并没有使杨虎城迷失方向。他敢于违抗乱命:在国民党大肆“清党”的声浪中反而出现他与共产党合作的新高潮,他还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请求。不难想像,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虽然当时的客观条件使他的这一愿望成为历史的遗憾……
  形势恶化 更见合作真诚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蒋介石背叛了革命,对共产党人大肆屠杀。六月十日,冯玉祥与从武汉来的汪精卫、孙科等举行郑州会议,研究反共事宜。六月十九日,冯玉祥与蒋介石会晤,举行徐州会议。七月十五日,汪精卫等也向共产党人举起屠刀。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失败了,国民党的新军阀集团开始联合起来对中国共产党员进行残杀。
  冯玉祥自郑州会议后,开始公开支持蒋介石,主张“宁汉合作”,共同反共。他撤换了国民军联军总部政治部部长、共产党员刘伯坚;押送苏联顾问乌斯曼诺夫等回国;同时命令所属部队、机关进行清党,逮捕共产党员及进步人士。杨虎城对冯的这一命令十分不满,拒绝执行,从而保护了第十军内部的革命者。同时由于他与共产党真诚合作的态度,几年来在和共产党人的相处中得到了信任,因而有许多共产党员在白色恐怖下,先后来到他的部队。此时,第十军正在与直鲁联军交战的前线。冯玉祥的命令被拒,因鞭长莫及,他也无可奈何。
  自西安解围,三民军官学校分别编入第十军的各部,东出潼关北伐后,魏野畴便留在西安任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政治部的副部长(为体现国共合作,以国民党元老惠友光为部长,但他年老多病,从不问事)。当时陕西由国民军联军驻陕总部统一行使军政职权,故总部政治部的工作范围很广,任务也特别繁重。这些基本上都是由魏野畴主持和承担的。郑州会议后,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于右任随同汪精卫、孙科等人前往武汉,驻陕总部呈一盘散沙。魏野畴在西安的目标很大,随时处于危险之中,于是他悄然离去,经多日辗转,于七月上旬秘密来到时驻豫东马牧集的杨虎城的第十军。此后不久,国民军联军东路军政治部部长南汉宸、国民军联军总司令部《革命军人朝报》总编辑蒋听松等许多共产党员也先后来到杨部。这些共产党朋友的到来,使杨虎城十分高兴。他经常和他们探讨中国革命的形势并研究第十军的前途等重要问题。
  不久,直鲁联军进行秋末大反攻,国民军联军受挫。当杨虎城的部队撤到归德时,东路军总司令部早已转移西去。第十军何去何从,必须立即做出决定。当时的情况是,继续沿陇海路西退,已因刘镇华部的姜明玉在柳河叛变而不可能;由陇海路以南地区绕道西撤以便与冯玉祥部靠拢,考虑到冯此时的政治态度和杨虎城拒绝清党将会出现的后果,也被大家否定。随同杨部退到归德的还有王金韬(号虎臣)的一个师,因此部队中还有人主张拿出当年与李虎臣坚守西安的决心,与王虎臣坚守归德待援,使“二虎”守西安与“二虎”受归德先后媲美。杨虎城就此问题与魏野畴、南汉宸等朋友多次商议,认为今天受归德与当年守西安意义已完全不同,只能徒事牺牲而无裨大局,当时战争尚在津浦、陇海两线进行,归德以南至皖北地区非常空虚,向该地区转进,即可摆脱孤军作战的败局,又可徐图日后的大计。在魏、南等人的积极支持下,杨虎城决定经河南柘城、鹿邑退往皖北的太和县。这一举动,已有脱离冯玉祥的意图,杨虎城曾对南汉宸明言要“另找出路”。             
  第十军与直鲁联军经过几个月更番作战,不仅伤亡很大,而且疲惫不堪。杨虎城率部到太和后,立即休整部队,安顿伤员,同时着手人事上的调整。为进一步加强与共产党的合作,他任命了一批共产党员担任要职,以蒋听松为军部秘书长,魏野畴为军部政治处处长,寇子严为第一师参谋长,曹力如为第二师政治处处长等。另外,为加强革命力量、改造第十军,杨虎城筹办了军事政治干部学校,以南汉宸为校长,魏野畴兼政治指导员。并由南、魏二人从部队基层干部中挑选了一些进步军官,又从地方招收一批革命知识青年,正式开课。在革命一时处于低潮,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之际,杨虎城能收留大批共产党员并公开委以重任,表明他在大革命失败之后,已有跟共产党走的决心。
  这一批共产党员随第十军到达皖北后,整顿了部队中的中共党组织,并建立了党的军事委员会,魏野畴任书记,积极地开展了革命工作。第十军部队中的很多青年军官,都是魏野畴在三民军官学校或陕西各中学任教时的学生,因为有这个有利条件,党的组织很快发展到二百余人。并组织了士兵委员会、宣传队、民运工作队等各种组织。不久,以曾晓渊、南汉宸、魏野畴、蒋听松、刘子华(即刘仲华)为首,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皖北特委,归河南省委领导,先后以曾晓渊、南汉宸、魏野畴为特委书记。   
  

杨虎城将军/米暂沉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1